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64章 铺子

我去明末救义士 第64章 铺子

作者:除虫医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6:34 来源:小说旗

上了马车后,四少让书童驾车去了徐家在南京的一间绸缎铺子,那矮胖的王掌柜见了名帖,马上殷勤的招呼去了里间,亲自给四少倒上茶,道:

朱少爷今天才得空过来,您可是七爷早就亲自吩咐过的,我是天天盼,日日想,怎么还不来,还不来,今天终于盼着您了,您一进我们这铺子,就感觉光彩照人,平时不怎么亮的绸色今天也格外鲜艳了,这举人老爷就是有才气,我们这里平时都是女子进进出出的,都说阴气太重了,可今天您这一来,我算是真见着您这文曲星下凡了,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们店里上上下下十几口可就等您的吩咐了,......

四少惊讶地听着这个话唠掌柜,自从进门让座上茶一直这嘴就没停过,像机关枪一样不停的在讲着奉承话,心里觉得这掌柜的绝对是个销售高手,这张嘴即使不能把死人说活了,也能把活人说死了!这嗡嗡的脑袋听着都大了,把手伸在他面前,大叫了一声:停!

四少是逃出来的,直到坐进了马车,脑袋还是晕晕的,叹道:卧槽,舅舅哪里找来这么个奇葩!

还好自己该吩咐的事都吩咐了,三开间的铺子,留出一间卖原来的绸缎,腾出一间卖新机织的各种碎花布,还有一间卖镜子,玻璃,水晶灯,香皂和香水。限量供应,当奢侈品卖,哼哼,江南真是富得流油啊,不宰白不宰!半个月后重新上货开张。

晚上,随朱葛一起去江西的一个警卫送信回来,第一船锰矿石两天前已经在南昌装船不日启运,朱葛正在和当地的徐家商号联系安排长期挖收矿和转运。四少对朱葛的效率很满意,连夜让三个警卫一同赶去南昌和他汇合后再去下一站-南安。

午饭前,一身素服的朱三爷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账本,桌上的三碗面条上有爆鱼素鸡,还有咸菜。两个多月前他把朱府库房的钥匙交给儿子时,账面上是有十一万两的结余。而现在,只有五千多两了。他知道儿子铺的摊子很大,可没想到会这么大,二哥这次丧事还没动银子呢,这下不是要把家底都给败光了?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要跟父亲讲,他看了看坐在一旁正哧溜哧溜吸着面条的朱福和朱寿,问道:

这账本给父亲看过吗?

没有,不过... ...朱福看了一眼朱寿,没说下去。

朱寿赶紧咽了嘴里的面条,接口道:老太爷是知道的。他也没说什么,就是让我们先把下半年苏州铺子那边的钱提过来用。

现在才九月,那能有多少?

朱禧昨天传来消息了,有三万五千两,后天出殡,他会带回来。朱福含糊道:

嗯,有这么多?都赶上往年一年的了!不过,你们两人平时也要多劝劝申儿,别这么大手大脚的。照他这么折腾,收不住怎么办?

朱寿喝了口汤,道:三爷,不是我们不劝,这四少的摊子根本收不住,每天千八百两地往里填,根本不带眨眼的。隔三岔五的还有添项,再说,徐家那里也垫了好些进去,这每天一船一船的货往这里运,肯定好多都没结银子呢!

布坊这次损失这么大,多久能缓过来?朱三爷问道:

朱寿抹了抹嘴道:三爷,您再不吃,面都胀了,这布坊虽有损失,其实并不大,现在二少的厂子才是大头,这两天的产量都能抵得上以前一年的了,只是四少压着不让在娄塘大量出货,单靠大少那里,虽然挣得多,可是回款太慢了。

干嘛不在娄塘大卖?我现在没心情吃!

四少的意思是别把人家都赶尽杀绝,毕竟有些还是老铺老人,背景也深厚,得罪太死了麻烦!朱福吐了根鱼刺,道:

啪,三爷一拍桌子,道:你心慈手软,可人家可不给你留活路啊!在商言商,哪这么多顾虑?明天起,把我们的布投下去放开了卖,同样规格的每尺比市面上的低三文,杀他个干干净净!

