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107章 签订合约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第107章 签订合约

作者:杰外生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03:33:20 来源:小说旗

长乐公主指尖摩挲着那串宝石项链,冰凉的触感让她稍稍回神。

烛光下,宝石折射出迷离的光彩,映照着她略带忧伤的侧脸。

“很久很久以前,母后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最喜欢在御花园里扑蝴蝶,做些傻傻的事情。”她语气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段美好的回忆。

小新城听得入了迷,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姐姐手中的项链,仿佛能从中看到那个温柔美丽的皇后。

“有一次,母后偷偷溜出宫,想去看看长安城外的风景。结果,她迷路了……”

长乐公主顿了顿,目光变得有些飘忽,“遇到了坏人。”

小新城闻言,小脸立刻紧张起来,“那……那母后有没有受伤?”

长乐公主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道:“没有,当然没有。母后很聪明,她……她遇到了一位英雄,救了她。”

“英雄?是谁呀?”小新城好奇地追问。

长乐公主的笑容有些僵硬,“是……是一位很厉害的大将军。”

“那母后后来呢?”小新城继续问。

长乐公主深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小新城紧紧抓住长乐公主的衣袖,“那……那川哥呢?川哥去了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

长乐公主的身体微微一僵,眼神闪烁不定,避开了小新城的目光,“他会回来的。他答应过我们的,一定会回来的……”

她语气中的不确定,像一根细小的针,扎痛了小新城的心。

她止住了哭泣,只是呆呆地望着姐姐,

“姐姐,你说,川哥真的还会回来吗?”

长孙无忌负手立于书房之中,眉头紧锁,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显得心事重重。

昨日朝堂上的一番话,如同鲠在喉,让他寝食难安。

长乐公主这门亲事,关系着大唐与突厥的邦交,绝不能轻易放弃。

“难道没有其他方法补偿突厥了吗?”

长孙无忌喃喃自语,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他思索着,如何才能在让突厥出兵的前提下,保全长乐公主。

此时,房门被猛地推开,长孙冲面色苍白地闯了进来。

“父亲!您听说了吗?朝廷真的要送长乐公主去突厥和亲?”

长孙无忌眼神一冷,呵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此事尚未定论,你从哪里听来的谣言?”

“不是谣言!满朝文武都在议论此事,说颉利指名要长乐公主,否则就要兵戎相见!”

长孙冲急切地说道,声音都有些颤抖,“父亲,您一定要想想办法,救救长乐公主啊!”

长孙无忌看着儿子痛苦的表情,心中叹息一声。

他何尝不想救长乐公主?

只是,如今大唐内忧外患,实在不宜开战。

与此同时,椒房殿内,长孙皇后正伏在李世民的膝上,哭得梨花带雨。

“陛下,长乐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您怎么忍心让她远嫁炎国,受那份苦楚?”

李世民轻轻抚摸着皇后的秀发,眼神中也充满了无奈。

“观音婢,朕何尝忍心?只是,如今国事艰难,朕也是迫不得已啊!”

他长叹一声,将皇后搂入怀中,“朕答应你,一定会尽力补偿长乐,让她在突厥过得好一些。”

翌日,太极殿上,李世民再次提起长乐公主和亲之事。

他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其他良策,既能让突厥出兵,又能保全朕的女儿?”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皆低头不语。

他们知道,此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李世民见状,心中失望至极。

“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就……朕宣布,长乐公主和亲突厥,以结两国之好!”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无奈和决绝。

数日后,驿馆内,辛弃疾品着茶,对着身旁之人低语。

“都准备好了吗?”

