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119章 宋江明修栈道,柴进暗度陈仓

次日,张叔夜得报,昨天送到招募新兵招兵站的粮草车里面发现了两个皇城司侍卫的尸体。

张叔夜非常吃惊,看来这济州城里面当真是有水泊梁山的奸细,而且已经和这些皇城司侍卫交上手了!

只可惜,这两个皇城司侍卫提前没有把任何情况告知张叔夜,他们想着的是自己把事情给办完了之后,再去邀功请赏。

这也是宋朝皇城司的一贯规矩,因为在事情没有到达最后之前,你要是上报了情况,结果再出现了什么突发情况,那最后可就对不上账了,皇城司内部会对这种现象进行严惩,所以他们都习惯在瓜熟蒂落,没有变数之后,才进行上报。

张叔夜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就知道梁山泊的势力已经渗透进了济州府,而“智多星”吴用告诉他,来就来吧,日后在关键时刻,他们不然有大动作,到时候再顺藤摸瓜,如果现在就全城搜捕,很有可能搜捕不到不说,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城内老百姓的恐慌,闹得鸡犬不宁,六畜不安的。

本来济州城内还算是不错,百业兴旺,要是弄得人心惶惶,财政方面怕是又得出大问题了。

而在此期间,“呼保义”宋江也成功到达了张叔夜的幕府,张叔夜也终于见到了他在西北就曾经听说过的山东“及时雨”,郓城“呼保义”,“孝义黑三郎”。

论长相吗,宋江其实生得黑矮,这也是让宋江非常自卑之处,但是他这个人的气质不错,也算是有些补救,张叔夜初见宋江,便觉得他气度不凡,与他交谈之后,又发现这个宋江确实是个忠于朝廷和官家的人,志向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忠君报国,做一番事业出来。

当然 张叔夜也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点野心的流露,但是他倒是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宋江的志向是忠君报国,为国效力,在这个方面上有野心也只会让国家更加兴旺,属于好的发展方向。

而且,张叔夜也觉得,宋江之前是胥吏出身,衙门里面的各项公务他都非常熟悉,当时郓城县的时文斌经常是把各项公务交给宋江来办理,无论是诉讼案件,府库钱粮,一应诸般事宜,宋江都能弄得得心应手。

所以,张叔夜也在考虑,能不能想办法让他宋江做个官。

这个世界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乐,但是很多人也可能非常的疑惑,就是宋江按说人品,声望都不错,家里也有钱,怎么就当不了官呢?你看人家武松打死个老虎,赏识他的人是个县令,于是武松就做了个都头,还有那高俅踢的一手好球,赏识他的人是个皇帝,于是高俅就做了太尉。

而宋江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却没有贵人帮助,也就只能靠造反出人头地了。

其实这也是和北宋文官的选拔途径相关,基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荫补,需要你有一个当官的一个好爹;这个宋江没有。

第二个是走制举也就是推荐制度,就需要你认识一个大官,结果宋江认识的最大的官是郓城县的时文斌,县官,一个县官能干什么?他都没有制举的资格!

第三个,就是走科举,需要考试,但是宋江的问题在于,他入了吏籍,是不得科举的。

所以,宋江说穿了就是个乡下土财主,没有个当大官的爹,也接触不到高级官员,按理说唯一当官的路子就是考试了,但既然他已经做了吏,那大概率科举考试也和他无缘了。

宋朝时期,官吏是区别对待的,吏不是官员,基本上一辈子没有做官的机会,胥吏若想成为官员,需经过多次考试以获得“入流”资格。

宋朝沿用了唐朝的流外铨制度,但限制更为严格,吏人即使获得了“流外官”的资格,仍需通过多次考试才能成为正式官员。

这一制度旨在区分胥吏与官员的身份,并通过考试选拔真正有能力的官员,因此,做了吏之后,并非完全不能做官,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

这个考察过程很有可能延续个一二十年,你还得上下打点,而且考核还十分严格,基本上过不了。

所以,他宋江混到了三十多,还是一个小吏……

但是,张叔夜是有制举的资格的,他有意提拔宋江,但也知道,一个人越想要有的东西,你先许给他,然后再拿着这东西吊着他,始终让他感觉这东西是若即若离的,好像自己再多使使劲就能够碰到一样,让他先拼命给自己带来价值。

就像是追着胡萝卜跑的驴子一样……

当然,这个主意其实是那“智多星”吴用给张叔夜出的……

果不其然,在宋江听到张叔夜想要任用他,走制举的名额让他做官的时候,宋江都哭了,半辈子了,终于等来了这么一个机会,激动啊,兴奋啊……

但是,张叔夜说了,他要先考校考校宋江,宋江一想也是,这自己作为胥吏,想要走制举当官,也是要经历过严格的考核才行的。

而张叔夜告诉他,现在他想要剿灭水泊梁山贼寇,但是缺少人才,最为缺少的就是军事方面的人才。

然后,张叔夜就说了,你作为山东“及时雨”,郓城“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在江湖上的地位和声望基本上没什么人能比,人面广啊,那你就想办法招来一些人才,不管是黑道白道的人才,只要是能够为朝廷效力,立功的都给编制。

这样,既能够成全宋江的朋友之义,也算是他的理工表现,张叔夜好给他制举的名额。

张叔夜这招可谓是正打在了“呼保义”宋江的七寸上了,他立刻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立刻拍着胸脯和张叔夜保正,自己保正给张叔夜招揽来一队“人才大军”!

