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学没毕业我把学妹带成了钓鱼佬 > 第22章 自驾出海,钓这么多鱼吗?

郑倩倩和赵伟帮着骆羽他们俩,把之前出门的那些装备全部带上,包括油盐酱醋,卡式炉,锅碗瓢盆,还带了个电饭煲,用来做饭。

新鲜的肉带了一点,蔬菜和饮用水,还有日用品,例如纸巾之类的,也不能少。

要不然上大号了怎么办,总不能学三哥,用五姑娘吧。

当然,装鱼用的筐子也少不了,准备了很多。

之前钱爱甫介绍过,爱甫号上,前甲板下面是燃油舱,也就是油箱。

鱼舱位于后甲板和脚底下,被他改成了一半活水,一半冷冻。

由于没有海水制冰机,所以骆羽他们的冰需要自己制,或者是购买。

家里的一台制冰机显然无法快速满足一次出海冰的需求,幸好骆羽他们有准备,早就备好了冰在冷柜里面,只需要用五菱宏光再开两趟就行。

五菱宏光后面的水箱,在这两天已经被骆羽拆了,也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所以这车后面运东西量就挺大,要不然,两趟无论如何都跑不完。

除此之外,还有昨天就买来的活饵,直接放到船后甲板的活饵仓。

活饵用的是最常见的海白虾,个头都不错。

半个多小时后,一切都准备就绪,骆羽和卢萌开着爱甫号就出发了。

驾驶员是卢萌,骆羽则坐在她身旁,看着她驾驶。

虽然才正式上手了两天,但骆羽和卢萌已经看起来挺老道了。

一来是年轻脑子灵活,二来他们对此兴趣极大,也肯上心,进境自然就十分神速。

爱甫号是三类海钓船,按规定的航区就是沿海航区,即离岸不超过20海里的海域。

之前钱爱甫和骆羽他们说过钓点,但这对于骆羽来说,用处不大,他们的船开到哪里,哪里就是钓点。

卢萌把船开出来,到了大方村外面海域,大概七八海里左右,下锚。

他们也不用鱼探,管他水里有没有鱼,先撸几把再说。

骆羽先拿出鬼王金,变成铁板竿形态,开始投竿钓鱼。

有了全形态诱钓范围内扩大到一百米,效果相当的好。

之前路亚的时候只有十米,现在直接一百米,翻了十倍,但凡以鱼饵为中心,半径五十米范围之内的目标鱼,都会被骆羽和卢萌钓获,说是钓鱼神器也不为过。

卢萌则是拿出骆羽买的那支铁板竿,来到船头甲板和骆羽相反的一侧,开始抛竿钓鱼。

今天的目标鱼种主要是鲈鱼,然后搭配了黄鳍鲷,潞城附近的海域鲈鱼最多,黄鳍鲷数量也不少。

“哥,我们带的海白虾一点都用不上啊。”卢萌道:“黄鳍鲷和鲈鱼,全程拟饵就行了吧。”

“那还不是为了掩人耳目啊。”骆羽笑着说,“一会儿中午,咱们做盐水海白虾吃。”

“我中鱼了。”

刚下竿才十来秒,就有鱼来咬口。

卢萌已经知道骆羽的秘密,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飞鱼。

只要中鱼,不管是鲈鱼,还是黄鳍鲷,他都迅速拉回来,直接飞。

速度那叫一个快,简直是分秒必争的状态。

一个上午钓下来,他们的船就挪了一次,剩下的时间都在钓鱼。

鱼在前甲板上到处乱跳,也没功夫去管它们,钓上个把小时,就拿筐子捡起来,整齐码放好,放到后面的冷冻舱里保鲜。

钓起来的以鲈鱼居多,黄鳍鲷相对较少大概占据了三成左右。

偶尔有那么一两条别的鱼咬钩,就在刚才卢萌就钓起来一条底栖的大海鳗,也不知道是怎么咬的口,有点莫名其妙啊。

不过这条海鳗不算小,最起码两斤以上了。

骆羽连忙打了点水,养在筐子里。

除此之外,居然还钓到了一条金鼓鱼,又称花金鼓,重最起码五斤往上,被骆羽直接硬飞起来的。

不愧是“我在哪里,哪里就是钓点”,一上午的鱼钓下来,两人一共钓了四百来斤,大概五百斤鱼不到。

后面的冷冻舱里,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不少筐了。

又钓了半个多小时,等时间来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卢萌放下钓竿,收拾完甲板上的鱼,开始煮饭。

先插上一电饭锅的饭,船上有发电机,电够用的很。

然后煮了一个盐水海白虾,炒了个肉丝芹菜,清炒生菜,还特别杀了条新鲜的黄鳍鲷,做了个清蒸。

两个人四个菜,等菜全部熟透可以吃饭,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期间骆羽又钓起来几十斤鱼,用筐子装起来,放进后面的冷冻舱。

冷冻舱还挺大的,放了五百来斤鱼,还没放满,最少还能放一百多斤。

吃过饭,把餐具洗干净,继续开始钓鱼。

下午就钓了一个多小时,甲板上开始堆货,冷冻舱已经放不下了。

这样不行,放在甲板上,时间一长容易坏,只能在又钓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起锚返航。

来回三十海里左右的路程,一直用的是经济航速巡航,油耗省一点。

这就叫该花的地方就花,该省的地方就省,毕竟节省下来的都是自己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嘛。

赵伟和郑倩倩已经接到了通知,在码头那边等着了。

大方村这边的码头,一般不卸货,绝大多数渔船都是捕完鱼后,先直接拉到水产码头卖掉,再开船回来。

像骆羽他们这样,在码头卸货的,实在是少数。

所以,竟然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随着一筐筐鱼获的下船,整个码头炸了。

“这尼玛是海钓的?一天钓大几百斤?”

“劳资一条船,几个人一起钓,也钓不到这么多啊。”

“玛德,这是海里的鱼排队上钩的吧?”

“我放刺网放流网放两天,都没这个量。”

于是乎,外地来的两个年轻人,一次钓了好几百斤鱼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在整个大方村不胫而走,连隔壁的小方村也传开了。

看别人发财,自己就眼红。这是很多人固有的思维,大方村的渔民也逃不脱这个怪圈子。

何况骆羽他们还是外地人,只不过在这里租了房子而已。

相当一部分村民,在背地里诅咒骆羽他们,甚至连租房子的老头,也成为了他们诅咒的对象。

他们甚至等不到明天,就有几个挑头的,嚷嚷着去了村委。

几个人全部进了村支书的办公室,闹哄哄的,好像自己吃了骆羽非常大的亏。

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大方村外面的海域都是村子里的渔民在作业。

骤然跑来几个年轻人,一次钓这么多鱼,明显是侵犯了本村渔民的利益,他们要求村委立刻通知骆羽他们四人,不得在大方村外面的海域进行钓鱼作业。

要钓鱼的话,就去别的海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