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110章 张伯奋长江后浪推前浪,赤发鬼一山更比一山高

“好!”

“托塔天王”晁盖几乎是强忍着疼痛,说出的这句话,现在他握锤的这只手算是彻底使不上劲了,抓东西都抓不住了!

而张伯奋毕竟年轻,虽然倒地受伤了,但是缓了会儿,人家又站起来了。

“还是你更胜一筹!”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托塔天王”晁盖的力量确实比他更大些,刚刚对锤,虽然最后两人都没有拿住大锤,但是张伯奋的大锤是先脱手的。

只不过,他比晁盖年轻些,状态恢复的也更快,此时他捡起两柄铜锤来,站在原地看着 晁盖。

“杀!狗日的官军,你爷爷来了!”

就在此时,一队步兵嗷嗷叫着从东溪村和西溪村相隔的那条小溪里面快速飞奔过来,前往救应此处的战场。

为首的一个人,也是手持一口朴刀,鬓边有一大块朱砂记的大汉,撒脚如飞,犹如地狱恶鬼,直杀过来,后面跟着的人马,仔细一看,恐怕有三百来人之多。

“不好了!”

张伯奋看到这些人,就知道他们是水泊梁山的援军,现在他们带来的官军正在和庄客缠斗 已经有了些损失和死伤,现在这梁山泊贼寇的三百多生力军一来参战,如何抵挡?

更何况,现在张仲熊已经受了伤,再打是不可能了,自己也不在巅峰状态,刚刚和那“托塔天王”晁盖硬拼力气,张伯奋此时顶多还剩下四五成的力量,再打可未必打得赢。

“大哥,快走啊——”

张伯奋耳边响起了弟弟张仲熊的呼喊声音,这才把他从思考里拽进现实,是啊,再不跑,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于是,那张伯奋大喊道,“快走,我来殿后!”

虽说这张伯奋兄弟两个也算是出自于官宦人家,但是并没有那么些官宦子弟的恶劣习气,此时临危之际,他还是能够担得起一个指挥者的责任,主动殿后。

“小畜生!”

“赤发鬼”刘唐的奔跑速度在水泊梁山上应该是排的上号的,突袭速度极快,原着里在打东昌府对付“没羽箭”张清的时候,一堆马军将领被“没羽箭”张清给打得一个个盔歪甲斜,脚瘸手跛,而唯一杀到了那“没羽箭”张清面前,碰到了张清的,还就是这个“赤发鬼”刘唐。

当时“没羽箭”张清还看不起刘唐,认为骑兵尚不能取胜,何况他刘唐一个步卒呢?结果“赤发鬼”刘唐脚快,步速极高,还没等张清反应过来,就冲上去先给了张清战马一朴刀。

但是,这可是“没羽箭”张清的第一次出场,处于“新手保护期”之内,他的高光时刻是不可能被打破的,所以,“赤发鬼”刘唐就被战马马尾巴扫中了眼睛,迟了一下,这么一个荒唐的理由给耽误了,被“没羽箭”张清一石子放倒活捉了。

虽然结局不太好,但也证实了“赤发鬼”刘唐的速度,此时的“赤发鬼”刘唐更是狂飙突进一般,旋风一样的冲到了那张伯奋的面前,手中的朴刀像是电风扇一样的,旋转着砍向了张伯奋。

要说刘唐的实力,原着里他是梁山泊步军头领第三位,只在“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之后,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在引诱卢俊义上山的战役里面,宋江也派了他出战卢俊义,基本上能够确认其确实是梁山步战第一梯队的水平。

只是此人战绩少了点,最出名的战绩就是他出场时与“插翅虎”雷横的战绩,被吊了半夜还能压着“插翅虎”雷横打。

当时的战况非常激烈,甚至后来“插翅虎”雷横手下的士兵都要一起上,群殴“赤发鬼”刘唐了,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如果两人真的完全平手,那为啥作者还要在后面说雷横手下士兵要一起上搞刘唐?很明显连士兵都能看出雷横的劣势。

后面“智多星”吴用就来劝架了,吴用虽然说会武功,但是不高,他都看出来再打下去雷横要挂了。所以赶紧上来劝架。

但其实吴用劝架不仅是救雷横其实也是救刘唐,为啥这么说呢?很简单,刘唐当时什么身份?平民。雷横是什么身份?都头。大小也是个官。一个平民杀了都头,你说刘唐会有什么下场?所以,为啥说吴用也是救刘唐的。

