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246章 梦想集结号:科技工地上的青春力量

2015年5月22日,港城九龙城寨旧址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沉寂。随着第一台量子级打桩机精准落下,星宁集团的智能建筑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施工现场的巨型全息屏实时播放着工程进度,三维建模图上,未来的智能社区已初现雏形。

\"沈总,首批施工设备已全部就位!\"项目经理通过量子通讯器汇报,\"但现在还有300个岗位缺口,尤其是懂智能建造系统的工程师......\"

沈知意站在工地指挥塔上,俯瞰着忙碌的现场。智能运输机器人正沿着磁悬浮轨道有序运送建材,AI测绘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扫描。她打开手机,调出星宁建筑学院的毕业生名单,目光锁定在\"杭城-阿宁\"区域:\"通知学院,启动'筑梦计划',优先录取杭城周边的应届毕业生。\"

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杭城各大高校。在星宁建筑学院的公告栏前,一群刚毕业的学生围着招聘海报激动地讨论。\"六个月建成42层智能公寓?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建筑系的林晓雯推了推眼镜,\"而且听说工地上都是最先进的量子建造设备!\"

\"关键是还有岗前培训!\"同班的张浩兴奋地说,\"我表哥在星宁工作,他说这种机会比读博士还难得!\"

很快,一辆辆大巴车载着满怀憧憬的年轻人驶向港城。在工地旁的临时培训中心,智能教学系统早已启动。学生们戴上VR眼镜,瞬间\"置身\"于虚拟建造现场:机械臂如何精准拼接建筑模块、量子传感器怎样监测施工安全、AI系统如何优化工序......每个环节都通过沉浸式教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学们,看好了。\"培训师操作着模拟面板,\"当这个红色预警灯亮起,说明建筑材料的应力值超标。我们要在30秒内......\"话音未落,来自阿宁的毕业生陈默突然举手:\"老师,能不能通过调整量子胶水的配比,在不更换材料的情况下增强结构强度?\"

培训师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很好!星宁的实验室正在研究相关课题,你愿意加入攻坚小组吗?\"

与此同时,工地上的普通工人培训也在紧张进行。来自北方的农民工老周握着智能施工平板,有些发怵:\"这玩意儿比锄头难多了!\"但在AI教练的耐心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通过平板控制建筑机器人的方法。\"以前砌墙全靠经验,\"老周感慨道,\"现在机器人比我手还稳!\"

沈知意时常抽空来到培训中心。这天,她注意到角落里一个沉默的女孩,正反复观看智能排水系统的教学视频。\"怎么不试试实操?\"沈知意走过去问道。

女孩有些局促:\"我......我怕操作不好。我是学环境工程的,没想到会接触到这么前沿的建筑技术。\"

\"正是因为前沿,才需要你们带来新想法。\"沈知意鼓励道,\"你对排水系统这么感兴趣,要不要参与我们的'海绵社区'项目?让雨水在社区内循环利用。\"

女孩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我在学校做过相关课题研究!\"

六个月的建设周期紧张而有序。工地上,年轻人的活力与科技的精密完美融合。智能建造系统将原本需要两年的工期压缩到极致,每块预制构件都刻着建造者的名字——这是星宁的独特设计,让每个参与者都能见证自己的作品拔地而起。

2015年11月22日,当最后一块玻璃幕墙安装完毕,整个港城都为之惊叹。42层的智能公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量子感应窗随着光线自动调节透明度;别墅区的生态花园里,智能灌溉系统将雨水精准分配到每一株植物。

在竣工仪式上,沈知意看着台下的建设者们,其中许多是曾经迷茫的应届毕业生和普通工人。\"你们不仅建造了建筑,更建造了未来。\"她的声音通过量子扩音系统传遍全场,\"从杭城到港城,科技让梦想有了落脚的地方。\"

而此时,在杭城和阿宁,更多年轻人正收拾行囊,他们知道,星宁的工地上,还有无数个改变世界的机会,在等待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