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莫斯科的冬天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持久地切割着肌肤。文泗站在大剧院后台的走廊上,透过结霜的窗户望向红场方向。两年了,这座城市用严寒和孤独打磨着她,将那个澳门赌场里数筹码的女人,雕琢成莫斯科大剧院最年轻的行政主管。
“斯米尔诺娃女士,“助理在身后轻声提醒,“彩排五分钟后开始。“
文泗点点头,将目光从窗外收回。她的俄语已经流利得像个本地人,举手投足间也带上了母亲那种芭蕾舞者的优雅气质。只有耳垂上三个细小的穿孔,暗示着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那里本该戴着父亲给的雪花耳钉,现在却空空如也。
排练厅里,年轻舞者们正在热身。文泗安静地站在角落,审阅着今晚的节目单。突然,一阵熟悉的旋律飘进耳朵——是《天鹅湖》中黑天鹅的变奏,母亲当年最拿手的段落。弹钢琴的是个新来的伴奏师,手法生涩,几个音符明显弹错了。
“停。“文泗不自觉地用中文喊道,随即切换成俄语,“第三小节,升F而不是F。“
钢琴声戛然而止。年轻的伴奏师惶恐地抬头,其他舞者也停下动作,好奇地望向这位平时寡言少语的中国主管。
“让我示范一下。“文泗放下文件夹,走向三角钢琴。
她已经两年没碰钢琴了。最后一次,是在澳门那个被月光浸透的夜晚,鬼裴琛教她弹奏《给S的夜曲》的前四个音符。手指悬在琴键上方微微发抖,然后落下。
音符如珍珠般滚落,准确而富有感情。舞者们惊讶地交换眼神——没人知道这位来自东方的行政主管竟有如此琴艺。文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指尖自动补完了整段变奏,甚至加入了几个即兴装饰音,就像当年那个男人教她的那样。
最后一个和弦余音袅袅,排练厅里响起零星掌声。文泗猛地回神,发现母亲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我不知道你会弹钢琴。“回办公室的路上,母亲用俄语说道。
文泗轻轻搓着手指,上面还残留着琴键的触感:“有人...教过我一点。“
母亲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追问。两年来,她们默契地避开那个话题——澳门,赌场,以及那个为文泗挡下子弹的男人。但此刻,看着女儿弹琴时恍惚的神情,老舞者似乎明白了什么。
“今晚的演出,“母亲转移话题,“***长会来。你准备好了演讲稿吗?“
文泗点点头。自从半年前升任外联主管,代表剧院出席各种场合已成为她的日常工作。谁能想到,那个曾经患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女人,现在能用三种语言自如地应对政商名流?
回到办公室,文泗打开电脑检查邮件。在一堆工作往来中,有封署名“Pedro“的邮件格外醒目——这是鬼裴琛的葡萄牙名字,也是他们约定的安全联络方式。邮件内容看似是普通的酒店预订确认,但文泗立刻读出了隐藏信息:
“尊敬的斯米尔诺娃女士,您预订的套房已确认,将于12月24日入住。恰逢本酒店百年庆典,特为您升级至顶楼套房,可俯瞰全城景色...“
文泗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未动。12月24日,就是明天。两年前在香港机场,男人说“最多两年“会来莫斯科找她。而明天,正是那个约定的最后期限。
窗外,雪花无声地飘落。文泗望向办公桌上的日历,24日那天被她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画着一颗小小的雪花——就像那三枚留在澳门的耳钉。
“要下雪了。“母亲突然说,目光也落在日历上,“今年的平安夜会很冷。“
文泗没有回应,只是轻轻关掉了邮件界面。两年间,这样的加密通信有过十几次,每次都是业务往来的形式,只有他们知道其中的秘密。鬼裴琛遵守诺言,没有直接联系她,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她知道:他正在兑现承诺的路上。
但这一次不同。明天就是约定的日子,他真的会来吗?那个曾经骄纵任性的少爷,如今已是澳门最年轻的商业巨头,掌管着重组后的鬼氏集团。报纸上说,他刚刚完成了对欧洲一系列豪华酒店的收购,包括莫斯科著名的“北极光“酒店...
