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121章 蛇蝎

我去明末救义士 第121章 蛇蝎

作者:除虫医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6:34 来源:小说旗

安庆府兵备道衙门里异常忙乱,黄巡抚则端坐正堂,身边的师爷把桌案上两封塘报递给了刚进来的副使张亮,道:“张大人,您看看!这是从池州府和建德县刚送来的急报,乱兵这一路由江西进入我江南地界,池州,太平告急。”

张副使匆匆看完塘报,抬头看向黄巡抚,用一口浓重的四川音道:“黄兄有何打算?”

黄巡抚凛然道:“我已准备亲自过江,坐镇池州府,我倒是不信了,这三日前我才和左良玉谈妥,他还敢攻打我府城不成?”

张副使自是马上阻止道:“黄兄不可,您身负四府之地的安危,怎可轻易犯险,再说这乱兵也未必是左良玉率领,属下愿过江镇守池州,我还真不相信他敢打我噻!”

黄巡抚点头道:“贤弟果然忠君爱国,勇于担当,愚兄也就不和你客气了,你赶快收拾一下,我这就派水师安排艨艟送你过江!”

张副使心里暗骂,嘴上自是满是应诺,道:“好,我马上就去喽,只是这纵兵作乱之事自要上奏朝廷,弹劾那左良玉,不知兄台此事如何计较噻?”

黄巡抚会心一笑,回道:“这样,我们现在就写好这弹劾的奏章,你我联合署名,你看如何?”

张副使点头释然,道:“巡抚大人既然如此提议,下官自是恭敬不如从命噻。我这就去准备准备。”

黄巡抚点头微笑,道:“贤弟请便,我这里安排好了自会派人去叫你。”

待到那张亮离开,师爷开口问道:“大人我这就去吩咐水师备船吗?”

黄巡抚不屑道:“备什么船,等你备好了船,这乱兵的船也该把江都封了,你就安安心心把这写进奏章里,别指望他会过江去守那池州城!”

朱大少的船队趁着傍晚时分涨起的潮水进到了崇明港,等船彻底靠稳了后,才慢悠悠的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他伸着懒腰,好一会儿五个穿着直筒长裙的朝鲜女子从船舱里跟了出来,叽叽喳喳说笑着,一个穿着绿色长裙的女子问道:“朱公子,我们到了吗?哇,好多的船啊!”

大少向她们挥了挥手,道:“还没到呢,急什么,你们回船舱去,到了我会叫你们的。”

女人们却没有乖乖听话,而是惊讶地看着外面的景色,嘴里发出一声声车轱辘话的惊叹声,她们自是被码头上和江岸上的繁华景色所吸引。大少见此自是满是不屑,骂道:“一帮子没见识的棒子,给我滚进去,谁再出来我就把你卖去建奴那边!”

女人们闻言嘻嘻哈哈惊叫着钻回了船舱。

大少嘿嘿笑着,在两个水手的搀扶下跳上了码头。这次的六条大福船除了装满了木材之外,还有很多的人参和裘皮等货物,这批木材已是阴干了一段时间的“熟材”,自从年前他把刘家和陆家在辽东和朝鲜的资源整合以后,一条有着汉八旗佟家为背景的商路就彻底打通了。大少以布匹,丝绸和镜子等玻璃制品为主的货物,换取木材配以人参貂皮等东北特产。

夕阳的余晖披在大少的身上,他向码头上的团丁出示了自己的腰牌后,哼着小曲往码头上的管事房走去,走了十几步,他突然发现码头上的气氛有点不对,他停下了脚步,仔细开始观察码头上的情况。果然原本应该喧嚣热闹的码头上,显得异常安静,周边的力夫们虽然仍在努力干活,但没有如往常那般喊着号子,相互招呼。看上去都没什么精神,显得心事重重。

大少蹙了蹙眉,问身边年轻的港务道:“小兄弟,这是怎么啦?怎么气氛有点不对啊?”

那港务一脸严肃地道:“刚才都在传,下午有人行刺少主,现在警卫们正到处在抓人呢!”

大少大吃一惊,一把抓住此人的肩膀,问道:“有人刺杀四弟?四弟有伤到吗?”

那港务也大吃一惊,嗫嚅道:“你是?你是少主的哥哥?少主没事,不过据说有人死了!”

