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 第210章 莫怪老友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第210章 莫怪老友

作者:山与大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7:44:43 来源:小说旗

黄河的冰渣在暮色中泛着血色,邺城城头的“安民钟”撞出悠长轰鸣,震得许攸手中的茶盏“哐当”摔碎在地。

“本初啊……”

他蜷缩在驿馆的阴影里,袖中紧攥的《冀州河渠图》早被冷汗浸透。

图纸上的墨迹被窗缝漏进的火光映得扭曲如蛇——那是庞统亲笔所绘的治水秘策,原本要助冀州疏浚河道、稳固民心,如今却成了他投奔曹操的保命符。

许攸闭目苦笑,耳畔似又响起田丰临死前的嘶吼:“主公若听我言,何至于此!”

那日地牢阴寒,田丰的魂魄化作一道金光钻入袁绍战甲,老臣以魂祭主的悲壮,却成了压垮许攸的最后一片雪。

“许先生,该动身了。”

张合的嗓音冷如幽州冰霜,玄甲上凝着未化的雪粒。铁靴碾过碎瓷时发出刺耳声响,许攸抬头,正对上对方鹰隼般的目光。

这位曾与自己共饮邺城春酒的悍将,如今腰间佩刀已换成曹营制式。他喉头滚动,终究咽下了那句“儁乂何至如此”。

城楼之上,展昭的白衣在风雪中翻飞,青鳞剑鞘上的金纹忽明忽暗,仿佛毒蛇竖瞳。许攸脊背发寒。三日前,正是这把剑将博陵崔氏私藏的地契化为灰烬。

崔琰捧着焦黑的木匣跪在官仓前时,展昭袖中抖出的新契宛如判官铁笔:“凡捐田超百亩者,授北盟开荒使虚衔。”轻飘飘一句话,便让世家百年积攒的田产成了北疆流民的垦荒令。

本初莫怪老友弃你而去,实在是大漠苦寒,不忍操劳。

渔阳城头的积雪被马蹄踏成黑泥,徐荣的重甲压得了望台吱呀作响。

不出军师所料,有人愿意北上掠夺军工,自然也有人不愿意放弃中原的繁华,随着逐步推进对于袁绍治下的统治,不断地有官员将士溃逃投奔长安,这也使得底层官吏严重缺失,一口气吃下两州之地,就算早有准备也还是需要适应。

二十里外的黑水榷场人声鼎沸,乌桓酋长拓跋野瞪着《互市律》竹简,虬髯因愤怒而颤抖。

汉人的粟米堆积如山,却只肯换活马!他攥紧腰间骨刀,想起去年寒冬部落饿殍遍野时,袁绍的使者如何趾高气昂地施舍霉粮。

如今风水轮转,可汉人的心肠依旧如铁石般冷硬。

“阿兄,看!”

鲜卑牧民阿史那牵来三匹瘸腿老马,竟当场领走一袋麦种和“护粟校尉”的铁牌。

他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铁牌上的麦穗纹,突然挥刀斩断马缰:“传令部落!把战马都拉来换犁!”

寒风吹散马粪的腥臊,混着墨家工坊飘来的铁腥气,拓跋野望着弟弟狂奔的背影,蓦地红了眼眶,这些瘸马若在往日,早被宰杀充作军粮。

可如今,它们能换的不仅是麦种,更是部落熬过下一个寒冬的希望。

邯郸官仓前的盐碱地腾起白烟,庞统的判官笔蘸着涅盘火在虚空游走。

金焰勾勒的沟渠如龙蛇盘踞,轰然落地时,漳河水裹挟冰凌灌入龟裂的土块,蒸得围观流民满脸水汽。老农王瘸子跪在泥泞中,颤抖着捧起一抔湿润的泥土:“这地……真能种麦了?”

他身后的“鸳鸯犁”寒光凛凛,铁刃削土如腐,一日竟能翻出十亩荒田。

博陵崔氏的三百辆粮车却在此刻碾过田埂,车辙深深轧进新拓的沃土。崔琰攥着税册的手指发白,镶玉腰带勒得他喘不过气,刘备的“溢田税”竟要抽走五成收成!

