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43章 封狼居胥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第43章 封狼居胥

作者:杰外生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03:33:20 来源:小说旗

陈庆之面不改色,眼见突厥主帅挥刀劈来,不退反进,手中长槊如毒龙出洞,直刺突厥主帅面门。

电光火石间,两名白袍军士兵飞身挡在陈庆之身前,手中长矛如林,瞬间与突厥主帅的斩马大刀交击在一起。

“铛!”

金属碰撞的巨响震耳欲聋,火星四溅。

突厥主帅力大无穷,一刀荡开两杆长矛,刀锋去势不减,直逼陈庆之。

“保护将军!”

又是两名白袍军士兵从侧面杀出,手中长刀寒光闪烁,分别砍向突厥主帅的脖颈和腰间。

突厥主帅怒吼一声,挥刀格挡,刀锋与长刀相撞,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趁此机会,先前被荡开长矛的两名白袍军士兵再次攻上,长矛如灵蛇般探出,直取突厥主帅的胸膛。

突厥主帅躲闪不及,被一杆长矛刺穿了肩甲,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

他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挥刀逼退两名白袍军士兵,但另一名士兵的长刀已经悄无声息地划过他的脖颈。

鲜血喷涌而出,突厥主帅捂着喉咙,双眼圆睁,不敢置信地望着陈庆之,轰然倒地。

突厥主帅轰然倒地,群龙无首的突厥士兵见状,斗志瞬间瓦解,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杀!一个不留!”陈庆之声如洪钟,白袍军将士如同猛虎下山,紧追不舍。

喊杀声震天,狼居胥山脚下,俨然成了人间炼狱。

一些突厥士卒试图反抗,却如同螳臂当车。

白袍军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长矛如林,刀光如雪,将突厥士卒无情屠戮。

鲜血染红了山坡,残肢断臂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突厥统领亲眼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肝胆俱裂,恐惧像冰冷的毒蛇般缠绕着他的心脏。

他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逃!

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鸣般传来。

李川带着燕云十八骑风驰电掣般赶到突厥营帐。

映入眼帘的是尸横遍野的惨状,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鲜红的血液浸透了泥土,残破的旌旗在风中无力地飘荡。

李川勒住缰绳,胯下战马不安地嘶鸣着。

他翻身下马,目光扫过这片修罗场,眉头紧锁。

杀戮的惨烈程度远超他的想象,纵使见惯了战场厮杀,他依然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震动。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对生命的惋惜?

亦或是对战争残酷的反思?

陈庆之浑身浴血,快步走到李川面前,单膝跪地,抱拳道:

“殿下,……”

“殿下,末将幸不辱命,已全歼来犯之敌!”

陈庆之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

他身上的战袍已被鲜血染红,但眼神却炯炯有神,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伤亡如何?”李川翻身下马,走到陈庆之面前,语气平静地问道。

“回殿下,我军阵亡七十三人,重伤一百一十二人。”陈庆之低头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歼敌多少?”

“回殿下,歼敌三千余人,俘虏五百余人。”

“无需在意那些逃兵,”李川摆了摆手,“穷寇莫追,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

“末将遵命!”陈庆之再次抱拳

“随我来。”李川说完,径直走向狼居胥山最高处。

山风呼啸,吹动李川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站在山巅,俯瞰着脚下的战场,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让他感到有些不适,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豪迈之情。

陈庆之跟在李川身后,亦步亦趋。

“殿下,此处不宜久留,还是尽快下山吧。”陈庆之劝道。

“无妨,”李川摇了摇头,“白袍军在此,何惧之有?”

“殿下,末将并非担心安全,而是……”陈庆之顿了顿,欲言又止。

“而是何事?”李川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庆之。

“而是……末将以为,殿下不宜在此插旗。”陈庆之鼓起勇气说道。

李川闻言,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山谷间回荡,震耳欲聋。

“陈将军,你以为本王是那等沽名钓誉之辈吗?”

陈庆之连忙跪地,“末将不敢!”

李川的笑声戛然而止,他走到陈庆之面前,伸手将他扶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道。

“本王此举,并非为了炫耀战功,而是要告诉世人,我李川的铁骑,所向披靡!来人,取我帅旗!”

陈庆之望着李川,他实在不明白,这位年轻的王爷究竟有何底气,敢如此张狂?

李川负手而立,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山风猎猎,吹动他玄色的王袍,发出飒飒声响,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达天际。

陈庆之站在他身后,感受着这位年轻王爷身上散发出的无形威势,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畏之情。

“陈将军,你觉得这狼居胥山如何?”李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上位者威严。

陈庆之抱拳道:“此山巍峨壮阔,可为大唐之屏障。”

李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你只看到了其形,却未看到其魂。”

他指着远方,“这狼居胥山,曾是我汉家儿郎的耻辱,如今却成了我大唐将士的荣耀之地。”

陈庆之”

“这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见证!它见证了匈奴的兴衰,也见证了我大汉的落寞,如今它将见证我大唐的崛起。”

李川语气慷慨激昂,仿佛要将这山河都收入囊中,“我大唐的铁骑,将踏平一切阻碍,让四夷臣服!”

陈庆之闻言,心中震撼不已,他从未见过如此豪情万丈的君主。

他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川转身扶起陈庆之,语气变得柔和,“陈将军,我需要你的辅佐,才能完成这开疆拓土的伟业。”

“殿下,末将必当竭尽全力!”陈庆之目光坚定,铿锵有力地说道。

李川点了点头,随后脸色一肃,“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据探马来报,铁勒部落的汉人正在向南逃亡,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此时,在狼居胥山五里之外,尘土飞扬,一群衣衫褴褛的汉人正在亡命奔逃。

他们面色苍白,衣不蔽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杨都尉带着幽州骁骑军的士兵们奋力抵挡着身后追兵的攻击,长枪挥舞,寒光凛凛,但铁勒人的攻势却越来越猛烈,他们犹如潮水般涌来,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杨都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兄弟们快顶不住了!”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杨都尉咬紧牙关,手中长枪如同一条银蛇般刺出,将一名铁勒人刺落马下。

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都将葬身于此。

就在这危急时刻,原幽州定州长史郭松快步走到杨都尉身边,“杨都尉,我有一计,可解此危。”

片刻后,狼居胥山顶,李川听完探子的禀报,眉头紧锁。

他知道,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陈将军,你即刻带兵清缴残敌,务必将铁勒人赶出我大唐境内!”李川语气冷冽,

陈庆之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李川看向郭松,语气缓和了一些,“郭长史,你有什么计策?”

“殿下,末将以为,可兵分两路。”郭松说道,“由末将带百姓沿水路撤退,再由杨都尉率兵向南进发,引开敌人注意力。”

李川略一沉吟,便同意了郭松的计策,“好,就按你说的办。记住,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汉人的性命!”

“末将明白!”

李川望着郭松,”

郭松深深地望了李川一眼,随后便转身离去,只是谁都没有注意到,在他离开前,似乎看向了远方,那个方向,是杨都尉带着两百士兵消失的地方,他眼眶微红,泛起了一丝泪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