文泗突然僵住了。“北极光“酒店,不就是邮件里提到的百年老店吗?顶楼套房可以俯瞰全城,而大剧院正位于它的视野中心!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文泗强迫自己深呼吸。这可能只是个巧合,或者她过度解读了。两年足够改变一个人,也许鬼裴琛早已忘记那个幼稚的约定,也许他身边已经有了门当户对的伴侣...
“阿泗?“母亲担忧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你脸色很差。“
“我没事。“文泗挤出一个微笑,“只是...有点累了。“
母亲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早点回家休息吧。明天...明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文泗惊讶地抬头,难道母亲知道?但老舞者已经转身离开,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香水味在空气中飘散。
下班后,文泗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沿着涅瓦大街漫无目的地走着。雪花落在她的睫毛上,融化成冰冷的水滴。两年前的今天,她站在香港机场,将一个男人的承诺和眼泪一起留在了身后。那时的她不相信时间能战胜距离,不相信爱情能跨越阶级与地域。
但现在,站在莫斯科的雪中,她不得不承认:那个有着羊毛卷发和泪痣的男人,从未真正离开过她的思绪。他存在于她弹钢琴的指尖,存在于她耳垂上的穿孔,存在于每个午夜梦回时的恍惚间。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于警官发来的消息:“案子终审结束,你父亲下周释放。“老警察顿了顿,又补充道:“鬼裴琛出庭作证了,他...变了很多。“
文泗盯着屏幕,想象着那个画面——鬼裴琛站在澳门法庭上,为她父亲作证。男人现在是什么样子?还留着那团乱糟糟的羊毛卷吗?眼中的光芒是否依然清澈?
她没有回复于警官,只是将手机放回口袋。明天就是约定的日子,无论鬼裴琛是否出现,生活都会继续。莫斯科的冬天很长,而她已经学会了独自取暖。
2.
平安夜的莫斯科大剧院灯火通明。《胡桃夹子》的演出刚刚结束,观众们涌向出口,脸上带着节日的喜悦。文泗站在大厅一角,机械地回答着各方问候,目光却不断瞟向入口处。
“在等人?“母亲悄声问,她今晚跳了糖梅仙子的角色,妆容还未卸去。
文泗摇摇头,却无法控制第无数次看表的冲动。已经十点半了,演出结束半小时,剧院即将关闭。那个约定——如果他还记得的话——是在大剧院门口等,而不是里面。
“我去整理下明天的文件。“她对母亲说,转身走向办公室。
走廊空无一人,只有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两年了,她早该知道希望是种奢侈的东西。鬼裴琛现在可能正在巴黎或纽约的某个豪华派对上,身边围着一群名媛淑女。澳门那个为她哭红眼睛的男人,早已被时光和财富冲刷得面目全非。
办公室里,文泗机械地整理着桌面。窗外,雪下得更大了,将红场覆盖成一片纯净的白。她突然想起澳门永远温暖湿润的冬天,想起鬼裴琛说“我比姐姐高“时得意的笑容,想起他弹《给S的夜曲》时微蹙的眉头...
