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73章 白毛女

我去明末救义士 第73章 白毛女

作者:除虫医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6:34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的的行程都是四少自己在忙,刘大少很识趣的留在了船厂食堂,外面实在是太冷了,他只等着看完第二出戏《白毛女》后,四少就派船送他回刘家港。四少相信经过这样强度的革命教育,这位表叔肯定能够脱胎换骨,日后成为自己革命道路上坚定的追随者。

四少在17厂看着已经经过培训的炼钢工匠们熟练地操作着,他们从一大清早就开始烧炉蓄热,不断把焦炭铁料石灰石一层层投入火红的平炉里,水车通过传动杆把新鲜空气通过蓄热室吹进炉子里,炉温迅速升高。四少下午来后,吹进炉子的空气又转换了两次方向,炉子里的进料大部分都开始液化,炉渣口开启,工匠们戴着今天刚拿到的遮光眼镜,冒着热浪,把浮在钢水上面的炉渣清理出来,然后再次加入铁料和焦炭,热空气再次被高速吹入炉子里。反复几次后,终于炉内的颜色开始变得黄白,四少大叫道:开炉口!

一个浑身裹着厚厚棉衣,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副遮光镜的工匠,用一根长长的铁锨捅向炉子底部的钢水口,一下两下三下,终于一道刺眼的金光破开了炉口,黄白色的钢水犹如一条玉带流了出来,通过钢水槽流入到早已等在下面的模槽里,然后等钢水冷却凝固到红黄色再进行淬火处理。

这一炉钢就浇铸成了东方红002的两根龙骨,前后历时五个时辰,四少算了算,利用现在的蓄热室还可以增加一个体积更大的平炉,实现双床冶炼,这样每天的钢产量就可以达到20吨,以现在的采购进度勉强能够保证原料的供应,这样的钢产量除了供应现在的造船厂外,还能够满足机床制造,和纺织成衣业发展的设备制造需求,军工制造还要往后拖,这的确有点太慢了。必须把钢铁产量翻上去,大规模扩建17厂,新建18厂必须马上进行,争取三个月后,钢产量达到每天50吨,半年后达到100吨。

四少的晚饭吃得很晚,是在大舅哥的新家里,嫂子招娣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还生怕不够这个大胃王妹夫吃。四少很不好意思,坚持着让嫂子一同上桌,夫妻两人拗不过他,三个人开开心心地开始动筷,四少拿出自己带来的琼浆酒,就要给夫妻两人都倒上,招娣红了脸推辞,四少笑道:嫂子是不是怀上了?如果怀上了就不用喝了。

大舅哥呵呵的乐道:是怀上了,都两个月了,不过还没显怀。你家二丫肚子有动静了吗?

四少厚着脸皮道:该有了吧,我回去好好检查检查,哈哈。

夫妻两人也被逗笑了,饭桌上的气氛越来越随意,大舅哥自然就问起了两个弟弟的情况,四少回道:老三现在可是我们化工学院的山长,带着上百个徒弟搞化学研发和教学,还是四个厂子的总工程师,忙的很啊!我平时都见不到他一面,有事都是靠文书信件传递,当然我也比较忙,呵呵。另外我还要和你们说件事,二丫和我说起好像三弟和二丫房里的桂香有点那个,对上眼了,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我这次去海门是不是要去和父母提这事?

陈根升夫妻两人一下子有点僵住了,面面相觑了好一阵,陈老大才犹豫道:这事我们不好说,你和二丫怎么看这事?