不过话说回来,刘唐头也真铁,找晁盖是干大事的,为了这事,把自己搭进去了,大事没干成,自己还陷了,所以说刘唐无论情商还是智商都不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赤发鬼”不够贴切,还得加上个“冒失鬼”。

不过,刘唐在梁山有功劳更有苦劳,招安以后随宋江南征北战,立下战功,征讨方腊时,刘唐斩杀润州统制官“巨灵神”沈泽。

只可惜杭州会战时,刘唐随卢俊义攻打候潮门,见城门未关,为抢头功,竟单马冲入城门,城上守军连忙砍断绳索,坠下千斤闸板,将刘唐连人带马砸死在门下。

论武力值,“赤发鬼”刘唐绝对是够看到的,只是他这冒失的毛病要是不该改,还是不堪大用的。

张伯奋立刻提起两个大铜锤来抵挡,但是他发现,这“赤发鬼”刘唐的刀法似乎非常的“飘忽不定”,有点儿让他捉摸不透这刀的刀法路线,到底会是砍到哪里去。

“赤发鬼”刘唐这刀法,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本来就不好捉摸其路数,这“赤发鬼”刘唐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快速移动,本来张伯奋就看不透他的刀法,现在来回的奔波抵挡,可谓是疲于奔命。

他手里的兵器本来就要比他“赤发鬼”刘唐的朴刀要沉重得多,再加上他刚刚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现在连续的抵挡,速度方面他多少有些跟不上了!

“不行了?”

“赤发鬼”刘唐近乎敏锐的就发现了张伯奋的情况,于是便更加快速的变换身位,开始频繁攻击。

“赤发鬼”刘唐的这套刀法叫做“乱披风”,相传乃是当年瓦岗寨的英雄王君可的刀法。

如果给瓦岗寨来个实力排行,除了绝世的裴元庆与枪法绝伦的罗成之外,美髯公王君可绝对称得上第三,尽管他不在四猛十三杰之列,他的实力战绩绝对不亚于秦琼单雄信。

面对排名第九的花刀魏文通,瓦岗群雄远不是对手,秦琼单雄信也只能相斗几个回合,王君可的出场有种耳目一新之感,他比魏文通更加酷似关羽,大战数十个回合的王君可并没有落败,最后使出拖刀计无法胜出才有了退阵。

汜水关前遇到金刀左天成的时候,从程咬金到瓦岗四虎将根本不是对手,作为瓦岗五虎之一的王君可却能够再战几十回合,王君可在大魔国和西魏阵前效命,多立战功:用\"钓鱼刀\"杀死了四猛之一的铁枪将来护儿,和曾经打败秦琼的花刀将魏文通两次交锋不分上下,杀死上马关副总兵大刀张义,和金刀将左天成大战二十回合略处下风,秦琼恐其有失,忙将王君可唤回。可以称得上是五虎上将中功劳最高的一位。

这些战绩已然彰显出他的本领过人,在隋唐争霸称雄的时代,王君可的刀法只能算作二流水准,然而周旋有方的精妙却杀出一流战绩。瓦岗散将后很多人投唐去了,这位美髯公却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李密玉玺换萧妃,失去人心,王君可心灰意冷,回到五柳庄做自己的员外爷,从此丧失志气,只想着置办产业,教育儿子继承家当,无心建功立业。

后来他结识了老英雄双枪将薛英,让他传授给儿子王永安武艺。罗通扫北受困在青石山,程咬金单骑跑出,偶遇王君可和薛英。

程咬金在薛英面前羞臊了王君可一顿,并且将王永安带走投奔唐营。王永安力劈八猛将,解了青石山之围,投在军中。

王君可前去找儿子,被程咬金和罗通设计,留在了军中,后被封为大唐掌国公,唐太宗东征辽东,王君可随军出征,留在狮子口看守战船,不幸受了风寒,病逝于军中。

不过,万幸的是他的刀法在后世还是传下来了,虽然不知道这“赤发鬼”刘唐是在哪里和谁学来的,但好歹也算是传下来了。

而当年的王君可用的兵器是眉尖刀,眉尖刀顾名思义,刀刃犹如眉毛一样又细又长,是在马背上用的大刀,王君可的刀法也算是马上的刀法。

而而朴刀宽刃,柄也比眉尖刀短一些,朴刀一般一人高了不起了,眉尖刀两米多比较常见,朴刀套路还是走的近身挥砍,一般前手直接握的是刀根下面护手的位置,攻击距离其实不长,跟单刀差不多,技法有点冲进人群里抡开了开无双的意思。