“斯米尔诺娃女士?“保安在门口探头,“有位客人坚持要见您,说是老朋友。“
文泗的心跳漏了一拍:“名字?“
“他不肯说,只给了我这个。“保安递上一张折叠的纸条。
纸条上是五个潦草的中文字:“我找到你了。“
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但文泗一眼就认出来了——和两年前香港机场那张纸条一模一样!她的手开始发抖,纸条像片落叶般飘到地上。
“他在哪?“声音不像自己的。
“正门台阶上。让他进来他不肯,说要在那里等...“
文泗没等他说完就冲了出去,高跟鞋在走廊上敲出凌乱的节奏。大厅已经熄了一半的灯,母亲和几个舞者站在门口,好奇地向外张望。文泗顾不上解释,推开玻璃门冲进风雪中。
剧院前的台阶上积了厚厚一层雪,一个高大的身影背对着她站在那里,黑色大衣上落满了雪花。听到开门声,那人缓缓转身——
时间仿佛静止了。
小鬼。
鬼裴琛。又不是鬼裴琛。
那个男人长大了。浅金色羊毛卷发剪成了利落的短发,轮廓更加分明,肩膀宽厚得能扛起整个世界。只有那颗红黑色的泪痣还在老位置,在剧院灯光的照射下像一滴凝固的葡萄酒。他右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左手拿着一个熟悉的蓝丝绒盒子。
“迟到五分钟。“他咧嘴一笑,露出那两颗标志性的小虎牙,“路上遇到暴风雪。“
文泗站在台阶顶端,双腿像生了根。雪花落在她裸露的脖子上,却感觉不到冷。两年了,七百三十个日日夜夜,她幻想过无数次重逢的场景,却没想到会是这样——在一个平凡的雪夜,像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
“你...“她的声音哽在喉咙里,“变了好多。“
鬼裴琛一步步走上台阶,雪花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你也是。“他在离她一米处停下,目光贪婪地扫过她的脸,“更漂亮了。“
近距离看,文泗发现他眼角有了细小的纹路,那是长期熬夜工作的痕迹。媒体报道说,鬼氏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艰难转型,从赌场巨头变成了综合度假村运营商,员工福利翻了一番。
“收到我的邮件了?“他问,呼出的白气在两人之间缭绕。
文泗点点头:“北极光酒店...是你买的?“
“上个月刚完成收购。“男人得意地眨眨眼,“顶楼套房视野很好,能看到你办公室的窗户。“
所以这两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她的动向?文泗突然想起那些奇怪的巧合——剧院突然收到的匿名捐款,她工作中遇到的“恰好“懂中文的客户,甚至公寓楼下那家莫名符合她口味的中国餐馆...
“你监视我?“她皱眉。
鬼裴琛的笑容褪去,表情变得认真:“我只是...确保你过得好。“他顿了顿,“这两年我遵守约定没有打扰你,但不代表我不关心你。“
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融化成细小的水珠。文泗想起香港机场那个哭着说“我会找到你“的男人,胸口一阵酸涩。他确实找到了她,用他的方式,在不越界的前提下。
“外面冷,“她最终说道,“进去说吧。“
鬼裴琛摇摇头,从大衣口袋掏出右手——他拿着一个雪球,已经有点融化了:“先完成仪式。“
文泗困惑地看着他。男人露出一个孩子气的笑容,突然将雪球轻轻按在她手心里:“莫斯科的初雪,送给我的黑天鹅。“
冰凉的触感让文泗打了个哆嗦。这是他们之间的秘密暗号——在澳门时,她曾说过俄罗斯人相信初雪能实现愿望。而黑天鹅...是母亲当年的角色,也是鬼裴琛对她的昵称。
“幼稚。“她小声说,却没有松开那个正在融化的雪球。
鬼裴琛笑着打开蓝丝绒盒子,里面是三枚银质雪花耳钉——当年文泗留给他的信物。“物归原主。“他轻声说,“我答应过的。“
文泗的视线模糊了。雪花,雪球,雪国...一切都在提醒她那段始于澳门赌场的缘分。她曾以为距离和时间会冲淡一切,却没想到那个男人将承诺刻在了骨子里,用了整整两年来兑现。
“进来吧,“她转身推开剧院的门,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给你弹首曲子。“
3.
