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53章 山城蝶变:科技铺就新通途,沃土孕育有机梦

2022年9月26日,暴雨后的山城重庆终于迎来久违的晴空。沈知意站在南山之巅,望着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曾经汹涌的洪水已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江面平静的波光。量子监测屏上,洪水智能处理厂的运行数据归于平稳,两座超级蓄水池宛如城市的“肾脏”,静静储存着备用水源。

“沈总,地方政府希望星宁能深度参与灾后重建。”助理递来文件,“尤其是农业和交通领域。”沈知意点点头,打开手机通讯录,拨通了食品行业巨头陈总的电话:“老陈,山城要建有机蔬菜基地和食品厂区,有没有兴趣合作?这里的地理条件独特,温差大、光照足,种出的蔬菜品质绝对一流。”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正合我意!我刚考察过,这里的高山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过……”陈总的语气转为担忧,“但山城的交通太头疼了,就算有量子导航,那些盘山公路和穿楼轻轨也容易让人迷路。”

沈知意调出山城的3d地图,红色区域标注着交通瓶颈路段:“这正是我想解决的问题。星宁准备投资建设‘量子立体交通网’,用磁悬浮轨道、无人机运输和智能隧道彻底改变现状。”她手指轻点,虚拟画面中,磁悬浮列车在楼宇间穿梭,无人机群组成运输矩阵,智能道路根据车流自动调整车道。

挂断电话后,沈知意立即召集团队开会。在星宁重庆分部的全息会议室里,工程师们展示着有机蔬菜基地的规划方案:“我们计划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建三个智能温室,采用无土栽培和垂直种植技术。”机械臂展开模型,透明的温室中,机械臂自动浇水、施肥,AI系统通过光谱分析调节光照。“这里的紫外线强,种出的蔬菜花青素含量比普通品种高3倍。”

交通方案同样震撼。“量子导航系统将接入城市每一个角落,”技术总监调出演示视频,“连最狭窄的山城小巷都能生成三维路线。同时,我们会在长江和嘉陵江上建设量子悬浮桥,车辆通过时,桥面能根据重量自动调节承重。”

一周后,沈知意再次来到山城。在渝北区的荒地上,机械兵团已开始施工。量子挖掘机轰鸣着平整土地,无人机群在空中搭建临时能源基站。“沈总,有机蔬菜基地预计6个月建成,”项目经理汇报,“食品厂区将配备全球最先进的量子杀菌生产线,从采摘到加工不超过2小时。”

然而,交通建设却遇到了难题。当施工队在南山开凿智能隧道时,遭遇了复杂的地质结构。“岩层太破碎,传统爆破会引发山体滑坡。”工程师焦急地汇报。沈知意立即启动“应急科研小组”,24小时后,解决方案出炉:采用“量子震波破碎技术”,通过高频震动将岩石分解成粉末,再用纳米机器人加固隧道壁。

与此同时,沈知意走访了当地的菜农。在歌乐山的小村庄,70岁的张大爷握着她的手说:“闺女,我们种了一辈子菜,就盼着能卖个好价钱。”沈知意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智能温室:“大爷,以后您不用再挑着菜下山卖了。我们的基地会教您用智能设备,种出的有机蔬菜直接对接全国市场。”

随着项目推进,山城的变化肉眼可见。磁悬浮轨道沿着山脊蜿蜒,穿楼而过的列车不再是奇观,而是日常通勤的便捷工具;无人机配送站在高楼间林立,市民下单后,有机蔬菜半小时内就能送达;曾经泥泞的山路,被改造成智能生态步道,量子路灯根据行人自动亮起。

三个月后,第一座有机蔬菜基地投产。机械臂采摘的高山菠菜、紫色生菜被迅速送往食品厂区,经过量子杀菌和真空包装,贴上“山城臻品”的标签发往全国。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首批产品上线三分钟即售罄,复购率高达90%。

沈知意站在新落成的量子悬浮桥上,看着山城的夜景。霓虹灯下,磁悬浮列车穿梭如流,无人机群在江面投下点点星光,智能温室的灯光在山间闪烁。她的智能终端弹出消息:有机蔬菜基地已带动周边5000户农民就业,食品厂区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而“量子立体交通网”,让山城的物流效率提升了300%。

“这座城,终于不再被山路困住了。”沈知意轻声说。此时,手机响起,陈总发来视频通话,画面里是堆满有机蔬菜的仓库:“小意,这批菜刚到上海,就被抢购一空!下一步,我们可以开发蔬菜深加工产品……”

山城的夜风吹来,带着有机蔬菜的清香。沈知意知道,这场由科技驱动的变革,不仅重塑了城市的交通与产业,更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看到了无限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