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去明末救义士 > 第52章 诗会

我去明末救义士 第52章 诗会

作者:除虫医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6:34 来源:小说旗

江南自古文风鼎盛,各地官府每逢中秋都会以诗会的名义把地方上的秀才举人召集起来,大家吟诗作赋,赏月抒情,当地主管科举教育的官吏负责主办,地方主官也常会出席这样的场合,和其中一些有潜力的学子和世家子侄联络感情,如果这些年轻学子里有人在之后的秋闱春闱里中榜的话,今后在官场中就可以相互提携,暗暗形成乡党,甚至有朝一日登上朝堂把持朝政。

也有一些家境贫寒的生员,来这诗会纯粹是冲着可以得到一份节礼,嘉定地方富庶,节礼也比较丰富,除了米面月饼之类,还有板栗秋梨这样的时令物产,有小吏在现场分发。

四少被安排坐在靠着县丞的座席,他也是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合,按照流程,装模做样地书写了一首他从后世抄来的中秋七律,他就和县丞聊着天,静静的等着几个老夫子公布诗会的评选结果。

从怡红楼叫来的三个伶人在主桌的正对面千姿百媚地拨弄着琴弦,一曲曲悠扬动人的曲调飘荡在会场。

朱家和县丞家已经定了亲,虽还没有成婚,也算半个亲戚,两人自然亲近了不少,四少今天精神不怎么好,自从一个月前和二丫成了真正的夫妻,食髓知味,昨晚二丫又正好走了月事,两人折腾了半夜,今早勉强早早爬起,赶来这劳什子诗会,头都一直是晕晕的。县丞问了些他秋闱的准备情况,四少也有一句没一句的应承着,正在要昏昏欲睡时县丞突然话锋一转,喝了口茶幽幽道:

最近有差役来报,说是你们朱家那团练的动静很大,这事我是帮你压了下来,你们是不是要收敛一点?

四少一怔,脑子里飞快地转起来,觉得自己已经是很谨慎地在猥琐发育了,这是得罪到什么人了?忙换了一副委屈的样子,道:

这是谁在大人面前嚼舌头,这民团的事一直是四叔在操办,有什么不妥吗,还请大人教我。

那县丞道:

自是有传闻,说是你们朱家的民团在娄塘布市那里欺行霸市,弄得那里的商家生意都冷冷清清了,县里自然派了人去查,回来上报说看到你们搞了上千人的团练在操练,这县城里日常也就是个把总,你家短短一个月弄了上千人的民团,是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上头有人问下来,不好解释吧?

四少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有底了,笑笑说:

这谣言传着传着就没谱了,民团到现在也就三百人,那差役见到的必是那工坊子弟学堂的学生在出早操,也不问问清楚,现在流匪遍地,即使招了几千人的民团朝廷也是乐见的,你看看扬州府的士绅豪族都在结寨自保,随便拿出一个团练使手下都是两三千人的规模。等那闯贼打过江来,我看靠这个把总能守的住县城!

县丞的脸有点挂不住,他家也一直在插手布市交易。自从半个多月前,朱家在市场上投放了一批宽幅机织布,并且价格和原来的窄幅布形成了竞争,马上就占据了主流市场,传统窄幅布的销量迅速下降。这对娄塘的传统布坊打击很大,本来就因为北方的民乱造成市场萎缩,布价下降,这批质优量大的宽幅布出现对他们是毁灭性打击。那些商家也想了些办法,想通过黑白两道来和朱家斗上一斗,但这时他们发现朱家早就办了民团,手上有刀把子,根本斗不过。所幸四少早就预判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为了不要搞得太扎眼,把主要产量都给了大少爷的海贸生意,本来按照朱二爷的意思,打蛇不死,反受其累,直接把娄塘的同行杀他个干干净净,毕竟以前他的布坊被那些商家压得差点关门破产,这次终于有了机会,自然要出了这口恶气。

见四少揣着明白装糊涂,县丞心里暗暗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脸上却一副笑容,再次试探道:

哦,是这样啊,那多是这差役偷懒耍滑,办事敷衍,世侄不用担心,不过这娄塘布市的风波可不小,在商言商,和气生财嘛。真把人逼急了,把事情捅到上面去,也是麻烦的,这次我能把事压下来,下一次就难说了。

四少点点头,道:这事我回去和二叔,四叔商量一下,拿个章程出来,不让县丞大人为难就是。

这时县教谕来到会场中间,轻咳几声弹压全场安静后,道:

今日中秋盛会,幸得县尊大人鼎力支持,各位学子也是才思敏捷佳作频出,我和几位老夫子权衡再三,现在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到了公布诗魁的时刻了。

学子们都伸长了脖子,等着他公布结果,毕竟除了科举,这样的诗会也是学子们展示才华博取声望的重要途径,一旦夺得魁首,对自己的名声也是有大大的益处和传扬。

老教谕说着回头看向县令问道:县尊大人,您来公布这诗魁吧?

县令笑着摇摇手,示意还是教谕来公布结果。老教谕也不谦让,拱了拱手,朗声道:

此次中秋诗会魁首为,华庭神童夏完淳之《卜算子 秋色到空闺》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场下众学子都窃窃私语,点头夸赞。四少听到夏完淳的名字也不禁精神了起来,伸着头想看看这位名满后世的少年抗清英雄。果然一位弱冠少年上前来,从老教谕手上取了今日的彩头,一方上好的端砚,众人羡慕不已。

四少轻声问县丞道:大人可知那神童出处?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才情,必是来历不凡。可否为我引荐一二?

县丞见老教谕已公布诗会结束,站起身道:世侄还是有点孤陋寡闻了。那夏公子可是这我们江南士林的名人,来,我来为你引荐。

两人紧赶几步,拦在了正要离场的夏完淳和老教谕面前,双方行礼后,老教谕也是认得四少的,点评了几句他今天的诗作,四少自是谦虚了一番,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夏完淳身上。两位县官都急着下班回家赴团圆宴,也就匆匆告辞而去,只把四少和神童两人留在了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