朱寿和朱福两人同时把碗捧了起来,朱寿惊道:三爷,不可!现在可不是您当家,没有四少的话,下面的谁都不敢呀!三爷,我记得您不是不爱吃素鸡么?

呵呵,你们看这是什么?朱三爷从袖里摸出一封信来,道:夹去夹去,正好一人一块,这是申儿叫我带给父亲的信,父亲看完就吩咐我让你们照此办理。

两人接过信,捧着碗把头凑在一起看,只见上面列了一大串商号的名字,正是那些娄塘布市上的大商家,有用朱笔一个个勾了,下面写着:纵火行凶,买凶杀人,无良奸商,死有余辜。放布清场,报官抓凶,收铺收人,干干净净。

好嘞!朱寿兴奋得哭道: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只可怜二爷,呜...呜... .二爷您在天之灵,可以放心去了,呜...呜...两段面条喷在了面前的碗里。

别伤心了,下午还有大事要办呢,吃完饭,你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哧溜哧溜,这面都胀干了!怎么吃!

县衙后堂,庞师爷把卷宗放回到县令案前,县丞和典史两个静静地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县令向庞师爷递了个眼色,庞师爷会意道:三位主官,要不要再去叫班头和仵作上来,核对一下卷宗里的证词?

县令看向两人,见县丞低头不语,典史于是开口道:我看不必了吧!都来来回回了好几次,还能问啥?我看这事总要给朱家一个交代,这朱家又不是平头百姓,真送到府台甚至巡抚那里,我们谁也捞不着好!

县令点头道:是呀,朱老通判还是很讲道理的,家里出这么大的事,那天我去他家吊唁,他也没说什么,只是让我们县里能秉公处理,找出真凶。经历如此丧子之痛,都能谨守礼法,任由县里按部就班,积极配合调查,着实可敬啊!我看这事情也很清楚了,肯定是有人暗中下的黑手,至于到底是谁,谁是真凶,不着手查一查,怎么会知道呢?

又对着县丞道:老兄啊,不管怎么说,你也是他朱家未来的亲家,虽然这名单上有那么一两家看似和你是有点瓜葛,但这毕竟只是配合调查么,查清楚了,不是更好吗?我相信老兄也不会这么糊涂干出这种卑劣之事。你说是吧?

县丞拱手道:县尊大人,不是我有什么隐瞒或做贼心虚,只是这样让皂班衙役一弄,这娄塘镇上百年的市场可就难保啦,不单单是这么多商家伙计的营生,这还关系到周边几县成千上万棉农织户的生计,以后再想重新恢复,肯定是难上加难!

庞师爷哼了一声,道:县丞大人此言差矣,自古道商人重利轻义,今天为了点私利,就敢下如此黑手,如果不以雷霆手段进行整治,今后难免还会生出更大的祸患!本朝自太祖开国就行士农工商之策,这商人只需许以小利,何忧不闻风而来?若都如县丞大人这般患得患失,踌躇无为,那些奸商更会勾结匪贼无法无天,自认有两个臭钱,都不把官府放在眼里了,诸位治下的小民还会有活路吗?还谈什么生计!

典史点头道:师爷说的是,县尊大人,本官手下之人从来是按律办事的,而依县丞大人所说,言下之意是我等手下办事之人都是穷凶之极的恶吏不成?什么屈打成招,行刑逼供之事自是不会发生。如果县丞大人不放心,自可派人一同参与搜捕,审讯,你看如何啊?

县丞吹胡子怒道:岂有此理,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

好了好了,两位不要再争了!县令打断道:这事再拖是拖不下去了,这朱家那里总要给个交代,查与不查这个问题上,我看是没什么好争的,无非是名单上的人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了。那些只是商贾之流而已,何必伤了我们同僚之间的和气。何况朱家现在刚出了一位亚元,进士及第指日可待,不给个交代,日后如何面对?又对着典史和庞师爷道:你们两位辛苦一下,把这事处理的让朱家满意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