他回望身后,佃户们正用新犁疯狂开垦“余田”,那些本要被崔氏隐匿的荒地,如今却在官府的铁律下无所遁形。

“东家,今夜就能耕完您那‘余田’。”

王瘸子咧开缺牙的嘴,浑浊的眼里闪动着讥诮。崔琰猛然惊醒:这老瘸子领了官府分发的铁犁,早已不是崔家的奴仆!

寒风吹散马粪的腥臊,混着墨家工坊飘来的铁腥气。

韩暨的弟子们指挥这众人抡锤敲打铁砧,火星溅到流民脊背上烙出红痕,却无人呼痛,要造出百架铁犁,他们就能从“罪囚”变成“垦荒卒”,这是徐荣立下的军令。

邯郸官仓前的盐碱地腾起白烟,庞统的判官笔蘸着涅盘火在虚空游走。

金焰勾勒的沟渠轰然落地,漳河水裹着冰凌灌入龟裂的土块,蒸得围观流民满脸水汽。

云中郡的寒风卷着雪粒子,抽得人脸生疼。

吕布一箭射穿试图逃窜的右王脚踝,踩着对方咽喉冷笑:“听说贵霜战象吃粟米?回去告诉你们单于,一象换千石!”

并州狼骑的玄甲上不再沾血,反倒凝满泥浆。

骑兵摘下面甲,露出被北疆风雪割裂的脸庞。

高顺的陌刀插在冻土中,刀柄缠着几株倔强的青苗。

并州汉子们正把匈奴战马套上犁头,畜牲嘶鸣挣扎,被吕布一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奉先,真要学刘备种地?”高顺闷声发问,却被对方用力地拍了拍肩膀。

吕布扯开大氅,露出胸甲上狰狞的狼头纹,“等麦子长到马背高,漠北的草场都要改姓吕!”

许攸的马车在潼关外颠簸,车轴发出垂死般的呻吟。

张合突然掀开车帘,短刀抵住他后心:“曹丞相让我问先生,田丰撞剑那晚,为何袖手旁观?”

寒意顺着脊椎窜上颅顶。

他哆嗦着掏出《屯田策》,墨迹已被冷汗晕成团团鬼脸。

“告诉丞相…刘备的新政比刀剑更毒…”

他惨笑一声,眼前浮现出邺城地牢的惨景。

那夜田丰以魂祭主的瞬间,许攸便知冀州气数已尽,刘备不费一兵一卒,仅凭“耕者有其田”五字,便让袁绍麾下士卒成建制地弃甲归农。

那些被世族视为蝼蚁的流民,如今扛着铁犁站在城下时,竟比十万大军更令人胆寒。

未央宫的烛火将曹操的影子拉长如鬼魅。

他抚摸着许攸献上的冀州布防图,倚天剑在羊皮上划出裂痕:“赏!赐许先生赤金锁子甲,明日朝会,孤要听他亲口说说,刘备是怎么用仁义逼死忠臣的!”

殿下三十余名北盟叛臣匍匐如犬,工坊连夜拓印的千份图纸墨迹未干,混着他们的冷汗滴落青砖。

泰山之巅的星光照亮展昭的剑锋,三道金纹契约撕开夜幕,坠入三州地脉。

幽州牧民跪在雪地诵读汉家典籍,冀州田埂间稚童用木棍临摹《齐民要术》,并州胡汉混血的婴孩啼哭声中,掺杂着漠北的风啸。

刘备的白发散在夜风里,赤龙旗插在长城最高处的烽燧上。十万流民执犁而立,寒铁刃口映着残月,仿佛十万柄未出鞘的剑。

“今日埋的是麦种。”

他斩断一缕白发,任其飘向贵霜方向,“来日长出的,便是插在异族王帐的戈矛!”

寒风卷起《北盟约书》,掠过张合遗落在官道的将印。羊皮背面,陈宫的血书在月光下狰狞如疤:

“乱世洪炉,不熔金铁者,必成炉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