姚六嫂感觉疼痛正在渐渐远去,她想喊叫想说话,但是胸口有股大力压得她喘不上气,发不出声。她的眼前不断有人影在晃动,断断续续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她开始出汗,浑身大汗淋漓。她的手摸向胸口,她要把那东西拿掉,否则她说不出话来,她可不愿这样憋死。

她从小就没有妈,母亲在她的记忆里只是一张模模糊糊的脸,长大后父亲告诉她母亲在她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靠打渔为生,有着一条小渔船。父女俩风里来雨里去,相依为命。这条乌篷船就是他们的一切,吃饭,睡觉,打渔,赶路,她的童年就是在这条小小的渔船里,还有就是外面广阔的江海和无尽的芦苇荡。

父亲后来一直会摇着船去一条小河汊,岸边一家飘着酒旗的土屋里,有着一对母子。父亲会用渔获换来饭食和米酒,她也慢慢和那个男孩子混熟了。

男孩子叫姚六,干干瘦瘦的,长得丑丑的,但很风趣,会给她讲好听的故事。于是她知道了天上的星星也有名字,有一颗叫牛郎,还有一颗叫织女。后来,父亲经常把她留在这对母子这里,自己一个人出去打渔。那男孩子的母亲别人都叫她姚寡妇,也是干干瘦瘦的,长了一张麻子脸,不好看,但却对她很和蔼,教她怎么酿米酒,怎么蒸米糕,怎么纺棉纱。姚六后来去了私塾念书,可不久就不是因为交不起束修,就是买不起纸笔而停学,这书也读得断断续续的。

那一年的冬天,她第一次来了初潮,她当时被吓得不轻,姚寡妇安慰着她,帮她讲着做女人的苦。看她的眼神让她想起了在她记忆深处那张模模糊糊的脸。

后来姚寡妇在姚家村置起了三间土房,她就嫁给了姚六,和姚六一起睡进了一个暖暖的被窝。

再后来,她生了小石头,那段日子是最幸福的日子,婆婆是欢天喜地,男人是威猛体贴,父亲也是满载而归,就这样等到小石头四岁了,厄运接踵而来。

先是父亲出去打渔再也没回来,他们到处打听,说是遇到了风暴,可其实那段日子一直风平浪静的。很久后从一个醉鬼的嘴里打探到,她父亲是被一伙水匪给打劫了,领头的叫张阿三,不知什么原因他父亲做了激烈的反抗,当场就被水匪杀了。

接下来是自己的男人姚六生了痨病,没三个月家里就有了第二个姚寡妇。婆婆自此迅速的衰弱下去,一年不到,也去了。只剩下她和小石头两人相依为命。

寡妇门前的是非让她不敢再开什么酒肆,她租了族里最差的十五亩棉田,靠着种棉纺纱,勉强和小石头相依为命。村里的好心人也时常帮衬一些,就这么着把小石头拉扯到了十一岁,可一场大病,小石头烧得滚烫,眼看着就不行了,这时村里来了共济社!

那天福老爹是来和她谈棉田补偿的事的,见小石头烧的滚烫,二话不说把小石头送去了基地的小诊所,来巡视的赵郎中和常驻郎中一番抢救后,终于从鬼门关把小石头救了回来。临了还包了一大包药,一个铜板都没收就把母子俩送回了家。从此以后姚六嫂就找到了光明,小石头免费进了学校念书,她用社里给她的补偿款翻新了房子,开了这间小酒肆,她积极靠拢共济社,参加晚课补习班,成为村里第一个考出千字文的女子,成为了村妇女主任。

她后来知道,社里为她父亲报了仇,剿灭了张阿三那帮子水匪,她激动地一个人在家里一边放声大哭!一边给父亲烧纸。

可是现在她恨啊!她怎么就去救了这样一个蛇蝎的姚八和她的婆娘!

那一瞬,姚六嫂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她浑身血脉喷张,微微的痛感让她觉得自己的动作犹如脱兔般敏捷有力。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慢了下来,那道寒芒在慢慢靠近少主的后背,她猛然转身,左手用力拨在四少的后背上,趁势用自己的胸膛挡向那道寒芒,右手全力挥出一拳砸向那张狰狞的厚粉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