空荡的剧院里,只有舞台灯还亮着,像一轮小小的月亮悬在空中。文泗坐在三角钢琴前,手指轻抚琴键。鬼裴琛坐在第一排观众席,羊毛围巾松松地搭在脖子上,眼中的光芒与两年前一模一样。
“还记得这个吗?“她弹了几个音符。
《给S的夜曲》的旋律在空旷的剧院里回荡,比当年更加流畅,更加深情。文泗这两年虽然没有碰钢琴,但这首曲子在她脑海中播放了无数遍,每个音符都刻在了记忆里。
鬼裴琛闭上眼睛,随着节奏轻轻点头。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时,他睁开眼,眸中有泪光闪烁:“你练过。“
“没有。“文泗摇头,“只是...忘不掉。“
***起身,走上舞台。他的步伐比两年前更加沉稳,肩膀上的担子让他过早地拥有了成年人的气质。但在钢琴前俯身时,那个爱撒娇的男人又回来了。
“该我了。“他在她耳边轻声说,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垂。
文泗起身让座,鬼裴琛的左手在琴键上滑过,弹出一段陌生的旋律。不是《给S的夜曲》,而是一首更加复杂、更加澎湃的曲子,像是压抑了两年的情感突然找到了出口。
“这是什么?“曲终时,文泗问道。
“《给S的交响曲》。“鬼裴琛调皮地眨眨眼,“我写的。准确地说,是这两年断断续续写的。“他顿了顿,“本来想请乐团演奏,但我的钢琴水平只够弹个简化版。“
文泗怔住了。这首曲子里的情感太过**,几乎让她不知所措。从欢快到忧伤,从愤怒到释然,仿佛将两年的思念与成长都倾注其中。
“喜欢吗?“鬼裴琛期待地问。
文泗没有回答,而是伸手抚上他的脸。男人的皮肤比记忆中粗糙,下颌线更加分明,但触感依然熟悉。鬼裴琛屏住呼吸,任由她的指尖描摹自己的轮廓,从眉骨到鼻梁,最后停在那颗泪痣上。
“你做到了。“她轻声说,“重组鬼氏集团,为你父亲赎罪...甚至帮我父亲翻案。“
鬼裴琛握住她的手腕,将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我答应过的每件事都会做到。“他的心跳透过毛衣传来,坚定而有力,“包括来找你。“
“为什么?“文泗终于问出了那个困扰她两年的问题,“为什么是我?澳门有那么多女人,世界上有那么多选择...“
鬼裴琛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指向舞台上方悬挂的巨幅海报——那是今晚《胡桃夹子》的剧照。“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芭蕾吗?“他自问自答,“因为它像你——表面优雅克制,内里却有着惊人的力量和韧性。“
他站起身,双手捧住文泗的脸:“那天在赌场,我看到一个数筹码的女人,眼神像只被困的黑天鹅。我想知道,如果给她自由,她能飞多高。“拇指轻轻擦过她的脸颊,“现在我知道了——她能飞到莫斯科大剧院的主管位置。“
文泗的眼泪终于落下。两年的分离,七百三十个孤独的夜晚,所有假装的不在乎都在这一刻土崩瓦解。鬼裴琛用额头抵住她的,两人呼吸交融,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小团白雾。
“跟我回澳门吧,“他轻声说,“或者我留在莫斯科。或者...我们找个第三城市重新开始。“他的声音带着笑意,“现在我有私人飞机了,想住哪都行。“
文泗破涕为笑:“还是这么任性。“
“只对你任性。“鬼裴琛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保险箱钥匙,“记得这个吗?我们的开始。“
文泗接过钥匙,与手中的雪花耳钉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声响。开始与结束,过去与未来,澳门与莫斯科...所有碎片在这一刻完美拼接。
“所以,“鬼裴琛深吸一口气,“你的答案是?“
文泗没有立即回答。她走向钢琴,弹了《给S的夜曲》的前四个音符,然后停下,抬头看向那个等待了两年的男人:“剩下的部分,你教我弹完。“
鬼裴琛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的小星辰。他大步走向她,将她从琴凳上拉起,紧紧拥入怀中。钢琴在他们身后发出一声不和谐的嗡鸣,像是为这个拥抱配乐。
“这次不许再跑了,“他在她耳边低声威胁,“否则我就买下整个莫斯科,让你无处可躲。“
文泗笑着摇头,将脸埋在他的肩窝。那里有雪花的清凉,有羊毛围巾的柔软,还有只属于鬼裴琛的气息——柑橘,雪松,和家的味道。
窗外,莫斯科的雪依然下着,将整个城市包裹在纯净的白色里。而在大剧院的舞台上,两个历经磨难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归处。澳门的不夜城与莫斯科的雪原,在这一刻,通过一个跨越了两年的拥抱,永远连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