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117章 好戏

我去明末救义士 第117章 好戏

作者:除虫医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6:34 来源:小说旗

这时朱葛走过来用客家话问道:四少爷,你看我什么时候出发呀?我这些兄弟都等不及了!

四少爷笑着用客家话回答道:快了,你跟着四叔的二连一起出发,估计也就明后天了吧!

董师爷愕然地看着两人,一副见了鬼的样子,突然用客家话插话道:你们也都会讲客家话?

随后三人哈哈大笑,四少道:我知道你祖籍是梅州的,自是听得懂客家话!

董师爷叹道:没想到四少也这么有心,还特意学了我的家乡话,真是令我不胜钦佩!

四少有点汗颜,当然不会说自己并不是为他特意学的,只能笑道:应该的,更何况朱葛从小和我在一起,学点他的家乡话也方便的!

说着用眼睛盯着朱葛看,朱葛也只好会意道:少爷您别谦虚,特意学的就是特意学的,董师爷,四少爷对您多用心啊!

董师爷不觉老泪纵横,道:四少爷,您真是有心了!今日我才彻底领悟您为这天下百姓是多么的真心啊!

四少上前拍抚着董师爷瘦小的肩膀道:董师爷可有听过汉剧?今晚是他们新编剧的首演!我们一起去听听,给他们捧捧场。

早春的江南,细雨斜织,如烟似雾。二丫撑着一把油纸伞,婷婷地站在学校门口。看着他和她陆陆续续踩着水泥路上的水花,活力而青春。一声声或响亮或清脆或细柔的“山长早”,让她觉得这段时间的辛苦和努力都没有白费,男女同校同班的新学校终于正常运营了。

雨丝飘落在她圆圆的脸上,凉凉的,带着泥土的清香。远处的烟囱水塔笼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压抑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河岸边的柳条在风中随性摇曳,嫩绿的新芽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让二丫想到了玻璃厂里新生产的玻璃球。

眼前的世界熟悉而陌生,她嫁到朱桥已经九个月了,短短九个月不但让她从一个少女变成了一个少妇,而且很多的所见所闻都是她以前根本想都想不到的。她现在除了在自己的夫君面前还会时不时任性一下,娇羞一下和野蛮一下外,她疯长的见识已经让她在其他任何人面前都表现得从容,优雅,自信且健谈。

雨渐渐小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一道道光柱,灰黑色的云镶上了一圈金边,整个世界透亮了起来,校门两边的桃树和李树,开满了粉色白色的小花。娇艳的花瓣上无数的雨滴,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的碎钻,光芒闪烁!上课的钟声响了三下,正当二丫看着门卫把学校大门关上,转身要回自己的山长房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停止在校门口,一个声音隔着门叫道:陈山长,陈山长!

二丫回头见是一个家里的警卫,问道:什么事?

那警卫道:镇子大门口来了四个人要见四少爷,看起来都是读书人,领头的说是四少爷的舅舅,从松江来的。我们告诉他四少爷今天不在,他就说想见见学校的山长。我就赶紧找您来了。

见雨停了,二丫把油纸伞收了起来,放在了门卫处,道:是松江来的舅舅啊,好,你先回去请他们去老宅的正堂里坐着,我马上就赶回去。

徐孚远在这次跟着儿子来嘉定前,找自己的七弟孚辽详细地了解了一下这个外甥的情况。他从来没有关心过家里的生意,只知道七弟把家里的生意经营得很好,很赚钱。这一问才知道和这个外甥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对这次朱桥之行就更感兴趣了。前日他和儿子先到了嘉定地界见了两位好友,今日一早就结伴冒着细雨往朱桥而来。

二丫并没有见过徐七爷,只是她从四少的言语中知道夫君的这个舅舅也才二十来岁,三十都不到。所以当他见到四人时,就误把徐世威当成了徐七爷。见如此高壮的一个舅舅,也吓了一跳,上前行了个万福,道:晚辈朱陈氏,初次见舅舅大人,感谢舅舅大人去年能出手相救夫君,让夫君病体得以痊愈。当时外甥媳妇只见过舅母,一直未能登门拜见舅舅大人,今日得见,还请长辈恕罪!

