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115章 消耗150点自由科研点

一旦发表出去,无疑会激发无数科研人员的灵感,使得各大实验室加大对锗碳纳米管的投入。

即便赵小侯现在领先,但全球那么多材料实验室一并发力,很难说,不会有人在短时间内碰巧成功找到制备锗碳纳米管的方法。

到那个时候,赵小侯如果还没有研制出后续的一些成果,那么这份荣耀就很可能被别人拿下了。

因而,赵小侯现在是绝对不会将这份论文发表出去的,等到项目结束之后,他都不一定会愿意发表这篇论文。

在研制出合格的锗碳纳米管之后,小侯实验室的下一步研究重点就放在了如何利用聚合反应法来大量复制锗碳纳米管之上。

实际上,赵小侯已经知晓这一步的聚合反应法。

但考虑到有些事情需要掩饰一下,因而他还是浪费了一周多时间之后,方才在一次“意外”里,将锗碳纳米管复制成功。

看着实验室众人脸上那欢喜的神色,赵小侯心里暗暗想到,如果不是自己已经知晓这一步实验步骤的话,恐怕就算是实验数千次,数万次,都未必能够意外成功一次。

毕竟光是确定超声波的频率都需要消耗很多很多时间和材料了。

当然,每一个阶段性的成功,赵小侯都会按照惯例,带着大家出去大吃大喝。

只不过,米来娣这几天心情不太好,因为她胖了。

不过,这倒不是赵小侯带着大家出去大吃大喝的缘故。

偶尔那么一顿大餐,就算是吃得再多,也不可能让人发胖的。

主要还是实验室在项目进行期间的伙食标准太好了。

只要你愿意,一天三顿,你都可以在实验室外面的小餐厅里吃饭。

都是公司到附近最出名的几家饭馆预定的。

对于赵小侯来说,这点花费压根就不算什么。

与其担心这点伙食费用,倒不如说,实验室众人的心情好了,项目进度也要快上很多。

为了推进项目的下一个阶段,赵小侯召集实验室几人开了个小会。

其目的就是想要在避免使用科研自由点的情况之下,找到制造锗碳纳米晶体管的办法。

在这场会议中,米来娣等人可谓是畅所欲言,提出了多种办法。

譬如强酸超声波振序法。

再譬如激光引导法。

等等。

但这些办法在赵小侯看来,仅仅只适合于碳纳米管,而不适合锗碳纳米管。

因而在赵小侯提出诸多质疑之后,这场会议无疾而终。

当然,就算是赵小侯现在也没办法找到制造锗碳纳米晶体管的办法。

简单来说,硅芯片就是由大量硅晶体管组成的。

这些硅晶体管都能够单独提供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 这些硅晶体管聚合起来形成集成电路,从而实现计算机、手机等等电子产品的一切功能。

但现在的难点就是如何制造出第一个锗碳纳米晶体管!

赵小侯苦苦寻思了好几天之后,只能忍痛选择了科研自由点。

没法,因为京北大学的某位大佬就在昨天宣布研制出了第一只碳纳米晶体管!

赵小侯虽然知道碳纳米晶体管最终是很难很难做成一个完整的碳芯片,但万一呢?

他也是俗人啊!

想要光宗耀祖啊!

所以即便制造锗碳纳米晶体管的方法需要消耗150点科研自由点。

赵小侯还是很“豪气”的决定使用这150点科研自由点。

在他脑海里的属性面板上,科研自由点迅速减少为330点。

随后就是大量知识涌入他的脑海,让他头晕脑胀好一阵子之后方才舒服一些。

有一说一,在见识到脑海里完整的锗碳纳米晶体管制造方法之后,赵小侯才明白为啥那么多科学家发力,这碳芯片还是迟迟无法面世。

实验步骤太多了。

简单总结一下,这个办法应该被称为电磁场排序法。

就是将富含锗碳纳米管的化学溶液放在一个多频变化的电磁场里,经过128次长达1个小时的电磁场频率变化之后,才能够让锗碳纳米管凝结为锗碳纳米晶体管。

当然,实际上这就是制造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的方法了。

因为之后再持续进行电磁场的变化,就能够让那些形成的锗碳纳米晶体管自行凝结生长到一起,形成一团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

到了这时,赵小侯方才感叹,难怪这一步就要消耗150点科研自由点。

这是一步到位啊!

只要将这一步搞定,那么整个项目就等于顺利结束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个锗碳纳米晶体管芯片,前前后后一共消耗赵小侯250点科研自由点,这无疑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料。

当然,话说回来,这样的消耗应该是值得的。

赵小侯给自己鼓了鼓劲,就躺在床上昏睡了过去。

没法,知识大量灌入,对脑子的消耗也是不小的。

这就等于赵小侯一口气刷了一百多张高考试卷的消耗。

能不累吗?

反正次日上午,他10点才爬起床来,等他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大家伙都坐在实验室外的小餐厅吃午饭了。

“赵师好。”

“赵师好。”

“赵师好。”

..........

一连串的问好声扑面而来。

这也是实验室众人商议良久才定下的对赵小侯的称呼。

之前称呼赵小侯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年轻不懂的本科生直接叫赵小侯的名字,差点没被听到的钱本伟直接一脚踢出去。

而有的人则是叫赵小侯为赵先生,叫得他面红耳赤,总感觉自己的成就还不足以承担先生二字。

因而最终考虑到多个方面的问题,称呼他为赵师。

其一是米来娣等人感觉在实验室这段时间,跟着赵小侯学到了很多东西。

其二就是赵小侯现在是青花大学的讲师,称呼个赵师也勉勉强强可以。

当然,赵小侯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总不可能要求大家叫他猴哥吧?

他可不想读书时候的绰号蔓延至今。

和大家一起吃了味道不错的简易午餐之后,赵小侯就安排米来娣等人继续大量复制锗碳纳米管。

毕竟这玩意在之后的实验过程里,消耗是很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