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9章 驶向未来的星辉之路

1992年2月10日,杭城的早春带着料峭寒意,沈知意站在星宁工作室新落成的20层写字楼顶层,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街道。玻璃幕墙外,朝阳为这座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镀上一层金色,\"星宁文化公司\"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股票市值稳定在2.8亿的消息,早已通过bb机传遍了杭城商界。

\"阿宁、小舒,\"沈知意转身看向两个妹妹,目光中既有不舍又充满信任,\"以后工作室就交给你们了。\"十四岁的沈宁推了推黑框眼镜,手中的平板电脑已经调出了最新的财务报表:\"姐放心,我重新优化了分店管理系统,六个城市的账目都能实时监控。\"十二岁的沈舒则晃了晃手里的设计稿,马尾辫随着动作轻快地摆动:\"我设计了新的公司VI,银杏叶logo要做成动态的!\"

苏睛抱着一摞文件匆匆赶来,眼角带着笑意:\"知意,你交代的三年写字楼租金已经办妥。对了,陈昊和林悦正在地下车库等着,说要给咱们一个惊喜。\"

当沈知意和苏睛来到车库时,一辆崭新的宝马轿车停在中央,车身在灯光下泛着锃亮的光泽。陈昊得意地晃了晃车钥匙:\"怎么样?这可是我们用工作室分红买的!以后咱们就开着它去北京上学!\"林悦则打开后备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印有星宁logo的行李箱,还有沈舒为每个人准备的手绘地图。

启程那日,沈家老宅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父母红着眼眶为沈知意整理衣领,姑姑沈雅婷特意从深圳飞来,塞给她一张黑卡:\"在外面缺什么尽管说。\"二叔和婶婶也通过越洋电话叮嘱再三,背景音里还传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嘈杂声。

宝马轿车缓缓驶出杭城,车载收音机播放着改革开放的新闻。沈知意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映出三个伙伴兴奋的笑脸。苏睛翻看着商业杂志,突然指着一则报道惊呼:\"知意,湘城的王震叔公司上市了,他在采访里特别感谢星宁工作室!\"

沿途经过的城市,星宁工作室的分店成了他们的补给站。在衢州分部,林薇带着团队送来亲手制作的衢州烤饼;在湘城分店,阿杰早已准备好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每到一处,都有曾经的小员工跑来相见,讲述着各自的创业故事。

\"姐,你看!\"当车驶入长江大桥时,沈舒突然指着远处。夕阳下,一座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江畔,上面印着星宁文化公司的宣传语,还有沈舒设计的银杏叶图案。这一刻,沈知意突然意识到,星宁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工作室,而是成了许多人改变命运的起点。

七天后,宝马轿车终于驶入北京。当清北的校门出现在眼前时,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沈知意熄灭引擎,转身对伙伴们说:\"这里是新的战场。但无论走到哪里,星宁都是我们的底气。\"

此后的日子里,这辆宝马车成了清北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不仅载着四个人往返于图书馆和教室,更见证了他们在学业与创业间的探索。沈知意将星宁的商业思维融入计算机研究,开发出了第一款商业数据分析软件;苏睛在北大课堂上提出的\"文化与商业融合\"理论,灵感正来源于星宁文创项目的实践。

而在杭城,沈宁和沈舒将星宁文化公司带上了新的高度。她们推出的\"青少年创业扶持计划\",帮助更多像当年的她们一样的孩子实现梦想;开发的线上教育平台,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惠及无数偏远地区的学生。

1992年的这个春天,一辆宝马车,四个追梦人,从江南水乡驶向首都北京。他们带着星宁的星辉,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而那辆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汽车,也将继续行驶在未来的道路上,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