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363章 颠覆规则的职场新范式

2018年8月13日清晨,星宁集团大厦60层的财务部门一片繁忙景象。身着统一职业装的财务人员在智能办公系统前有条不紊地操作着,随着键盘的敲击声,一笔笔十万元的工资奖金陆续打入员工与主播们的账户。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大厦各处响起阵阵欢呼,无论是坐在直播间调试设备的主播,还是在创意部头脑风暴的策划人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喜悦点燃。

“这个月的奖金居然比预期还多!”游戏主播阿凯盯着手机银行的数字,兴奋地在工作群里晒出截图,“在星宁干一个月,抵得上我以前在小公司半年!”美食主播林悦则在朋友圈分享喜悦:“十万奖金到账!准备用这笔钱升级我的直播厨房设备,给大家带来更惊艳的美食内容!”

而在大厦正门,一块巨型LEd屏幕格外引人注目。滚动播放的不仅是公司的业务动态,更以醒目的红色大字标注着工作制度:“朝九晚五,午休1.5小时,严禁加班!违规者将面临高额罚款,屡犯者予以开除。”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拍照,社交平台上#星宁反加班宣言#的话题迅速发酵,阅读量短短几小时便突破2亿。

“这也太离谱了吧?还有公司主动禁止加班?”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在论坛上发帖吐槽,“我们这儿996是常态,半夜收到工作消息都得立刻回复,人和人的职场差距比人和狗都大。”一位传统企业的员工跟帖感慨:“星宁连年龄限制都没有,60岁身体好就能工作?反观我们公司,35岁就开始裁员,简直是把员工当一次性用品。”

在星宁集团的总裁办公室里,沈知意正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查看各部门的工作状态。屏幕上,直播间的主播们高效完成当日内容创作后,开始自由安排学习或休闲时间;策划团队在完成项目方案后,聚在休息区品尝着自动咖啡机制作的现磨咖啡,讨论着行业新趋势。

“沈总,不少企业派人来打听我们的管理制度了。”助理递来一叠访客申请,“甚至有猎头公司想高薪挖我们的hR,想破解‘不加班还能高效运转’的秘密。”沈知意轻轻摇头,调出公司内部的AI管理系统数据:“告诉他们,秘密就在这里。我们用智能算法优化工作流程,把重复性劳动交给机器人,员工只专注核心创意与决策,自然不需要加班。”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星宁文媒,智能剪辑机器人能在10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人工3小时的视频处理;AI数据分析系统实时追踪用户喜好,为主播精准推荐内容方向;就连财务报销、合同审批等琐事,都由区块链技术实现自动化处理。员工们不再被无意义的加班消耗精力,创造力反而呈指数级增长。

更令人惊叹的是星宁的用人理念。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沈知意力排众议,破格录用了一位58岁的资深媒体人。“年龄从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她在会议上展示这位老员工的策划案,“他提出的‘怀旧主题直播季’方案,能精准击中中老年用户市场,这是年轻团队难以企及的视角。”

随着星宁的“反加班”制度与无年龄限制的用人策略持续发酵,整个职场生态都受到了冲击。求职者们将星宁视为理想的“乌托邦”,招聘网站上星宁的职位投递量比上月激增400%;竞争对手们则陷入两难,部分企业尝试效仿却因缺乏技术支持和管理体系,反而导致效率暴跌;而社会舆论也掀起了关于“职场价值”的大讨论,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工作究竟是为了无意义的消耗,还是为了实现真正的价值?

夜幕降临,星宁集团大厦准时熄灭了大部分灯光。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杭城的霓虹与星宁大厦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她知道,这场关于职场规则的颠覆才刚刚开始,而星宁将继续以开拓者的姿态,重新定义未来的工作方式——在这里,没有年龄的枷锁,没有加班的压迫,只有对人才的尊重,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与工作平衡的坚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