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79章 神奇农具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第79章 神奇农具

作者:杰外生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03:33:20 来源:小说旗

斥候哆哆嗦嗦,半天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那,那东西……像是,像是……农,农具……”

“农具?”李世民眉头紧锁,心中疑惑更甚。

区区农具,竟值得房玄龄如此大费周章?

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

他心中虽有疑虑,但房玄龄办事向来稳妥,此刻如此郑重,想必事关重大。

“摆驾!楚河村!”李世民不再迟疑,语气坚定。

御辇一路疾驰,卷起漫天尘土。

李世民心绪难平,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楚河村曾经的景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片祥和景象。

如今,却已成废墟,满目疮痍。

这景象,如同在他心头狠狠扎了一根刺,让他隐隐作痛。

抵达楚河村,眼前景象更让他心生愧疚。

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昔日繁华,早已荡然无存。

他沉重的脚步踏在焦土之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心尖上。

“陛下,这边。”房玄龄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他的身后,躬身行礼。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悲痛压下,跟随房玄龄走向村庄深处。

七拐八绕,来到一处看似普通的废墟前。

房玄龄指着地面上一块看似普通的石板,说道:“陛下,入口便在此处。”

几名侍卫合力将石板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洞口处,隐隐传来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

“陛下,请。”房玄龄伸手示意。

李世民站在洞口,目光深沉地望着下方,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不安。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迈步走了进去。

“陛下,小心脚下。”房玄龄紧随其后,声音在狭窄的通道中回荡。

通道幽深,光线昏暗,只能依稀看到脚下崎岖不平的路面。

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个宽敞的地下室。

地下室中央,摆放着一件造型奇特的农具。

李世民一眼便认出,那是……

“陛下,耕牛……”房玄龄的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里回荡,却戛然而止。

地下室内,几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勉强驱散了黑暗。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中央那件奇特的农具上,眉头紧锁。

那是一架犁,却与他印象中的犁大相径庭。

它整体结构更加轻巧,造型也更为流畅,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陛下,您看,这就是臣要献给陛下的宝物。”房玄龄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眼下大唐耕牛数量不足,加之土地贫瘠,百姓耕作效率低下,粮食产量难以提升。长此以往,恐生民怨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深知耕牛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唐初连年征战,耕牛损失惨重,这的确是困扰朝廷的一大难题。

他抬眼看向房玄龄,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房玄龄会意,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图纸,双手捧给李世民。

“陛下请看,此乃臣根据多年经验,并参考了古籍记载,设计出的曲辕犁图纸。”

李世民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图纸上,详细地描绘了曲辕犁的各个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与传统的直辕犁相比,曲辕犁的辕头是弯曲的,犁壁也更加轻薄。

“此犁有何妙处?”李世民问道,目光依旧停留在图纸上。

“陛下,此犁名为‘曲辕犁’,其妙处有三。”

房玄龄挺直了腰板,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其一,此犁重量轻便,所需耕牛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一人一牛便可操作;

其二,曲辕犁转弯灵活,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尤其适合在丘陵地区耕作;

其三,此犁耕地深度可调,能够更好地翻动土壤,提高耕作效率。”

房玄龄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此犁能够推广开来,必将大大提高大唐的粮食产量,缓解耕牛不足的困境,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更加强盛!”

李世民听得心潮澎湃,他放下图纸,走到曲辕犁旁,伸手抚摸着犁身。

冰冷的铁器,却仿佛蕴藏着无限的希望。

他能感受到,这小小的农具,将给大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房玄龄:“此犁……是何人所制?”

房玄龄闻言,面色忽然变得有些古怪,他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此犁并非臣所制,而是一位隐士高人……”

“哦?是何方高人,竟有如此巧夺天工之技?”李世民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房玄龄吞了口唾沫,缓缓吐出几个字:“此人,陛下也认识……”

李世民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胸腔中如同擂鼓般震动。

这小小的曲辕犁,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足以改变大唐的命运!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又不得不信,因为说话的是房玄龄,是他最信任的肱股之臣。

“此犁……当真有如此奇效?”李世民的声音微微颤抖,目光紧紧地锁在曲辕犁上,仿佛要将它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房玄龄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臣以性命担保,绝无虚言!此犁一出,大唐的粮食产量必将翻倍,百姓将不再受饥饿之苦,国库也将更加充盈!”

李世民激动地来回踱步,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节都有些发白。

他仿佛看到了一幅盛世景象: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翻滚,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国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足以支撑大唐的雄图霸业!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房玄龄,“玄龄,你立了大功!朕要重重赏你!”

“臣不敢居功,此乃隐士高人之功劳。”房玄龄连忙躬身行礼,心中却也充满了喜悦。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赌对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沉声说道:“速速将此犁和图纸送往工部,命工部尚书仔细研制,若无误,即刻推广天下!”

“臣遵旨!”

房玄龄领命,小心翼翼地将曲辕犁和图纸收好,准备离开。

李世民望着房玄龄离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涌起一丝莫名的遗憾。

他想起那位隐士高人,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造出如此神奇的农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