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154章 赴宴少华途径太华,登西岳寨主攀亲

这边“铁叫子”乐和自然是回去找李寒笑一行人报信,“拼命三郎”石秀护送关胜等人前往梁山,暂且不表。

单说李寒笑等人过了黄河,便从河东路往永兴军路而去,这就已经到达陕西地面之上了,再过丹州,同州,华州,便可到达京兆府地面上了。

然而,一旦涉足这片土地,这里便成了西军的大本营,自始至终都处于他们严密的掌控之下。在这里行事,必须时刻保持警觉,谨小慎微,每一步、每一个举动都容不得半点儿差错或越界之举。

正如那位出自西军的前任军官鲁智深所言,尽管西军在关中地区的势力相对薄弱,其主力精锐部队大多被部署于边境抵御外敌,但依然不容轻视。尤其是此次军事调动后,连猛将王舜臣都被调遣至关中地区。虽说关中本地的兵马或许实力并非顶尖,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如此悍勇之将领带队指挥,哪怕只是一群绵羊般的士卒,也能迸发出超乎常人想象的战斗力,至少在关键时刻能够抵挡住敌人的进攻,不至于一触即溃。

鉴于此,李寒笑当机立断,决定迅速赶赴少华山,途中不再节外生枝。他深知当前局势紧迫,唯有尽快与“神机军师”朱武等众人会合,详细了解如今京兆府内部的真实状况以及王舜臣的具体部署安排,方可进一步商讨后续的应对策略及行动计划。

原本他们在到达华州之后,本应该很容易就到了少华山的,但是由于他们刚刚到了潼关,就发现当地军队在严密盘查过往客商,还要路引。

古人出门旅行需要携带“路引”,其中“过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证件。所谓“过所”就是凭证之意,特指“度关津的路证”。

到了五代时期,过所制度逐渐被公验取代,宋代的公验也称为公凭、公据、公移等,除了保留通行证的作用外,公验还能作为证明文书使用,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宋代虽然名义上有公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宋朝的城市包括都城开封,开放程度都是很高的,商业属性也很高,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很多,三教九流都可以任意进出开封。

所以说你出门没有这个东西可以,但是官府要是查你,你就倒了大霉了,不但过不去不说,而且还很容易把你给抓起来。

李寒笑他们这些梁山好汉就是想有路引他们也没办法去官府办理,没办法,只能从潼关绕路,走了两天山路来到了西岳华山之下。

这华山古称“太华山”,而“九纹龙”史进他们占据的则是“少华山”,两座山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远

华山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自古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毕竟“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

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另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

只不过,现在全真教祖师爷王重阳真人现在估计刚生出来才没两岁,全真教在华山上的历史还是没有发生的。

不过,这华山上不代表着没有其他真人啊,比如陈抟老祖,还有和李寒笑非常有关系的一个人,华山三圣母。

这陈抟老祖的道场便是西岳华山,乃是宋朝的活神仙一个,相传陈抟老祖118岁遁入华山隐居后,世人便很少见到他,但有天他观天象得知一位贵人要来华山避祸,而这个所谓的贵人正是当时还岌岌无名的赵匡胤。

于是陈抟老祖幻化成一个卖桃的挑夫,带着两大筐桃子在华山等着他,当时的赵匡胤为了避祸四处东躲西藏现在是又渴又饿,身心俱疲。他远远看到有个老翁挑着两大筐桃子,便想也没想就冲上去拿起桃子就吃起来,没多会桃子就被他吃的七七八八。

陈抟老祖看到赵匡胤如此饥渴,也没有阻止他,而是在一旁笑意盈盈的看他吃桃。谁成想赵匡胤吃完桃子居然靠着箩筐倒头大睡起来,直到日落西山他才悠悠转醒。而他醒来后居然连一声谢谢也不说,一分钱也没有付就要离开。

陈抟老祖便拦住了他:“吃桃不付钱非君子所为,如今见你落魄便只收你一文钱好了。”

谁知这赵匡胤是真落魄浑身上下连一文钱也拿不出来,正在尴尬之时陈抟老祖便提出要下棋,如果赵匡胤赢了就免了桃钱。

或许是赵匡胤运气好,第一局棋真的让他赢得轻轻松松,既然赢了第一局,赵匡胤便又提出要下第二局,这次他用随身的盘龙棍做赌注,谁知这次他输的很快。棋局结束陈抟老祖拿起盘龙棍就往山内走。

急的赵匡胤在后面追,他不甘心还想再下一盘局,想要赢回自己的盘龙棍, 两人就这样一走一追,没多久天色就暗淡下来。等那赵匡胤追上时,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长出现在他面前,而周围是月明星稀,山空谷静仿佛神仙之境,山中一小亭早摆有棋局。

陈抟老祖此时悠悠开口:“你既然追来要赌这第三盘棋,不知用什么做注?”赵匡胤本就身无分文,情急之下开口说:“那我就把这华山赌给你!”

