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195章 对比盘点结束

更要命的是,唐隆政变发生之后,太平公主的权力变得空前强大,放眼整个朝堂,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只有李隆基一人。

倘若不给李隆基太子之位,他有可能撂挑子不干。

这样一来,太平公主很有可能再次发动政变,赶李旦下台,成为第二位女皇帝。

李成器宽厚仁义,面对皇位的诱惑,选择了亲情和顾全大局,主动向李旦请求,让他下旨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本就犹豫不决,见儿子主动退让,便就坡下驴,立李隆基为太子。

要是没有李成器的谦让,历史上也不会有唐玄宗。

李隆基感念哥哥的谦让之情,继位之后,不仅给予了李成器超规格的政治待遇和荣华富贵,还在李成器死后,下旨追封哥哥为让皇帝,为他上帝号,以皇帝之礼厚葬。

在换皇帝如过家家,隔三差五出现宫廷政变、血腥屠杀的大唐皇室,李成器和李隆基的兄友弟恭,成了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

最是无情帝王家,

从古至今,权力之争残酷血腥,为了金殿之上那把龙椅,上演了多少弑父杀兄、手足相残的人伦悲剧。

朱标的心境与李成器一样,他当然想要皇位,但更重视亲情和大明的未来。

朱元璋一听好大儿要让出太子之位,立刻炸毛了:“你说什么,再给咱说一次?这太子之位是咱亲封的,岂是你想让就能让的?”

朱标看了一眼被捆成粽子的朱允炆,满脸愧疚道:“父皇,儿臣不孝,养出暴力削藩、残害至亲的逆子,此刻还有何脸面居于太子之位?”

朱元璋道:“朱允炆是朱允炆,你是你,要是觉得这小畜生丢人,咱就狠狠抽他一顿,再把他过继出去。”

朱标道:“不止是朱允炆这小孽畜的缘故,而是四弟乃是天命所归,天幕对比盘点透露未来,四弟若是不继位,就没有大明的永乐盛世,儿子恳请父皇立四弟为太子,好让大明盛世提早到来。”

他字字句句发自肺腑,众大臣由衷赞叹太子仁义宽厚。

朱棣亦感动得热泪盈眶。

见朱元璋有所动摇,朱标趁热打铁道:“儿臣知道父皇心中的偏爱,但切不可将一己之私影响到大明的未来,想想未来靖难之役死了多少人,再看看天幕画面中暴力削藩十二弟朱柏**而死,只要四弟成为太子,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朱元璋内心触动,只恨苍天无情,为什么要早早带走他的标儿?

这孩子那么孝顺,那么团结友爱,那么顾全大局,怎么就当不了皇帝呢?

朱标越是如此,朱元璋越是心疼他,越想着改变未来,让他做一回真正的皇帝。

他对着朱棣道:“老四,睁开眼睛好好看看,你大哥对你多好,处处维护你这个弟弟,你的心是铁做的吗?就没有半点表示吗?”

朱棣忙道:“父皇,大哥仁善明义,才应该继承大统,儿臣愿做贤王,远征漠北,保卫大明疆土。”

见朱棣如此表态,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大哥是嫡长子,继承大统也是应该,但东宫一脉的子嗣实在不成器,自古皇位传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你大哥这几个孩子不中用,兄终弟及也在情理之中,这样吧,咱将来皇位给你大哥,你大哥再传给你,我们父子三个立一个大明版的‘金匮之盟’,让文武百官作为见证可好?”

所谓‘金匮之盟’,乃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订立的盟约。

兄弟两人的母亲杜太后重病时对赵匡胤说:“国有长君,社稷之幸,后周灭亡皆因幼主临朝,如果想要大宋江山永固,应该传位给年长成熟又有政治经验的弟弟赵光义,等赵光义驾崩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

赵匡胤是个大孝子,见老母亲只剩下一口气,为了让她不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含泪同意传位给弟弟,母子三人由此定下了‘金匮之盟’。

当另一个世界的朱绫将这本册子送给朱棣时,朱元璋明白要想未来避免悲剧,最好是还是传位给朱棣。

这般来回拉锯,只是想为好大儿朱标争取一个皇位,顺便再利用朱标宽厚仁爱的性格,帮他争取一个谦让皇位、兄友弟恭的美名。

可以说,朱元璋为了朱标,真是操碎了心。

这一通操作,朱标皇位有了,美名也有了。

朱元璋如此安排,既保住了朱标,也成全了朱棣,可谓两全其美。

众官员也一致赞同,高呼:“皇上圣明!”

朱棣笑得春风满面,抬头看向天幕。

只见天幕将册子所化的金光送入他脑海之后,完成了所有的使命之后,竟慢慢虚化起来,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惆怅。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朱绫,虽然隔着时空不能神交,但我已经把你当成了知己。

我朱棣对天发誓,一定会善用你的智慧心血,造福这个世界的广大人民。

新大明。

众人望着逐渐化为虚无的天幕,心情也是复杂得很。

天幕的出现乃是神迹,代表着天意。

此刻,朱绫内心也响起了双对比系统的声音:“轻轻我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宿主,有缘再见啦!”

也许是相处的时日太多了,朱绫没有多大的不舍,相反有些无语。

别的系统绑定宿主,几乎是终身的,直到宿主**死亡才离开。

这货倒好,来了没几天,爆完料,送完奖励就走了。

见盘点彻底结束,朱元璋挥了挥手道:“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是!”

众大臣心思各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朱绫也要去找自己的亲妈蓝盈袖。

朱元璋迫于形势压力,下旨册封朱绫为皇太孙的同时,蓝盈袖也母凭女贵成为了太子继妃。

蓝盈袖容貌远不及吕氏美艳动人,但眉目清秀恬静,双眼流转着如珍珠般淡淡的光泽,有着说不出温润柔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