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法医秦明:骨语密码 > 第43章 碎瓷血印

法医秦明:骨语密码 第43章 碎瓷血印

作者:天宝阁阁的刘继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3 07:12:29 来源:小说旗

龙番市殡仪馆的停尸间在暴雨中泛着冷光,秦明的解剖刀划开女尸左手的指缝,暗红色的泥土簌簌落在不锈钢解剖台上。“指甲里的残留物不是普通泥土。”大宝凑近显微镜,目镜里的颗粒泛着幽蓝光泽,“有骨粉和氧化钴的成分,和宋代钧窑的胎土配比很像。”

林涛的足迹灯突然扫向停尸房角落,积灰的墙面上浮现出模糊的血手印。陈诗羽用棉签蘸取血迹,紫外灯下显现出诡异的纹路——那不是普通的掌纹,每个指节处都嵌着细小的瓷片,釉色与女尸指甲里的残留物完全吻合。

“这是‘碎瓷血印’。”秦明盯着血手印,突然想起五年前李立案中的细节,“李立曾在受害者身上刻下类似符号,用的是受害者的骨粉调和釉料。”他的手指抚过血印边缘,釉片在皮肤下硌出细微的凹痕,“但这次的手法更精细,瓷片是烧制后嵌入的,像是某种仪式符号。”

女尸的身份很快查明:陶然,28岁,陶瓷大学文物修复专业讲师。解剖显示,她的死因是颈椎断裂,但死亡时间却比失踪时间早了三天——监控显示,她失踪当晚曾出现在古龙窑遗址,而尸体被发现时,手指上的骨瓷指套已被人强行摘除。

“指套的痕迹显示,凶手用了专业的取骨工具。”大宝举起陶然的右手,指关节处的切口平整如镜,“和李立当年用的手术刀型号一致。”他突然指向尸体背部,三道平行的灼烧痕迹在荧光灯下显形,“这是窑火烫伤,温度至少1300c,和古龙窑的烧制温度吻合。”

林涛在陶然的实验室发现了被篡改的监控记录,失踪当晚,有个戴骨瓷面具的身影潜入,带走了她正在修复的明代骨瓷碗。碗底的铭文显示,这是光绪年间“窑变双生”案的证物,当年该案涉及孪生兄弟被活埋入窑,以血祭窑神。

“窑变双生?”陈诗羽调出地方志,声音发颤,“清光绪二十三年,龙番陶瓷世家为烧制‘蝴蝶纹骨瓷碗’,将孪生兄弟的指骨混入釉料,传说这样能让瓷器拥有‘引魂’之力。”她突然指着档案照片,“当年主持仪式的陶家先祖,正是陶然的曾祖父。”

秦明的解剖刀划开陶然的胃,半块烧焦的布料让他瞳孔骤缩——布料纤维里嵌着细小的瓷片,与殡仪馆停尸房的血手印釉色一致。“这是骨瓷窑工的制服。”他突然想起李立被捕时的供述,“李立曾说,他的师傅来自一个‘用活人烧瓷’的家族。”

深夜的古龙窑像头沉睡的巨兽,窑口的火塘里残着暗红的炭烬。秦明的手电筒光柱扫过窑壁,二十三个大小不一的烧痕呈环形排列,每个烧痕的中心都嵌着枚蝴蝶纹骨瓷片。“和陶然实验室的骨瓷碗纹饰一致。”林涛用石膏拓下烧痕,“这些人形烧痕,与李立案中受害者的姿势完全吻合。”

窑底的浮灰下,秦明挖到半截带编号的红绳,“001”的数字被指甲抠得模糊。大宝的dNA检测显示,红绳上的血迹属于陶然,而绳结的编织方式,与李立当年捆绑受害者的手法如出一辙。“凶手在复制李立的犯罪模式。”秦明盯着窑壁的蝴蝶纹,“但这次的目标更明确——他们要完成‘窑变双生’的血祭。”

回到市局时,天已破晓。解剖室的无影灯下,陶然的尸检报告显示,她的血液中检测出阿托品和地西泮,与李立作案时使用的麻醉剂配方相同。而在她的子宫里,法医发现了未成型的胎儿,dNA比对结果显示,父亲正是李立的孪生弟弟李仁。

“李仁在培养陶然的孩子。”陈诗羽的声音带着寒意,“就像制作骨瓷那样,先取骨,再上釉,最后用窑火定型——他们要把孩子变成‘第十一根手指’,完成延续百年的血祭。”

凌晨四点,陶瓷大学的实验室突然爆炸,火光中,一个戴着骨瓷面具的身影抱着个密封的瓷罐消失在夜色。罐身的釉光在雨中流转,隐约可见“第十一根手指”的字样,而在瓷罐的底部,刻着行极小的字:

“当蝴蝶振翅,窑火将燃尽所有谎言——致秦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