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75章 智启新程:科技工地上的温暖与创新共生

2023年4月20日,晨光穿透阿宁市星宁地产总部的量子玻璃幕墙,20名新入职的工程师与10名高级工程师列队站在智能广场上。机械臂组成的欢迎方阵喷射出全息烟花,AI主持用多国语言宣读入职誓词,而他们即将奔赴的,是星宁在全国各处热火朝天的量子建造工地。

“各位新同事,这是你们的量子工牌。”老员工王工手持平板,为新人演示操作,“它不仅是门禁卡,还能提前预支半个月工资——星宁向来不亏待奋斗者。”他指着工牌背面的二维码,“扫码就能申请,最快三分钟到账。”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有人当场尝试,手机立刻弹出到账提醒。

在前往工地的无人驾驶接驳车上,新人们透过车窗观察着星宁的科技实力。道路两旁的智能路灯自动调节亮度,机械清扫车精准清理落叶,连路边的广告牌都是全息投影。高级工程师李薇注意到车顶的量子定位装置,兴奋地与邻座交流:“这定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在复杂工地环境下太实用了!”

抵达工地后,移动板房宿舍群映入眼帘。这些看似普通的板房实则暗藏玄机:外墙采用纳米自修复材料,能抵御强风暴雨;屋内智能系统可根据居住者习惯自动调节室温、灯光。“别看是板房,舒适度堪比五星级酒店。”老员工陈姐带着新人参观,机械臂自动打开房门,“卫生间的智能马桶能检测健康状况,书房的移动隔板一按就能变成健身区。”

食堂内,智能厨房的运作更是令人大开眼界。机械臂主厨挥动着合金厨具,精准称量食材,AI系统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健康数据定制菜单。“红烧肉的糖色要炒到琥珀色,火候必须精准到秒。”机械臂一边翻炒一边讲解烹饪技巧,新入职的工程师小张笑着说:“没想到有一天,我的厨艺老师会是个机器人!”

午餐时间,工地的工人与工程师们围坐在一起。智能餐盘自动结算费用,菜品不仅有传统美食,还有专为高强度作业设计的量子营养餐。“别小看这些饭菜,”老工人老赵夹起一块量子合成肉,“这里面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肉类的三倍,吃完干活都更有劲!”

饭后,新人们跟着老员工熟悉工地。量子建造现场堪称科技奇观:无人机群组成三维测绘网络,实时生成建筑模型;机械臂流水线将预制构件拼接得严丝合缝;AI质检系统用激光扫描每一处焊点,一旦发现误差立即触发修正程序。“这是我们正在测试的量子混凝土浇筑技术,”王工指着正在作业的巨型机械,“凝固速度比传统材料快十倍,强度却提升五倍。”

夜幕降临,工地的量子探照灯亮起。新工程师们回到宿舍,发现书桌上摆着星宁定制的量子笔记本电脑。开机后,系统自动弹出新人培训课程:从量子建造原理到智能运维操作,从团队协作案例到行业前沿动态,应有尽有。高级工程师林薇点开“建筑结构优化”课程,全息投影中,虚拟教授正在讲解如何利用AI算法减少30%的建材损耗。

深夜,食堂依旧灯火通明。机械臂不知疲倦地准备着夜宵,有员工前来领取提神咖啡,也有人带着技术难题找老员工请教。“这个智能脚手架的防坠落系统,我总觉得有优化空间。”小张打开笔记本,与王工讨论设计方案,机械臂自动递来草稿纸和量子笔。

此时,沈知意通过量子监控系统查看工地情况。当她看到新老员工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看到机械臂为加班的工程师送上毛毯,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通知财务部门,”她对助理说,“给所有主动参与技术攻关的员工,额外发放创新激励奖金。”

在星宁的工地上,科技不仅是冰冷的设备与代码,更是温暖的关怀与成长的土壤。移动板房里的智能系统、食堂中飘香的定制美食、老员工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在这里,每一份付出都会被看见,每一个梦想都有机会绽放。而这场由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建设之旅,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