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115章 漕银

我去明末救义士 第115章 漕银

作者:除虫医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6:34 来源:小说旗

安庆兵备道衙门内,黄配玄黄巡抚正战战兢兢地坐在一边,原本属于他的正位上坐着一位苍髯老者,正是新任的左都御史李邦华。就在刚刚,李御史把这个后进同乡狠狠骂了一顿:

“你一个堂堂右佥都御史,庐安巡抚,身负南都西大门安防重任的朝廷四品大员,怎可如此不堪?那左良玉毕竟是朝廷封的伯爷,刚退到九江,你就连着给南京和北京急奏,说是左军要去南京劫掠漕银漕粮,危言耸听,吓的皇上不顾清军阻断南北通路,连发诏令,而南京朝廷和民间也因此一日三惊,纷纷要举家搬迁。你可有什么担当?你这是给我们江西籍的官员丢脸!”

见老大人骂的唾沫横飞,吹胡子瞪眼,黄巡抚也只能默默承受,低头不言。直等老大人骂够了,才从袖袋里掏出一张小抄,站在一边的师爷见状,赶紧着接了过去,只瞄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赶忙交给了李老大人。

李邦华狐疑地接过后只一瞄,就倒抽一口凉气,问道:你这是从哪里来的?

黄配玄回道:老大人,这张小抄是十多天前在安庆府里所得,之后池州,庐州,太平甚至中都多有传播。

李邦华气的手都微微有点发抖,骂道:这左姓匹夫,竟然还有这种心思!想把他做的那些丧尽天良的畜生之事,把屎盆子都扣到我们头上,真是用心歹毒!你可有上奏朝廷参他一本?

黄配玄道:总宪大人息怒,现在这匹夫陈兵九江,随时会顺江而下,如果此时我们弹劾他,只怕皇上也要忌惮七分,如何理会?

李邦华摇头道:你不知道我们这位圣上的心思,你我此时不弹劾,待到日后事发,你我都要被牵扯其中。更何况此次九江之行,必然需好言相抚,拿钱平事,不动用漕粮漕银,怎么可能平息左良玉手下这些骄兵悍将?你我如何承担得起?

黄配玄不觉倒抽口凉气,忙点头道:多谢大人指教,我这就去写那弹劾奏章,好好参这左良玉一本。

当陈小四的主力船队两天后到达龙潭码头的时候,九江府库里今年江西省的十八万两漕银已经交到了左良玉手里,左良玉满意而又羞愧的把两位御史大人送上了坐船,一路上聆听着两位御史大人的谆谆教导,拍着胸脯保证守好九江城,绝不让流寇东进侵扰南直隶一寸土地!

李邦华颤颤巍巍地登上了官船,满眼都是如林的船桅,料峭的江风吹得他一阵阵的眩晕,他在一脸惊恐的黄御史搀扶下躲进了船舱,等船启航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身子软软的躺倒在软榻上,有气无力地道:只希望左良玉能信守诺言,管束好他的手下,否则你我两人只能背负着骂名,以死谢罪了!

此时的黄巡抚心里一片悲凉,他绝对敢肯定,那左良玉话里话外只是答应绝不陈兵金陵,保证抵御流寇不进入南直隶,可没有保证他手下的那些死丘八不进入南直隶啊!而他所管辖的安庆池州地区可是就顶在最前沿,随时面对这些丘八的劫掠!而眼前这位老前辈马上就北上顺天府了,再有什么差池都和他已无关系。他现在感觉自己的脖子正一阵阵的发凉。但嘴里却说道:老大人真国之栋梁啊!一封书信,晓以大义,痛陈利弊,十几万乱兵传檄而定,属下敬佩!

见老大人紧闭双眼,累瘫在那里,黄巡抚也就不再多话,坐在一边闭目养神,思考这后面的对策。此时船身的摇晃越发的清晰,隐隐还能听到江水拍击之声和从船体深处传来的吱嘎之声。突然,他感觉到有人正蹑手蹑脚向他靠近,他猛然瞪大了眼睛看去。却是那师爷,见他睁眼,马上向他招手,示意他出去船舱。黄巡抚跟着师爷出了船舱,沿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江北岸停满了各种船只,密密麻麻围绕这一片江岸,还不断有船只从下游行来。在他的印象中,最近这段江面上早已没有船只通航,湖广江西的民船都被丘八们强征了去,哪还有人敢把船开至安庆以西。他忙问身边的师爷道:此处是何地?哪来这么多船?

师爷回道:那是龙潭镇,大人可还记得半个月前的那封协防文牒,您看那旗号,应该是苏淞水师!

黄巡抚一阵错愕,看着这桅杆林立繁忙异常的北岸,喃喃道:不是说只有两条船,几百号兵卒吗?怎么现在这么多了?

师爷也奇道:是呀,这昨日路过时我也只见到一条船,难道是今天刚到的?原本以为只是随意来个几百人充充数,应付应付的,这现在看来还是真来协防的呀!

黄巡抚突然来了精神,心想这是来了救兵了呀,这下我安庆池州好像就不用再孤单的面对这上游的威胁了!

师爷悄声问道:大人,咱们要不要过去巡查一下,看看是哪位大人带兵前来的啊?

黄巡抚眼睛瞟了一眼船舱方向,拒绝道:以后再说,先把老大人送去安庆,老大人身负重任,圣上急着召老大人进京必要重重倚仗以稳定局势,切不可耽误。我们日后再来即可。

师爷赶紧称是,道:对对,国事要紧,再说这也应该是他们客军来拜见巡抚大人您呀!

几条船顺流很快就越过了龙潭码头,往安庆而去。

重载的春潮主力船队花了足足六天才从崇明基地到达了龙潭码头,按照事先的计划,很快以码头为中心,展开了一个半径五里的三层防御圈,特别针对可能发生的火船攻击,在上游拉起了十个从北岸到江心的铁索水泥桩。行船时转动绞盘放下铁索,封锁时则转动绞盘拉起铁索。

又花了足足两天时间,整个船队的物资才陆陆续续卸载完毕,就在陈小四准备按计划率战船杀向九江之时,一艘斥候小艇从上游赶了回来,带回了九江大营发生兵乱的消息。

左良玉在从武昌撤向九江的时候,基本把沿线各州府的驻军都裹挟了过来,原因就是在和李自成的襄阳一战中,其原本从东北一路就跟随他的人马损失巨大,不得不紧急招兵买马补充实力,在这明末乱世之中,军头的人马数量可就是保命的根本啊!而这些湖广明军自然本身也没什么战斗力,早就害怕留下来单独面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双方一拍即合,呼啦啦跟着左良玉抛弃了原应守卫的城池,逃来了九江。而这些杂牌军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左良玉原有的亲信人马,这也埋下了隐患。

胳膊肘往内拐是人之常情,左良玉也不能例外。他从心底里不在乎这些杂牌军,自然在分配饷银的时候不可能一视同仁。这次九江府库里的十八万两漕银绝大部分都分给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湖广杂牌军的底层军官和士兵几乎就没拿到粮饷,可如何安抚这些杂兵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