那徐世威赶紧摇手,道:错了错了,我乃煜申的表哥,这位是我的父亲,才是你的舅舅,你刚才说的应该是我那七叔,呵呵,我父亲排行昆首。

二丫闻此,自嘲地一笑,赶紧大大方方又给徐孚远行了万福后,坐下道“大舅舅勿怪,晚辈也是第一次见您。今日我夫君不在,听传信的人说,您想见见学校的山长,我就是这学校的山长,不知是有何事?

四人闻此一脸惊讶,没想到山长竟是如此年轻的外甥媳妇,相互对望了一眼后,徐孚远清咳了一声,问道:没想到,竟是一位女山长,外甥媳妇想必学识过人啊!

二丫见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的想法,微微笑道:舅舅谬赞了,我也只是替我夫君管理些日常事务,原本是分男校和女校的,男校是我夫君为山长,我辅之,女校是我四婶为山长,我辅之。年后两校就合并了,我夫君太忙,而四婶又有了身孕,我只能赶鸭子上架,做了这山长,维持这学校的运营罢了!

四人又是满脸的惊讶,一位中年人举手拱了拱,道:这位山长,老夫侯岐曾,祖上也是这嘉定人氏,如你刚才所说,你们这学校里男女同窗,甚为不妥,岂不知这男女大防,怎可轻慢如此!

二丫甜甜一笑,起身行了万福,道:这位侯先生,您说的这些,我们也都考虑到了。这学校本就是孩童开蒙之地,犹如族中私塾,孩子们天真烂漫,哪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心思,您想复杂了。

那侯老夫子被这么一说,也有点尴尬,徐孚远赶紧打圆场道:外甥媳妇啊,可知我那外甥何时归来啊?可否能把我们前来的讯息通信给他,我们远道而来,可不想这么白跑一趟啊!

二丫想了想,回道:大舅,一是我安排你们直接乘船去崇明,应可见到我夫君,另一是等在此处,待我传信与他,让他返回朱桥。二者选一,您看如何?

徐孚远把目光看向两位老友,问道:你们看如何?

未待侯老夫子开口,另一位率先道:我看还是我们去崇明为好,如此干等着也是无趣。不如泛舟江上,也可一观这春江海潮!岂不美哉?

那徐世威也出声附和道:黄世叔说的是,我也是此等想法。

徐孚远微笑点头,道:那就麻烦外甥媳妇为我们安排一下,我们四人一同乘船去崇明。

二丫起身又行了万福,出了门让警卫安排马车送四人去浏河滩码头坐船出发。随后一只鸽子煽动着翅膀,噗愣愣放飞了出去,消失在北方的天际。

春日的雨后,天空分外晴朗,微微的北风刮过,江面上薄雾散尽,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得很远很远。两艘崭新的飞剪船和十几艘江船正载着朱葛小队,前置营地警卫连和火枪二连,以及大量的迫击炮弹和手榴弹缓缓地向西驶去,四少和一同来送行的三少道:“三哥,再过几天,等下一批火枪运来,就是要为你送别的时候了,你要不赶紧回去见见婶娘和嫂子吧,我看二哥那里生产的是越来越快了,你这次在家可能也就能待个五六天时间,又要去吕宋了。

三少点头道:林阿大他们现在心气很高,觉得可以轻松拿下弗朗机人,而我却是有点担心吕宋那里的土人,等你那小舅子那里有了结果,我们再去吧!我今天晚点就回朱桥,是该回去看看娘她们了!

四少笑道:这汉戏班子你还是都留在这里吧,我还有好几出戏要教给他们呢,对吧?

三少脸上飘过一丝红云,打岔道:那是自然,我带回去也没人要听。对了,你让那三禧起个匪名是什么意思?真打算让他做土匪啊?

四少笑道:这接下来谁是官谁是匪,还真不好说了,你看吧,那李闯和献贼马上就会打出国号建立自己的朝廷,咱们到时候有的是好戏可看!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