“大人放心,一切已经安排妥当。”那人压低声音回道。

“只等长乐公主出行之日,便可……”

“记住,务必小心谨慎,不得有任何闪失!”辛弃疾叮嘱道,

长乐公主出行之日,天色微亮,皇宫外早已集结了百官与护送的将士。

一片沉寂中,只有马蹄声在青石板上轻轻敲击,显得格外清脆。

长乐公主身着盛装,手中握着那串宝石项链,指尖轻抚,仿佛在寻找一丝安慰。

晨风拂过,带来初秋的凉意,她深吸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

李世民走上前,轻轻握住长乐公主的手,语气沉重而坚定:

“长乐,此去突厥,路途遥远,务必保重。”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父爱与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决绝。

长乐公主抬头,目光坚定,却也透露出几分疲惫:“父皇,女儿明白。”

她微微一笑,试图掩饰内心的不安。

一旁的侍女清脆的声音响起:“公主,时辰已到,再不启程便要误了行程。”

长乐公主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

出宫的刹那,长乐公主回首,皇宫的高墙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而遥远。

她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看到这个熟悉的地方。

心中虽有千般不舍,但她没有犹豫,继续前行。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某个角落,小新城握着长乐公主赠予她的玉佩,喃喃自语:

“姐姐,你一定会回来的,对吗?”

然而,她并没有意识到,此刻玉佩在她的手中突然断裂,碎片散落在地上,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

长乐公主一行人马经过繁忙的长安街道,沿途百姓纷纷停下脚步,目送这位和亲的公主。

马蹄声、车轮声、百姓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壮又画面感十足的送别场景。

终于,他们抵达了幽州关卡。

远道而来的突厥使者早已在此等候。

长乐公主下车,与突厥使者面对面站立。

两人的目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气氛。

长乐公主开口,声音平稳而有力:“我已来到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签订合约,开始新的篇章。”

突厥使者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公主放心,一切都会如你所愿。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仿佛在暗示着更多的事情即将发生。

长乐公主微微皱眉,心中隐隐不安,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迎接着未知的挑战。

长乐公主立于尘土飞扬的幽州关卡前,目光如炬,直视着那张略带阴鸷的面庞,声音清冷而坚定:“两国和亲,事关重大,如今我已抵达,不知合约何时可签?”

突厥使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那笑容如寒冬腊月的冰霜般,让人不寒而栗。

“公主殿下快人快语,既然如此,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今日,签订这缔结两国友谊的盟约。”

关卡之上,早已备好案牍文书。

在诸多大唐官员的注视下,长乐公主与突厥使者分列两侧。

长乐公主身着华服,头戴金饰,于这荒凉的边塞之地,更显其高贵与坚韧。

她拿起笔,动作略微停顿,似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却只化作笔尖的一点墨痕。

墨香在空气中弥漫,纸张翻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每一笔落下,都仿佛敲击在在场唐将的心头。

尉迟敬德怒目圆睁,虬髯戟张,恨不得拔出腰间佩刀,将那突厥使者一刀斩于马下。

柴绍虽未如尉迟敬德般形于色,但紧握的拳头,青筋暴起的手背,无不显示着他内心的愤懑与不甘。

冰冷的契约,承载着大唐的屈辱。

长乐公主纤细的手指,在盖上印章的那一刻,微微颤抖。

仿佛这印章的重量,压垮的不仅仅是她的肩膀,更是大唐的脊梁。

突厥使者接过盖有玉玺的盟约,细细端详,确认无误后,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好,好,好!公主殿下果然爽快!有了这份盟约,突厥与大唐必将世代交好,永无战事!”

他得意洋洋地将盟约收入怀中,仿佛得到了稀世珍宝。

阳光照射在他那张略显消瘦的脸上,映衬着他眼中的贪婪与野心。

空气中弥漫着胜利者的气息,刺痛着在场每一个大唐将士的心。

盟约既定,长乐公主如释重负,又如坠冰窟。

她抬眼望向远方,茫茫戈壁,风沙漫天,仿佛预示着她前途未卜的命运。

尉迟敬德再也按捺不住,大步上前,声音如雷霆般炸响:“既然盟约已成,不知贵方何时能出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