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91章 双城并行的成长轨迹

1999年12月13日,杭城的冬雨依旧淅淅沥沥。沈知意坐在星宁集团总部的总裁办公室里,握着电话听筒,目光望向窗外被雨雾笼罩的钱塘江。听筒里传来宿华略显拘谨的声音:“沈总,我……我刚收到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恭喜你,”沈知意唇角扬起欣慰的弧度,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不过我打电话,是想和你聊另一件事。”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兄长般的关切,“星宁愿意为你提供一个特殊的工作机会——边在浙大求学,边参与我们的短视频项目研发。”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后,宿华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真的可以吗?我……我还担心学业和项目会冲突。”

“知识和实践从来不是对立的。”沈知意翻开案头的项目计划书,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与短视频相关的技术难点,“星宁旗下有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算法优化、服务器架构和用户交互设计。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在公司将理论转化为产品——这对你未来的发展,远比单纯闭门造车更有价值。”

挂断电话后,沈知意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会议室的白板上,陈昊用红笔圈出关键节点:“传输协议的优化需要结合浙大计算机系的科研成果,宿华正好可以做桥梁。”沈宁则调出星宁金融的数据分析模型:“用户行为预测这一块,他在学校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能派上大用场。”沈舒突然举起数位板,上面是她连夜设计的短视频滤镜草图:“我把这些特效模板化,让他带去学校当实践课题!”

三天后,宿华背着褪色的帆布包,站在星宁集团大厦前。他仰头望着80层的玻璃幕墙,掌心的工牌还带着温度,上面印着“短视频项目组核心成员”。在入职培训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星宁铁三角”——沈知意的战略眼光、沈宁的技术深度、沈舒的创意灵感,让他震撼不已。

“这是目前的技术难点。”沈宁将一摞资料推到他面前,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代码,“视频压缩算法要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将传输效率提升三倍。你在学校主攻计算机图形学,正好可以从理论层面突破。”宿华立刻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

而在浙大校园,宿华的生活也悄然改变。课堂上,他不再是单纯记笔记的学生,而是带着实际问题向教授请教。“王老师,”他举着星宁提供的边缘计算案例,“这种分布式存储架构,在学术理论上是否有更优解?”教授推了推眼镜,饶有兴致地和他讨论到深夜。

课余时间,宿华泡在星宁的杭州分部。沈舒带着他参观数字艺术实验室,手把手教他如何将敦煌壁画的色彩原理转化为滤镜参数;陈昊则带他钻进机房,讲解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策略。有次为了测试新算法,他和团队连续通宵三天,饿了就啃一口沈舒送来的定胜糕。

1999年的最后一个月,星宁集团捷报频传。金融板块推出基于AI的智能理财顾问,股票市值再创新高;7499游戏平台上线首款跨平台手游,注册用户突破千万。而宿华参与研发的短视频项目,也迎来了里程碑——第一版demo在浙大校园内部测试,学生们用它记录社团活动、课堂趣事,甚至有人剪辑出了武侠风的短剧。

“沈总,用户留存率超出预期!”宿华举着数据报表冲进沈知意的办公室,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沈知意看着报表上的曲线,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好的产品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人性的洞察。”她指向窗外,杭城的灯火在雨幕中明明灭灭,“就像这些万家灯火,每个光点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故事被看见。”

深夜,宿华独自坐在实验室。窗外飘起了零星的雪花,他打开电脑,继续优化滤镜算法。代码框里,一行行指令逐渐勾勒出未来的轮廓。他想起沈知意的话,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创造的,或许是一个足以改变时代的产品。而这条边学习边实践的道路,不仅让他快速成长,更让他触摸到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温度。

1999年的尾声,在星宁集团与浙大校园的双城轨迹中,宿华的人生悄然转舵。他带着湘西少年的倔强与星宁赋予的资源,在技术与创意的浪潮中,向着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坚定地迈出每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