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55章 智汇山城:千亿产值的科技孵化奇迹

2022年10月23日,山城的薄雾尚未散尽,沈知意站在长江北岸的荒地上,脚下的量子定位仪闪烁着蓝光,无人机群在空中编织出未来园区的虚拟轮廓。“这里将成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心脏。”她对着随行的官员与企业家们说道,全息投影瞬间展开——十栋摩天写字楼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楼体表面的量子光伏板随光线变换色彩,地下实验室群深入岩层千米。

“沈总,458亿的投资……”某银行行长推了推眼镜,“确定能在一年内回本?”沈知意轻点地面,数据瀑布倾泻而下:“芯片制造区投产后,单月产值预计突破200亿;量子通讯实验室承接的军方订单,利润空间达60%。”她调出AI预测模型,红色曲线一路飙升,“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效应——每1元投资,能撬动7元的上下游经济。”

当天下午,星宁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沈知意特别提出:“我们不仅要建园区,更要孵化本土企业。”她指向规划图中的“创业孵化中心”,机械臂正在演示智能建造设备:“当地包工头可以转型为智能建造承包商,传统建材厂升级为量子材料供应商。星宁提供技术、订单和培训,让所有人共享科技红利。”

施工启动的场景堪称震撼。量子盾构机如巨蟒般钻入地底,每小时掘进30米;3d打印机械兵团排列成百米长阵,将纳米混凝土层层堆叠成写字楼框架;无人机物流网络在空中形成立体运输网,建材从码头到工地的时间缩短至15分钟。某建筑工人戴着AR眼镜惊呼:“这哪是盖楼,分明是在变魔术!”

与此同时,招商工作同步展开。沈知意亲自飞往硅谷,在全息发布会上展示园区的“科研生态系统”:“我们的写字楼配备全球最快的量子网络,地下实验室直通国家粒子对撞中心,企业入驻即可享受税收减免与星宁的技术支持。”话音未落,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当场签约,计划在此设立研发分部。

消息传回山城,本地企业家们坐不住了。曾经做传统建材生意的张老板带着团队找到沈知意:“沈总,我们想转型做智能建材,还来得及吗?”沈知意立刻安排工程师对接:“来得及!星宁提供量子材料配方和自动化生产线,你们只需负责生产。”三个月后,张老板的工厂生产出首批自修复路面材料,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随着园区建设推进,山城的产业结构悄然改变。出租车司机开始讨论芯片制程,火锅店老板研究智能点餐系统,甚至连菜市场的摊主都用上了星宁开发的量子溯源秤。某财经媒体在报道中惊叹:“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一场‘科技大爆炸’——从田间地头到摩天大楼,每个角落都涌动着创新的基因。”

2023年10月,园区一期工程竣工。当沈知意按下启动键,十栋写字楼的量子灯光同时亮起,宛如镶嵌在山峦间的璀璨星河。智能终端弹出实时数据:园区入驻企业达200家,带动就业超10万人,总产值突破3200亿,远超预期目标。

“沈总,投资回本了!”助理的声音带着兴奋。沈知意却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那里将建设全球最大的量子计算机中心。“这只是开始,”她对着全息摄像头说道,“下一个目标,是让山城成为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东方硅谷’。”

此时,园区内的创业孵化中心里,年轻的创业者们正围在量子屏幕前激烈讨论。他们或许不会想到,自己手中的项目,将在未来重塑整个行业。而这场由458亿投资点燃的科技革命,正如同山城的火锅般,越煮越沸腾,越燃越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