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27章 千里驰援:科技治水与时代机遇的交汇

2019年4月27日清晨,杭城星宁集团总部大厦的地下停车场,量子感应灯随着沈知意的脚步次第亮起。她坐进定制版奥迪A9,车载系统立即启动自动驾驶模式,全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展开前往京城的路线图。“预计行驶49小时,途经8个量子加油站,是否启用能源最优方案?”AI助手的声音响起。沈知意轻点中控屏:“启动。顺便联系京城水利局,告知我三日后抵达。”

车辆驶出地下车库,驶入杭甬高速。当途经星达物流港时,数十辆奔驰重型卡车正鱼贯而出,车身喷涂的“星达全球物流”字样在阳光下闪耀。沈知意的车载系统自动识别出车队,屏幕上弹出司机信息——为首的正是去年从传统车队跳槽的老张,如今他的年收入已突破百万,刚刚购置了星宁集团开发的智能别墅。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沈知意望着后视镜中远去的车队喃喃自语。此时,车辆驶入量子车道,车速瞬间提升至300公里\/小时,道路两旁的景色化作流光。车内,智能按摩座椅根据她的心率调节按摩力度,机械臂递来一杯温热的龙井茶。

长途跋涉中,沈知意并未闲着。她通过量子通讯系统召开跨国会议,与德国的科研团队讨论海水淡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全息投影中,一座巨型海水淡化智能厂的3d模型徐徐展开:利用量子蒸馏技术,每天可处理海水100万吨;反渗透膜采用纳米级石墨烯材料,能耗降低60%。“如果能在北方沿海建成这样的工厂,再通过量子管道输水……”她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勾勒出输水网络,“整个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将迎刃而解。”

49小时的行程里,沈知意八次停靠量子加油站。这些建在荒漠、山区的能源补给站,实则是星达集团的科研前哨站。每次加油间隙,她都会查看当地的地质数据——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她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锂矿;在河西走廊,强风带的数据让她萌生了建设全球最大量子风力发电场的想法。

当车辆驶入京港澳高速时,沈知意再次遇见了星达的重卡车队。这次她主动摇下车窗,向司机们挥手致意。一位年轻司机认出了她,兴奋地通过车载通讯系统喊道:“沈总!感谢您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沈知意笑着回应:“继续加油,你们也是星达奇迹的创造者。”

三日后,京城的晨曦中,沈知意的奥迪缓缓驶入市政府大院。堂哥沈明远早已在门口等候,他身着笔挺的西装,市长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意,就等你了!”他握着沈知意的手,眼神中满是期待,“北方的缺水问题,只有你能解决。”

在市政府会议室,全息沙盘展示着华北平原的水资源分布。沈明远调出数据:“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量已达警戒线,部分城市可用水量仅能维持三年。”沈知意轻点沙盘,海水淡化智能厂的模型悬浮而起:“我的方案是在渤海湾建三座超级海水淡化厂,通过量子管道将淡水输送到内陆。”她展示着管道设计图,“这种管道采用记忆合金材料,能自动修复裂缝;输水过程中利用量子技术防渗漏、防污染。”

与会专家们发出惊叹。水利部总工指着模型:“但海水淡化成本过高,普通城市根本负担不起。”沈知意微笑着调出财务报表:“星宁集团愿意先期投资800亿,采用bot模式建设。我们的量子技术能将淡化成本降低至传统工艺的1\/3,再通过阶梯水价和政府补贴,完全可行。”

会议结束后,沈明远带沈知意参观京城的智能水务系统。在永定河畔的监测站,量子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水质、水位;AI系统根据数据自动调节闸门开合。“这些技术都是星达提供的,”沈明远感慨道,“自从引入你们的智能系统,京城的供水效率提升了50%。”

夜幕降临,沈知意站在市政府顶楼,俯瞰着灯火辉煌的京城。手机震动,传来星达物流的最新消息:今日运输量突破历史新高,司机平均月收入达到6.8万。她望向远方,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不仅要解决北方的水危机,还要将星达的科技力量,融入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而这场千里之行,不过是星达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又一个起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