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330章 变革叩门:传统巨头的破局之盼

2017年11月17日清晨,星宁商学院的智能大门外排起长龙。劳斯莱斯、宾利等顶级豪车与贴着“某某建材厂”字样的面包车并肩停在量子停车场,身着高定西装的地产大亨与工装沾满油渍的工厂主们,在AI迎宾机器人的引导下鱼贯而入。智能安保系统快速扫描人群,识别出近百位资产过亿的企业主,其中不乏连续十年登上胡润百富榜的传统行业巨头。

“张总,您也来了?”沪市某地产集团董事长张强刚下车,便被同行认出。他望着商学院大楼外立面流转的全息广告——湘城贫民窟变身智慧新城的震撼画面,苦笑摇头:“再不来,怕是要被时代淘汰了。上个月刚拆了三栋滞销的别墅,钢筋水泥堆在仓库里生锈。”周围人纷纷点头,叹息声中夹杂着对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的讨论。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纺织厂老板王建国格外显眼。他攥着皱巴巴的课程表,手指在“智能制造业转型”“AI设计与柔性生产”等字样上反复摩挲。三个月前,他的工厂因无法承接小批量定制订单,痛失欧美客户,如今库房积压的百万米布料成了烫手山芋。“沈总的书我读了七遍,”他对身旁的年轻人说,“但纸上谈兵终究不行,这次来就是想亲眼看看星宁怎么把科技塞进纺织机里。”

商学院大厅内,智能导览屏自动切换成访客专属界面。当传统企业主们靠近,屏幕立即弹出“地产数字化转型方案”“制造业AI升级路径”等定制化内容。机械臂递上的电子手册里,不仅有课程介绍,还嵌入了湘城老旧厂房改造、安溪陶瓷产业智能化的实时数据。“您的企业属于高能耗型,建议重点关注绿色建筑课程。”AI客服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惊得一位钢铁厂老板摘下墨镜。

在“传统产业突围”主题论坛现场,全息讲台突然亮起。沈知意的虚拟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智能投影系统精准还原她西装革履的模样:“各位手里握着土地、设备和工人,却为何焦虑?因为你们缺的不是资源,而是重新定义行业的思维。”话音未落,大屏幕切换成安溪茶厂的改造前后对比——曾经人工炒制的作坊,如今变成机械臂精准控温、区块链溯源的智能车间。

台下,某老牌家电厂老板李卫东坐直了身子。他的企业因拒绝智能化改造,市场份额被小米等新兴品牌蚕食过半。此刻,他盯着屏幕上星宁研发的“家电AI大脑”,手指在智能会议桌上快速记录:用户通过语音就能定制冰箱内部格局,空调能根据家庭碳排放自动调节功率……“这哪是家电,分明是会思考的生活管家!”他喃喃自语。

更震撼的展示在智能实验室。机械臂正在组装一台“万能制造机”,它能通过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将普通金属转化为精密零件。一位五金厂老板凑近观察,发现设备竟能根据材料特性自动调整工艺参数。“这效率是我们的十倍!”他掏出手机拍摄视频,“要是早引进这种设备,去年的订单也不会丢。”

午休时分,中央智能厨房迎来特殊“顾客”。某连锁餐饮集团的高管们围着中端厨房的智能炒锅研究:机械臂如何在20秒内炒出百份口味一致的宫保鸡丁。“传统厨师培养周期长、成本高,”集团研发总监若有所思,“或许我们该试试无人厨房。”而在高端区,分子料理设备制作的“茶叶泡沫”让安溪茶商们眼前一亮,他们立刻向工作人员索要技术合作资料。

课程结束后,商学院的创业加速中心挤满了洽谈的人群。智能路演厅内,某建材企业主正在展示“自修复混凝土”项目,AI投资顾问当场给出千万级融资建议;3d打印车间里,几位家具厂老板围着定制化家具模型讨论合作;公益基金办公室门口,一位地产大亨主动提出捐赠,希望用于贫困地区的智能校舍建设。

暮色降临,企业家们带着沉甸甸的资料离开。张强站在商学院门口,抬头望着“知识改变未来”的全息标语,拨通了集团高管的电话:“取消明年的两栋写字楼项目,我们转型做智慧社区。对,就用星宁的技术!”远处,他的劳斯莱斯自动驾驶系统已规划好路线,车载屏幕上推送着最新的智能建筑行业报告。

这一天,星宁商学院的服务器记录下378份合作意向书、126个技术需求清单。当沈知意查看这些数据时,智能手表弹出消息:已有三家传统企业股票因宣布智能化转型涨停。“真正的变革才刚开始。”她对沈宁说,窗外,杭城的夜空中,无人机群正在拼出“破局者胜”的字样,照亮了无数传统企业主探索未来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