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女不躺平,从摆地摊到京城首富 > 第114章 搬新家引围观

刘燕找了人算了日子,三日后正是宜动迁。

刘燕满心期待着,刘熊一样,期待之情不亚于刘燕。

老宅是两人共同的家,是与爹娘一起生活的地方,承载着儿时的回忆,承载着双亲之爱,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魂,是他们在这世上的一处精神寄托。

在这里盖了新房,便是落叶归根,心有归处。

这其实是当初聂芊芊选择在这里盖房子而非去县城里购置房屋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从原主的记忆中晓得,不让老宅彻底荒废,能翻新刘家老宅,是刘燕心底深处的愿望。

俗语讲:“旧屋迁出先跪墙,新宅搬入先净房”,这跪墙便是要祭拜祖先。

刘家根基浅,最早是逃难来的清河县,刘家的祭祖便是祭拜逝去的双亲了。

刘家双亲埋在清河县背后的青山里,第二日清晨,刘熊和刘燕两家早早就起了床,往山里去,刘燕担心顾霄的身体,硬是拦着没让顾霄进山。

刘熊昨晚还想着要给双亲修缮一下坟墓,没成想到了山里惊讶的发现,二老的坟墓已经是修缮一新,刻碑用的是上好的砂石,周边被整理的干干净净。

刘熊:“这···”

聂芊芊:“哦,我前段时间找人修缮的。”

刘熊和刘燕闻言心中都是暖暖的,芊芊丫头心是个柔软细致的。

几人给刘家二老焚了香磕了头,团团和铁蛋规规矩矩的给祖父母祭拜,稚嫩的小脸上都是恭敬。

祭拜双亲后,几人回新家净宅,净宅除了将新宅打扫干净外,还需要驱邪祟,村里人迷信,觉得新房搬入之前房子里会住着看不见的“东西”,贸然搬进去容易导致家人生病,要提前三天把糯米撒在新房的四个墙角,在正堂里放一只四腿凳子,宣布这里从此就要有人居住了。

跪墙和净房都完成后,三天后,良道吉日,正式搬入新家。

搬家选正午阳气最盛的时候,由刘燕先入户,手拿米袋,表示家中有粮,其他人要分别拿着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进入,手中不可空,顾霄拿的是书本,聂芊芊拿着自己的小药箱,团团捧着大白和小白。

全部入宅后,刘燕将一束香点燃,香熏遍新房的每个角落,再从水缸中取水慢慢倒入盆中,寓意着财源不断。

接着,刘燕在新房的灶房开火,这新火得先将一锅水烧开,弥漫整个灶房,意味着以后新宅的日子红红火火。

做完所有事情,刘燕开始做饭,黄珍珠在一旁帮忙,庆祝搬了新家。

因着前段时间已办过上梁酒了,这次搬新家,刘燕家便没有再邀请村里人一起吃饭,而是刘家自家人暖房。

可大伙之前吃过上梁酒,知晓了刘燕家今日搬新家,纷纷都来道喜庆贺,这家带来一袋米,那家带来一只鸡,新家门口时不时就有人叩门,好不热闹!

村里人大多是土坯房子,院子用低矮的篱笆一围便是院墙了,路过的人一走一过,院里啥样都是一眼便能瞧见的,互相串门子,便是喊上一嗓子一推篱笆门便进来了。

可刘燕家可不一样,高高的砖墙将新家四周围起来,比刘里正家的房子还高上几分,两侧还种了一些竹子,从未可看不见里面的情形,房门高高的,气派极了,哪怕门是半开着,来的村民们也未直接推门进入,总觉得那是造次了,纷纷敲起了大门。

刘里正带着媳妇赵老太太和大孙子小刚一起来了刘燕家,进了院子,小刚就哇的一声大声赞叹着。

新房前院不像是村里大部分人家一样,养着鸡鸭,乱糟糟臭烘烘的,院子里铺满了方砖,大气整洁,种了几棵高高的松柏,还有石榴树、高夹竹桃树等树木,院子两侧有对对花盆,里面种满了花,院墙上还有爬山虎,还有一处葡萄棚的架子。

院中间放着白色石材的雕花鱼缸,里面养着几尾小红鱼,后面摆了石桌石凳,上面摆了些瓜果甜点。

院子一角打了小炉子,放着一套桌椅,冬日可围炉煮茶,夏日可纳凉休息;另一角打了一个秋千,团团和铁蛋正坐着秋千玩的不亦乐乎,旁边还有两只可爱的小白猫,跑跑跳跳的。

赵老太太眼睛一亮,她若有这样一处庭院,真是做梦都会笑醒,日日守着这样的院子,日子得过的多舒坦啊。

刘里正和赵老太太正欣赏着院子呢,大嘴娟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这么多好东西啊。”

“喊什么,竟丢人现眼的。”

两人进了屋子才发现屋内更是与众不同,厅堂中放置的桌椅一看便是县城里十字街才能买到的好东西,黑漆木的桌椅都泛着光泽,让人忍不住上手摸一摸。

厅堂里摆放着一些精致的摆件,让整个厅堂看着更上档次。

“哎呦,我就是没见识嘛,村里哪户人家家里是这样的,燕姐啊,你这新家可太华丽漂亮了,我这,我这以后都不敢来串门子了。”

其实,刘燕家里真算不上华贵,若是蒋文轩来了,怕是没有一样东西能看上眼,不过在清河村的村民们眼中可是极其奢华了。

刘燕客气着:“可别这么说,以后常来,常来啊。”

王大婶子和王大爷两人拎着两袋白米姗姗来迟,王大婶子参观完一圈,整个人都要酸成柠檬了。

那灵芝雕文衣架,那莲花头四足面盆,还有那个黄铜镜台,咋就那么好看呢。

王大婶子仔仔细细的瞧着这面铜镜,心里喜欢的不得了,更是酸的不得了。

当初刘燕刚回到老宅还来她家借碗呢,当时看她可怜,借了她不少东西,咋就一转眼,人家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王大婶子待不下去了,和刘燕客气了几句,拉着王大爷走了。

王大爷有些不乐意,“干啥啊,这刘熊要给咱们沏茶喝呢,那茶闻着就香得很,我还没喝到呢。”

“喝喝喝,喝什么喝,喝了也是别人家的。”

王大爷莫名受了火气,不是很乐意,抽了一口烟杆子,回怼道:“你还笑话刘燕当初开小饭馆的生意不现实,如今,你再瞧瞧,若是那小饭馆没有赚到银钱,他们哪能盖这样的房子,能把房子里捯饬成这样。”

王大婶子嘴硬着,“那饭馆才开了多少天,咋可能赚了那么多银钱,这钱肯定是她家芊芊丫头赚的,上次你也看到了,福林县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都维护着聂芊芊,这丫头不知有啥样的本事,估计是搞到了不少的银钱啊。”

王大爷心里认同,嘴上没忍住嗤笑一声,“那聂二壮真是蠢笨如猪,这样的闺女往外赶,老聂家没一个脑子清楚的。”

很快,刘燕新家的气派便传遍了村子,村子里之前没有被邀请过来吃上梁酒的村民们因着心里好奇,都纷纷带着礼物前来给刘燕道贺,为的就是来瞧瞧这刘燕家里到底长啥样子。

一时间,刘燕家像是成了清河村里的一处景点一般,一个个村民都是满心好奇的来的,又都是咂吧着嘴,啧啧称赞的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