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51章 餐桌上的商机与知识盛宴

1992年2月18日,北京的正午阳光穿透食堂的玻璃窗,在餐桌上洒下斑驳光影。沈知意与苏睛、陈昊、林悦围坐在清华园食堂角落,不锈钢餐盘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宫保鸡丁。四周不时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这群开着宝马入学的学生,早已成为校园里的焦点。

“知意,听说你要在学校附近开星宁工作室分店?”陈昊咬了口饺子,眼睛亮晶晶地问道。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满是期待。

沈知意笑着放下筷子,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本厚重的书籍,整齐地摆在桌上:“先别急,咱们边吃边聊。这几本书,我觉得对大家会有帮助。”她指了指最上面那本烫金封面的《管理学原理》,“这本书系统梳理了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无论是创业还是未来进入职场,都能从中找到灵感。”

接着,她拿起一本略显破旧的《梦的解析》,书页间夹着各色便签:“心理学看似和商业无关,但其实大有用处。了解消费者心理,才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就像我们工作室设计文创产品时,就会运用到很多心理学知识。”

林悦饶有兴致地拿起一本德文书籍,封面上印着《资本论》的字样:“这本是马克思的着作,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剖析社会运作,能帮我们建立更宏观的商业视野。”

苏睛翻看着一本英文原版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惊叹道:“没想到计算机书籍也在推荐之列!”沈知意点点头:“科技是未来商业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工作室正在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就离不开这些知识。”

说完书籍,沈知意擦了擦嘴角,眼神变得郑重:“言归正传,我确实计划在北京开星宁工作室分店。这里是全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有最前沿的思想碰撞,也有最丰富的人才资源。”她从包里取出一叠设计图,摊开在餐桌上——那是分店的初步规划,现代化的办公区域、配备最新电脑的工作室,还有温馨的学习交流区。

“加入分店,不仅有工资和奖金,还能参与分红。”沈知意环视一圈,目光坚定,“更重要的是,这里将成为大家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平台。你们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真实的商业项目中。”

“我第一个报名!”陈昊迫不及待地说道,“我早就想把在计算机系学到的算法,应用到数据分析项目里了!”林悦也跟着点头:“我可以负责文创设计,把北京的文化元素融入产品!”

苏睛则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北大和清华的资源,开展一些跨校合作项目。比如组织学术研讨会,邀请商界精英来分享经验。”

沈知意笑着点头:“苏睛这个想法很好!我还计划设立‘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为有创意的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加入分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会面临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需要极强的时间管理能力。”

这时,邻桌几个学生凑了过来,其中一个女生怯生生地问:“我对商业很感兴趣,但没有经验,可以加入吗?”沈知意站起身,微笑着说:“当然可以!星宁工作室向来重视培养新人。我们会有系统的培训课程,从基础技能到商业思维,都会倾囊相授。”

午餐结束后,沈知意的联系方式被要走了一大串。她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心中充满期待。回到宿舍,她立刻给沈宁和沈舒发去传真,详细说明了北京分店的计划。沈宁很快回电,兴奋地说:“姐,我已经开始设计分店的管理系统了!保证让所有数据一目了然!”沈舒则在电话那头喊道:“我马上设计分店的专属logo,这次要把清华和北大的元素都加进去!”

1992年的这个春天,一场关于知识与商业的风暴,正在清北校园悄然酝酿。从食堂餐桌上的几本书籍开始,沈知意和她的伙伴们,即将在北京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书写新的传奇篇章。而星宁工作室的分店,也将成为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迈向商业世界的第一级台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