这也是“智多星”吴用为什么容得下他宋江的缘故,就是因为宋江在江湖中的地位高,人面广,能够帮助张叔夜招揽来无数的人才,而他“智多星”吴用不服他宋江不行,这一点他“智多星”吴用当真是望尘莫及。

宋江当即是奋笔疾书,在脑海内想起自己以往交往过的各路英雄好汉,一个个的给他们写信,说自己在为济州官府招贤纳士,你们快来吧,来了为国出力,给编制,立功受赏之后还能给官做,之前犯了事儿的也不怕,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大罪的那种,都可以来,可以立功赎罪。

这也是张叔夜管这蔡京蔡太师要来的用人方面的特权,因为他张叔夜这些年也已经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有本事的人他在如今的这个道君皇帝宋徽宗的治下,身上不犯事的似乎不多,甚至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越有本事的人,身上犯的事儿反而越多,不知道怎么回事。

宋江这第一封信,先写给了谁呢?是写给了横海郡沧州“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的。

毕竟,这柴进人称“再世孟尝君”,门下门客不小于三千之数,而这“呼保义”宋江虽然之前和小旋风”柴进并没有见过面,但是一直有书信来往,神交已久,毕竟,在江湖中,他们两个的名声大抵相等。

所以宋江恳请柴进柴大官人可以把这个消息告知他手下一些想要入官府的门客,叫他们前来济州。

按说,这“小旋风”柴进肯定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门客白送人,毕竟他的这些门客都是他自己出钱养着的,送给朝廷去干嘛?

但是,这些柴进的门客里面,也不乏一些沽名钓誉之徒,鸡鸣狗盗之辈,也来柴进这里混饭吃,柴进为了保持他的贤名,所以在明面上并不好驱赶他们,但是这样混饭吃的家伙越来越多,还有很多柴进所不喜欢的庄客,在柴进的庄子上,让他十分的碍眼。

柴进正好不知道该想个什么样的办法驱逐这些人呢,他“呼保义”宋江的这封书信就来了,他“小旋风”柴大官人一看,高兴灿了,这不有地方发落了吗?

于是乎,他就集中了这些他讨厌的门客、庄客,共计二百来个,全都告诉他们,如今济州府官府军中招贤纳士,不问前恶,以前犯过事的也没问题,送他们去图个前程,叫心腹人带着他们一路送到济州府去。

按说,这“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秘密的和水泊梁山干着往辽国境内贩卖那高度白酒换取马匹的地下生意,要是知道这宋江在这里“招兵买马”,是为了攻打梁山,他一定是借口推辞。

但是,他比较迟钝,就没动脑子好好想想,这水泊梁山就在济州府的辖区之下,这“呼保义”宋江替这济州府招兵买马,官府的兵马是用来干什么的?

而这济州府境内又没有其他的山头,你说这水泊梁山能不受到威胁吗?

但是,这“小旋风”柴进还沉浸在能够送走这二百来号碍眼家伙的喜悦之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心思来想那么多,还给“呼保义”宋江回了封信件让人带过去,在心里说什么既然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及时雨”,郓城“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开口,他“小旋风”柴进自然是义不容辞之类,总之是极尽彰显他“再世孟尝君”的风范。

而宋江那边第二个写信的对象,则是他的“真.刎颈之交”,原着里面另外一个在他坟头“自挂东南枝”的高级战力,现任清风寨副知寨,“小李广”花荣。

这两个人的感情,就匪夷所思的非常之好,《水浒传》原着里面并没有提及他们两个有什么交情,也没有提及他们两个交情的相关细节,但是在“小李广”花荣出场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以至于这后世都有人怀疑这俩人是不是“龙阳泣鱼”,玩了一出“黑白配”……

总之,这两个人的交情就是好的不得了,而宋江给“小李广”花荣写信,也是听了张叔夜说,他在蔡京蔡太师那里获得了能够平调其他州府官员的权力,所以他宋江就第一个想到了这自己的兄弟,“小李广”花荣。

花荣的本领可不是盖的,神箭手一个,放暗箭那是百发百中,本身实力在梁山泊八骠骑先锋使里面也算是靠前的,能和“霹雳火”秦明硬碰硬打上几十回合,如果能够来到济州府做官,自然能够受到张叔夜的赏识。

毕竟,在青州府那边,“小李广”花荣官位不高,还受压制,上面还有个兵马统制“霹雳火”秦明作为最高战力,显不出他,就连本事本来就不如他的青州兵马督监“镇三山”黄信的官位都比他“小李广”花荣要高,不好混啊。

而且,宋江知道,原本这青州的盗匪特别多,几乎是盗匪横行,但是自从生辰纲事件之后,青州府境内的大山头基本上都被一扫而光,匪患瞬间就缓解了。

以前还能靠着剿匪而获得些战功提升的“小李广”花荣,一下子就无的放矢,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济州这边就不一样了,梁山泊贼寇的剿灭刻不容缓,“小李广”花荣来了,估计直接就能补上原本黄安的位置,到时候直接就是济州府的军队一把手。

而“小李广”花荣那边因为比起沧州那边,距离较为近一些,所以“小李广”花荣也就迅速的回信给宋江了。

他在信中和宋江说,哥哥,不是我不想去,这边这正知寨天天防贼一样的防着我,我也非常讨厌,也想走,跟你一起混去。

但是,这青州的知府慕容彦达可不好惹啊,他是皇亲国戚,我如果去了,引起他的不满,恐怕到时候闹大了,这对于济州府都没好处。

这慕容彦达便是青州的知府,徽宗宫中慕容贵妃之兄,算是一家国舅爷,也是奸臣一党。

不过,他“小李广”花荣说,他最近刚刚捉捕到了两个山大王,这两个人也有点本事,要是宋江愿意要,他就先把这两个人给宋江送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