而眉尖刀因为头比较轻,技法上会比较注意利用柄长的攻击距离优势,握的一般是后手在柄尾,前手大概在柄中段左右位置,利用长度和灵活优势劈砍,由于这“赤发鬼”刘唐学的是马上用眉尖刀的大刀刀法,但是实际上用的却是步下用短一些的朴刀,所以这在刀法的发挥之上就会有一定的区别。

没想到,这兵器用的不对,而且还没有马战,反而把王君可的这套“乱披风”刀法给发挥的更有玄妙之处。

而张伯奋此时与“赤发鬼”刘唐交手,却感觉到了压力和震慑。

他这才算是和真正的高手交了手,之前和“托塔天王”晁盖交手那都不能算,这个“托塔天王”晁盖虽然力气较大,但是实际战绩基本上等于没有,实力是不宜高估的,应该是地煞星里面较为靠前的水平。

但是,“赤发鬼”刘唐是绝对的一流步战高手,此时说白了,张伯奋和他交上手了,才算是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自己的本事有多么经不起考验。

实话实说,就算是那张伯奋在全盛时期和“赤发鬼”刘唐交手,他怕也是打不过的,没办法,他太年轻了,虽然在同龄人里面,实力堪称是“佼佼者”,但是毕竟是“六月份的冬瓜——毛儿嫩”啊!

“啊!”

就在张伯奋应接不暇之时,那“赤发鬼”刘唐下盘一个“虎尾腿”,直接把那张伯奋钩翻在地上,他光顾着上边抡起双锤来抵挡那“赤发鬼”刘唐的朴刀了,结果就忘了下面了,直接是顾此失彼!

“呀!”

正在“赤发鬼”刘唐即将要一刀劈死那张伯奋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刘唐兄弟,且慢动手!”

“赤发鬼”刘唐愣了一下,就这一下,那张伯奋看准了机会,立刻就从地上爬起,狼狈的跑了。

“别走!”

刘唐还要追,却被刚刚赶来的“豹子头”林冲给拦住了。

“寨主有令,放他们去了!”

林冲说道。

这倒不是李寒笑妇人之仁,而是他已经知道了新上任的济州府知府乃是张叔夜。

李寒笑还是非常敬佩此人的,此人乃是能臣啊,这位大宋唯一率军勤王的忠臣,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气节,何为忠诚。

张叔夜这个名字,在北宋末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兰州小官,到平定羌人之患的功臣,要说这位老将最让人佩服的是什么?那就是在面对金兵来犯时,他毅然决然带着两个儿子,率三万将士星夜驰援汴京。

当时其他几路总管都在干什么?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动弹,有的甚至在看热闹,偏偏张叔夜接到军令,立马就动身了。

这支军队一路北上,所向披靡,虽然路上经历了不少血战,但依旧保持军容整齐,让钦宗皇帝看了都连连点头,在京城的保卫战中,张叔夜父子三人可没闲着。他们带领将士连战四天,还斩杀了金军的两员大将,这份战绩着实令人振奋。

可惜啊,张叔夜的忠心没能挽救大宋的命运。金兵攻破汴京后,他和两个儿子仍在浴血奋战,直到接到停战命令才不得不放下武器。

更让人敬佩的是,当金人想立异姓为帝时,这位老将毫不犹豫站了出来,他当着金帅的面,坚决要求立赵氏太子,这份胆识,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当得知要被押解过黄河北上时,六十三岁的张叔夜选择了自尽。他用这种方式,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宁死不屈”。

你说他何必如此刚烈?可张叔夜心里明白,过了黄河就是敌国的地盘,他死也要把忠魂留在大宋的土地上。

这样的人,李寒笑想着的是招揽,这是上善之策。

所以,自然不能杀他的儿子,撕破脸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