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243章 归乡之路:跨越繁华与质朴的财富回响

2015年5月2日清晨,港城还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陈博已经将最后一箱星宁公司发放的有机食品搬进银色SUV的后备箱。这些贴着量子溯源标签的土猪肉、有机大米和星芒槟榔,承载着公司的关怀,也寄托着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作为星宁金融公司的中层主管,他年薪加奖金能达到110万港币,但在港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成本高昂,连日常购买水果都要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

“陈主管,这么早就出发啊!”保安大叔笑着打招呼,“一路顺风,替我们向家乡人问好!”

陈博系好安全带,发动车子,车载量子导航自动规划出最优路线。驶出停车场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眼星宁金融大厦,玻璃幕墙上“星宁与你,共赴未来”的标语在晨光中闪烁。三年前,他从阿广的小县城来到港城,凭借着在星宁孵化园区学到的金融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车子驶上跨海大桥,陈博的思绪飘回了家乡。父母在阿广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供他读完大学。记得第一次拿到工资时,他给家里汇了五万块,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儿子,你在外面别太节省,港城消费高。”可只有他知道,为了攒钱,自己曾连续三个月吃泡面。

中午时分,车子驶入服务区。陈博刚停好车,就看到几个穿着星宁工作服的同事。“陈哥,这么巧!”年轻的业务员小王跑过来,“我们也打算回家给爸妈带点礼物。”说着,他打开后备箱,里面堆满了星宁定制的智能小家电和有机食品。

“是啊,在港城买什么都贵,还是回家买实惠。”陈博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包星芒槟榔分给大家,“尝尝这个,公司新出的口味,我爸就好这口。”

下午三点,陈博终于回到阿广县城。熟悉的街道、嘈杂的菜市场、骑着电动车穿梭的人群,一切都让他感到亲切。车子刚停在杂货店门口,母亲就从店里冲了出来:“阿博!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想给您个惊喜!”陈博打开后备箱,“妈,看看我给您带了什么。”母亲看着一箱箱有机食品,眼眶红了:“这得多贵啊!你在港城挣钱不容易,别乱花钱。”

“妈,您就放心吧。”陈博挽着母亲的胳膊走进店里,“现在我年薪有110万,这些都是公司发的福利。”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智能血压仪,“这个能实时监测您和爸的血压,数据还能同步到我手机上。”

邻居们听说陈博回来了,纷纷围过来打招呼。“阿博现在可出息了,在港城做大老板!”“听说星宁公司可厉害,连李嘉诚都和他们合作。”夸赞声中,陈博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公司培养得好,对了,我这次回来,想帮家乡做点事。”

原来,陈博在星宁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沈知意倡导的“反哺社会”理念。他打算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县城建立一个小型创业孵化中心,帮助年轻人对接星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现在电商、直播带货这么火,咱们家乡的特产也能卖出去。”陈博在饭桌上和父母商量,“我已经联系了几个星宁的同事,他们愿意来给大家培训。”

父亲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儿子,这是好事!你从小就懂事,现在有能力了,就该多帮帮乡亲们。”

接下来的几天,陈博马不停蹄地走访县商务局、联系场地。当他说出“星宁”两个字时,原本对创业孵化中心持怀疑态度的领导们立刻重视起来。“星宁可是全球知名的企业,如果能和他们合作,对我们县的发展是个难得的机会!”县商务局局长握着陈博的手说。

假期很快结束,临走前,陈博站在自家杂货店门口,看着新挂起的“星宁乡村创业孵化中心筹备处”的牌子,心中充满期待。车子启动的那一刻,母亲追着车跑了好远,大声喊道:“儿子,在外面照顾好自己!”

返程的路上,陈博打开车载音乐,播放着家乡的民谣。他知道,这次归乡不仅是一次探亲之旅,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星宁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就像一颗种子,即将在家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希望之花。而他,也将继续在港城的星宁大厦里奋斗,用自己的努力,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