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55章 象牙塔里的破晓之光

1992年8月16日,清华园的梧桐叶在夏风中沙沙作响,新生报到处排起的长队蜿蜒如河。人群中,背着补丁书包、穿着洗得发白蓝布衫的赵小满攥着录取通知书,望着校门上方的鎏金大字,掌心沁出的汗将纸张边缘洇得发皱。他不会想到,此刻口袋里那张星宁工作室的宣传单,将彻底改写他的命运。

\"同学,要了解勤工俭学机会吗?\"陈昊抱着一摞资料穿梭在新生中,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星宁文化公司提供商业实践岗位,时薪比普通家教高三倍!\"赵小满接过传单的瞬间,\"月入过万\"四个字像磁石般吸住了他的目光——这对每个月靠家里寄来20元生活费的他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当天下午,赵小满跟着其他新生踏入星宁工作室北京分店。玻璃幕墙折射着耀眼的阳光,室内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与外语交谈声让他瞬间屏住呼吸。沈知意正在给团队讲解市场分析报告,瞥见门口局促的少年们,立刻笑着迎上来:\"欢迎加入!在这里,学历和出身都不是门槛,只有敢拼的人才能抓住机会。\"

培训室里,二十多个来自乡村、乡镇的新生围坐在一起。沈知意将泛黄的笔记本电脑转向众人,屏幕上跳动的财务报表化作生动的案例:\"就像这位同学老家的山核桃,传统贩卖每斤利润不过几毛钱,但如果通过品牌包装、电商预售,利润能翻十倍。\"她的目光扫过人群中眼睛发亮的女孩周小燕——那姑娘在报名表上写着\"想给奶奶攒手术费\"。

实践来得比想象中更快。赵小满被分配到数据分析组,陈昊手把手教他用简易程序统计商品销量。起初,他连Excel的基本公式都搞不懂,手指僵硬地敲击键盘,汗滴落在显示屏上。但深夜的工作室永远亮着灯,当他第无数次核对完数据,抬头看见沈知意还在批改商业策划案,突然觉得那些晦涩的知识不再可怕。

周小燕则加入了文创设计组。沈舒带着她走访潘家园旧货市场,教她从青铜器纹饰中提取设计灵感。\"记住,传统不是束缚,是宝藏。\"沈舒将刻刀塞进她手中,\"试试把你们苗绣的图腾,变成书签上的花纹。\"当周小燕设计的\"苗乡记忆\"系列书签在分店首月卖出三千份时,她摸着存折上的数字,躲在仓库角落哭出了声。

三个月过去,秋风染黄了银杏叶。赵小满颤抖着手指查询工资账户——12.7万元的数字让他眼前发黑。他第一时间给家里汇去5万,附言栏写着\"盖新房用\";剩下的钱,他买了全套专业书籍,还报名了英语培训班。周小燕则带着攒下的15万回到贵州,不仅支付了奶奶的手术费,还在村里办起刺绣合作社,用在工作室学到的电商知识将苗绣销往全国。

这些故事像蒲公英的种子,乘着秋风传遍校园。越来越多寒门学子涌入星宁工作室,有人帮家乡的板栗设计礼盒,有人用编程知识优化乡镇企业的生产流程。沈知意特意设立\"星火助学金\",将部分利润投入乡村教育。当她收到云南山区小学寄来的感谢信,看着信纸上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长大了也要像沈姐姐一样\",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在破旧阁楼里自学的夜晚。

1992年的这个深秋,清华园的路灯下,总能看见抱着电脑、讨论商业方案的年轻身影。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操着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却共享着同一份炽热的梦想。星宁工作室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满天星辰,而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无数命运的齿轮正在悄然转动,为象牙塔外的广阔世界,点燃一盏盏破晓的明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