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番市的雨裹着深秋的寒意,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殡仪馆的铁皮屋顶。秦明推开停尸房的金属门,福尔马林混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冻柜压缩机的嗡鸣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他的目光瞬间锁定在中央解剖台上——一具覆盖白布的尸体旁,证物袋里的碎瓷片泛着诡异的幽光。
\"秦科长!\"大宝抱着厚厚的检验报告匆匆赶来,橡胶手套还沾着未擦净的血迹,\"死者女性,26岁,颈部有明显扼痕,但...\"他顿了顿,掀开白布,露出死者青紫的面容,\"指骨处卡着这片碎瓷,和李立案里的骨瓷碗材质完全一致。\"
秦明的瞳孔猛地收缩。半年前的\"油爆奇案\"里,连环杀手李立用骨瓷碗盛放受害者指骨,那些冰冷的瓷片曾让整个龙番市陷入恐慌。而此刻这片碎瓷,釉色介于月白与天青之间,边缘锯齿状的缺口如同一张扭曲的嘴,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耻骨联合面磨损程度显示死者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死因为机械性窒息。\"大宝继续说着,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死者舌根,\"但这个扼痕很奇怪,偏右3毫米,和李立惯用的手法有出入。还有,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的物质,不是人类骨骼,而是牛骨粉和高岭土的混合物。\"
这时,林涛举着足迹灯冲了进来,黑色风衣下摆还滴着水。\"外面的脚印有发现!\"他将灯光打在地面,淡蓝色的光斑中,一串带防滑纹的胶鞋印蜿蜒向冷冻柜。\"步态分析显示,这个人左腿微跛,但鞋底花纹和李立之前穿的厨师鞋完全不同。而且...\"他用激光笔指向冷冻柜,柜门内侧用暗红色口红歪歪扭扭地写着\"第十一根手指\",字迹比李立的作案签名瘦长许多,\"字体的侵斜角度和压力分布都不对,这不是模仿犯那么简单。\"
秦明戴上放大镜,仔细观察碎瓷片的釉面。显微镜下,极细的血字慢慢显现:\"骨瓷窑火,第十一根手指的重生\"。他的思绪瞬间回到李立被捕时的场景——那个变态凶手曾狂笑着说:\"我用骨瓷碗盛放他们的指骨,这样灵魂就能在窑火中永生。\"而现在,这个神秘凶手显然在延续李立的疯狂,甚至青出于蓝。
\"通知殡仪馆封锁现场,任何人不得出入。\"秦明将碎瓷片小心放进证物盒,金属扣\"咔嗒\"一声扣上,\"这不是简单的模仿作案,李立一定还有同伙,或者是某个崇拜他的信徒。\"他翻开李立的审讯记录,目光停留在一个名字上:\"窑厂老陈\"。李立曾提到,这个老陈帮他处理厨余垃圾,而老陈的儿子陈墨,正是龙番市陶瓷大学的釉料专家。
就在这时,陈诗羽抱着一个新的证物袋冲了进来,发丝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秦哥!花园里又发现了碎瓷片,拼成了这个!\"她展开透明证物袋,里面的碎瓷片上,暗红的血字组成一行令人毛骨悚然的句子:\"当第十一根手指入窑,所有死者的灵魂都会归来\"。
林涛的电脑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刚收到邻省博物馆的协查通报,\"他脸色凝重,\"他们馆藏的明代骨瓷碗系列被盗,其中一只'缠枝莲纹碗'内侧,刻着'第十一根手指'的篆文。监控拍到的盗宝者,步态和这里的脚印高度吻合,左眉还有一道新愈合的刀疤。\"
解剖刀突然划破秦明的橡胶手套,鲜血滴落在证物盒上。他看着血珠沿着碎瓷片的纹路缓缓流动,轨迹竟与半年前李立案发现场的血字走向分毫不差。冷冻柜里,李立案受害者的十根指骨安静地躺在福尔马林中,而那至关重要的第十一根,至今下落不明。
\"凶手在收集骨瓷和指骨,要完成李立未竟的仪式。\"秦明扯下手套,掌心的汗渍在证物盒上印出一个模糊的蝴蝶形状,\"李立用骨瓷碗盛放指骨,而这个凶手,要用指骨粉制作骨瓷。这不是简单的杀人,而是一场跨越五年的献祭。\"
殡仪馆外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紧接着是一声惊恐的尖叫。众人冲出门,只见一名护工瘫坐在地,面前的碎瓷片中,一块完整的瓷片上用血画着一个诡异的木偶图案,木偶的手指,不多不少,正好十一个。
夜色渐深,龙番市公安局会议室的灯光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秦明将所有线索在白板上串联起来,红色的箭头在\"陈墨\"的名字上重重画了个圈。\"查陈墨的行踪,尤其是最近三个月。还有,联系陶瓷大学,调取所有和骨瓷制作相关的实验记录。\"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个凶手已经准备好了第十一根手指,我们必须赶在他开窑之前找到真相,否则,将有更多无辜的人成为祭品。\"
窗外,雨越下越大,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座废弃的古龙窑正散发着暗红的光,窑门前,一个戴着骨瓷面具的身影正在精心摆放着第十一根手指,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