又把皮球踢回了四少。四少早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从二丫和他说这事时的口气里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二丫嫁给他后,陈家自然会认为他们家的身份已经变了,成了正经八百的士族阶层中一份子,所以放任让两个小舅子紧紧追随在他身边,虽然这里面也有四少有意拉拢的成分,但这种有意无意的攀附是肯定存在的。另一方面当初四少要求老窑工把众多的教众带出练塘的时候,陈家也是出了大力的。华夏人自古故土难离,陈家作为陈家村土生土长的乡民,无疑树起了一个极其有说服力的榜样。在老窑工最初开始召唤众多的教众村民一同搬迁时,他们都是犹豫的,虽然他们的日子并不好,很贫穷,每天勉强能吃饱半稀半干的两顿饭。可中国底层民众的忍耐力是惊人的,他们会为一场迟到的春雨而欢呼,也会为过年的一根红头绳而感恩,他们可以夜夜来菩萨面前祈福,只为自己的辛苦劳作能换来多三五斗的收成,让孩子不再挨饿。但只要能活下去,让他们离开故土去另外一个未知的地方,真的很难。也只有在官府的暴力机器面前,或者像明末这个末日乱世的时代才有可能。

而在陈小三求四少写信给他父亲别让他回去读什么劳什子四书五经时,四少就干脆写信去劝岳父大人举家搬来了崇明。正是陈家的带头举家搬迁,让那些这几十年来从外乡搬迁过来的底层乡民都别无二话响应了老窑工的呼唤,而十里八乡和他们相熟的一些底层佃户乡民也马上跟随而来,竟使得最终这次搬迁人数陆陆续续前后达到了近两千人。这也颇惊动了地方上的衙门,所幸这明末本就流民遍地,衙门对辖下人员流动早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有徐家朱家这样的官宦背景在后面的运作,也就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四少看夫妻两人都等着自己的态度,就缓缓说道:这事我还没问过三弟的想法,如果三弟有这个意思,我可以求老太太认桂香做孙女,入家谱,你们看如何?

夫妻两人松了口气,都觉得这样才没有辱没了陈家现在的家门。陈老大于是道:我看这样可以,要不还是等把这事问清楚了,再和我父亲母亲说?

四少点点头,四少当然在内心更认同众生平等和婚姻自由,但这个时代的局限是现实存在的。即使在后世,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也越来越开始讲究门当户对,人们根本不可能去追求所谓纯粹的爱情婚姻。但他还是要努力推动这种平等自由的新观念的形成。当然他不会去强推,他知道任何新事物新制度都是在旧事物旧制度的内部产生并发育成长的,一切旧势力都会最终努力培养出自己的掘墓人。

之后四少又说了些陈小四的情况,当然都是避重就轻的鸡毛蒜皮,四少当然不会把他安排陈小四编练水军陆战队这样秘密的事情和他们讲。只是讲他准备筹建一所军校,正在让陈小四负责这件事,其实也没说谎,筹建军校的确是真的,只是没有那么紧迫而已。

这顿饭吃到了三更天,到一半的时候招娣就离开了,只剩下两个男人自然就谈起了公事,特别是王屠夫王团长的情况。

四少问道:那个王团长怎么样?我看今天白天的欢迎队伍,这平时的军事训练应该很不错,这应该是他的功劳吧?

陈老大道:的确是这样,你知道王团长他是自己找过来的,他来见小四那天正好遇到娄塘爆炸,后来他回去就把家都搬了过来,再后来还带来了十几户专门养猪的农户,在我们这里搞起了个养猪场,现在已经有几百头猪了。

四少惊讶的看着他,奇怪怎么明明问人的情况,这大舅哥怎么说着说着说起猪来了。

陈老大也看懂了四少的表情,笑道:你别急,听我说下去。从上个月起,每到星期六的训练日,这养猪场就能提供十头猪为大家加油水,据说到明年开春,可以增加到二十头猪。以前我们也养过猪,一头猪要养到出栏至少九个月,而他们只要六个月就能长到三,四百斤出栏了。现在他们还到海门那里也办了个养猪场,据说规模要...

四少打断道: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猪肉,所以这军事训练就练得好,看来这王团长不仅在练兵方面有两把刷子呀!是不是谁练的不好,中午就没猪肉吃啊?

陈老大呵呵笑道:的确如此,之前有很多人训练时懒懒散散的,自从王团长搞了这么一下,效果马上出来了,男男女女都练的特认真。

那不是原来就有加荤菜么?四少问道:难道你们训练时没有加荤菜吗?

有呀,不过我们这里大多是鱼虾之类,难得用猪肉,现在每次又加了肥猪肉,那多带劲呀!越肥越好。陈老大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