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557章 归潮:量子时代的人才引力场

2024年1月19日,台北松山机场的候机大厅里,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星宁集团的招聘广告:“量子充电桩工程师年薪80万起,享60天超长年假”“行政助理岗位月薪4万,双休 弹性工作制”。人群中,32岁的陈诗涵攥着手机,反复刷新着社交媒体上关于杭城的讨论——视频里,星宁集团员工在量子生态园区内的休闲场景让她目眩神迷:机械臂自动端上咖啡的智能咖啡馆、悬浮跑道上的全息健身课程、午休时能切换成星空模式的量子睡眠舱。

“姐,我真的想试试。”陈诗涵拨通姐姐的电话,背景音里是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这里好多人都在抢飞杭城的机票,听说连清洁工岗位都挤破头!”她的智能终端突然弹出推送,星宁集团官网显示当日新增简历投递量突破10万份,机械臂自动生成的热门关键词云里,“60天年假”“量子福利”“百万年薪”闪烁着红光。

与此同时,杭城星宁总部的量子招聘中心进入战时状态。机械臂组成的“简历筛选矩阵”以每秒处理10万份的速度运转,AI面试官通过量子通讯与全球求职者实时对话。“请问您对量子充电桩的能源转化率优化有何见解?”面对虚拟考官的提问,来自台中的电力工程师林正雄深吸一口气,指着全息屏幕上的设计图:“我认为可以引入超导量子干涉器……”他话音未落,机械臂已将他的分数标注为98.7分,自动列入“总裁直通”名单。

在星宁集团的员工休息区,机械臂管家正为老员工们展示新福利:“年度旅游目的地新增火星模拟基地体验项目,量子医疗系统升级为纳米级细胞修复……”欢呼声中,程序员张磊笑着对同事说:“去年我拿了52万,加上股票分红,在杭城买了套智能公寓。现在连我爸都天天催我把台湾亲戚接过来。”

台北街头,“回内地工作”的热潮席卷各行各业。夜市摊主阿明关掉了经营十年的蚵仔煎店:“星宁食堂的机械臂厨师做的闽南菜比我还地道,人家月薪都顶我半年收入!”教育机构纷纷开设“量子技能速成班”,广告横幅上写着“7天掌握机械臂基础操作,直通星宁面试”;就连银发族也跃跃欲试,社区公告栏贴满“老年护理岗月薪3万,工作4小时”的招聘启事。

当首架满载台湾求职者的量子客机降落在杭城萧山机场,机械臂组成的欢迎队列自动投射出“回家”的全息标语。陈诗涵走下舷梯,智能终端立即收到入职指引:“您已通过初审,请前往量子接驳站乘坐专属班车。”接驳车内,机械臂递来的入职礼包里,不仅有定制工牌、量子通讯设备,还有嵌入芯片的“杭城生活指南”——从智能交通到社区服务,所有信息都与星宁生态无缝对接。

星宁集团的“员工生态系统”彻底颠覆传统职场认知。在量子办公区,机械臂自动根据员工情绪调节室内光线与香氛;午餐时间,智能餐盘能通过量子扫描分析营养需求,机械臂厨师现场烹饪;就连下班通勤,员工都能选择“自动驾驶冥想模式”,车辆的量子座椅会同步舒缓音乐与按摩程序。“这哪里是上班,根本是在未来度假!”新入职的台湾设计师惊呼,他的工作台正自动生成3d设计方案,机械臂协助完成细节优化。

这场人才迁徙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台湾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陷入震荡,企业为留人纷纷效仿星宁福利,却因缺乏技术支撑难以复制;而内地城市则掀起“向杭城学习”的热潮,各地政府争相引入量子产业,承诺为科技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与政策支持。

沈知意站在集团总部的量子观景台上,俯瞰着如星河般璀璨的办公区。机械臂在她身后展开全球人才数据图:自开放台湾地区招聘通道,已有3.2万人入职星宁,其中87%为高新技术人才。“启动‘两岸量子人才计划’。”她对AI下达指令,机械臂立即生成新方案——在台湾设立量子技术培训中心,将杭城的科技生态反向输出。

当夜幕降临,杭城的量子灯光与台北的霓虹隔空相望。社交平台上,#在星宁工作是什么体验#的话题持续霸榜,新入职的台湾员工们晒出机械臂拍摄的工作日常,评论区满是“后悔没早来”的留言。这场由科技与福利掀起的归潮,不仅重塑了两岸的人才格局,更让“回家”二字,在量子时代有了全新的注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