此言正和陈抟老祖的心意,他让赵匡胤立下文约后,就与他对弈,谁知没走几步赵匡胤就输了。

“现在这华山就是我道家的了。”陈抟老祖说罢吹了一口气文约就飞到了对面三凤山的石壁上去了。而陈抟老祖也十分大度的点化赵匡胤天下大事,并叮嘱他开创基业后不要忘了今夜的华山赌约后就飘然而去。

可以说,陈抟老祖算是成就了大宋基业的当世奇人,所以终宋一代,宋朝对于华山道统的重视性也是非常之强的。

至于另一位华山三圣母,李寒笑估计自己按照辈份来讲,还得叫一声“姑姑”,宝莲灯的故事他是知道的,自己师父二郎显圣真君把妹妹压在华山下面,也是实属无奈,不过那已经是汉代的事情了,到了宋朝,早就经历了刘沉香劈山救母,现在三圣母仍然是西岳华山的神明。

这都已经到了华山脚下了,李寒笑作为晚辈的,还是得去拜见一下,毕竟西岳华山有三圣母的宫殿,起码得去上一柱香,拜见一下。

于是乎,李寒笑便叫“白花蛇”杨春先行回少华山去报个平安,众人在后面慢行,躲避官府搜查,期间李寒笑提出想去华山看看。

那“花和尚”鲁智深则是问道,这少华山近在咫尺,去华山上干什么。

李寒笑则是告诉他,自己师承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这华山是他妹妹三圣母娘娘的宫观所在地,所以自己于情于理都得去拜见一下。

众人明白,方才不说话了,毕竟他们在太行山里面大开眼界,亲眼目睹了二郎显圣真君与那老九尾狐狸斗法,还听到了二郎神亲口说李寒笑为其弟子。

其实他们心里面还挺震撼的,因为古代人信鬼神不假,但是大部分人一辈子基本上是见不到真的鬼神,他们可不一样,这可是见到真的了。

像是那东京城里面的赵官家,那也是个痴迷道教的主儿,认为自己是什么神仙转世,把自己的名号气得比那老太太的裹脚布还要长,什么“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这个道号是宋徽宗在公元1117年,被一群道士吹捧的迷迷糊糊的宋徽宗觉得自己简直脚下踩云头顶冒烟,吹自己就是元始天尊下凡,于是给自己上了这个道号: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其中,“玉清教主”就是指的元始天尊,因为元始天尊的全称叫做“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

至于“微妙”,就是微妙,玄妙,老子《道德经》中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句子。

也因为这个称号,宋徽宗又有了一个戏称:“道君皇帝”。

他那是假的神仙转世,自家寨主才是真正的玉虚宫子弟,就这点也比他强!

不过,他这名号比起后世那个姓朱的“天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还是收敛的很多了……

李寒笑既然要去,众人便说让鲁智深和杨志带着他们先往少华山去,李寒笑则是和许贯忠两个人上一趟华山去,下山之后再跟上来,反正少华山和华山之间的距离很近。

李寒笑去华山是去拜见三圣母,而许贯忠则是主动提出要带着他却访问一下陈抟老祖。

毕竟,许贯忠知道,这陈抟老祖原本是他一手促成了宋朝的,那么李寒笑日后要做的事情,最好先征求一下他的态度才好……

到了西岳华山脚下,二人先是和下面的村民打听了一下三圣母娘娘的宫观在哪里。

华山当地人对于三圣母那是相当的崇拜了,他们说华山上有一座雪映宫,雪映宫里供奉着一位三圣母娘娘,三圣母娘娘有一件神奇的法宝宝莲灯。

传说中,他们华山脚下的百姓经常受瘴雾危害,每年都要死不少人和牲畜,自从三圣母娘娘来到华山,用她手中的宝莲灯驱散瘴雾,人们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而那雪映宫现在就在华山的半山腰,在后来被扩建为三圣母庙。

李寒笑和许贯忠便当即上山,并不太费力气的就到了那三圣母庙。

二人走进大殿,李寒笑看到了正中供奉的三圣母神像,找了个蒲团跪下,就磕了三个头。

“姑姑在上,受弟子李寒笑三拜 ,弟子是清源妙道真君门下新收的弟子,路过宝山,特来拜见姑姑。”

就在此时,李寒笑三个头磕完了,自己的三尖两刃刀居然散发出一股奇特的光彩。

随即,那神像手中的莲花彩灯也绽放出一股五彩光芒。

“宝莲灯!”

李寒笑当然知道那莲花状的彩灯是什么 那可是先天至宝宝莲灯,又名女娲灯,是数万年前由太昊伏羲所造,后由女娲娘娘赠予三圣母降妖除魔,有着照明、驱除邪魅之用。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女娲娘娘用宝莲灯照亮鸿蒙三千世界,镇住洪荒之力,盘古大神才能顺利的创造了天地。如果是这样的说法,那么女娲娘娘的宝莲灯应该也是先天至宝,和盘古大神的开天神斧是同一个时期的神器,是最厉害的混沌至宝之一,就是太极图,盘古幡恐怕也要矮其一头。

\"恭迎三圣母娘娘!\"伴随着这声高呼,许贯忠猛地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一道绚丽夺目的五彩光芒骤然亮起,如同一道璀璨的彩虹横跨天际。那光芒正是来自于传说中的宝莲灯,它散发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辉。

许贯忠心中一惊,瞬间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三圣母娘娘大驾光临了!

在此之前,尽管李寒笑跪地磕头,但他却并未屈膝。

然而,当目睹宝莲灯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时,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和神圣感扑面而来。

许贯忠只觉得双腿一软,不由自主地便跪了下去。此刻的他,再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心,诚惶诚恐地低下头颅,以示对三圣母娘娘的敬意与尊崇。

“你叫我姑姑,倒是符合辈分,你便是我二哥新收的弟子吗?”

一个空灵的声音传来,李寒笑二人抬头一看,但见香气缭绕,一位雍容华贵的仙女便出现在了三圣母庙上空,脚踏祥云,手持宝莲灯,正是西岳华山华山三圣母娘娘!

“小侄拜见姑姑!”

见三圣母没有见怪,李寒笑想着自己这声姑姑应该算是叫对了,三圣母比起辈分,更重亲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