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181章 舰用燃气轮机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181章 舰用燃气轮机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没钱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青花大学不会继续拨款了。

军方已经拨款,想要让军方再拨款,那么就必须拿出让人家满意的成果来!

光靠这台直径30公分的汽车发动机,是不可能让军方代表满意的。

人家缺汽车发动机吗?

实际上,现在已经是月底了。

两天后,军方代表就来到了青花大学材料系的实验室,对项目进行审核。

赵小侯看到军方代表的时候,心里顿时就略微松了一口气。

这位军方代表竟然就是上次自己乘坐运输机的陪同同伴。

他还记得对方在厕所里用没洗的手拍自己肩膀的事情。

没法,他对这个多少有点心理阴影。

那位军方代表看到赵小侯后,也有些诧异。

“赵教授你好,我是这次财务审核的负责人李新华。”

李新华朝着赵小侯笑了笑,伸出手,两人握了一下。

这个时候,两人之间的气氛还算融洽。

甚至于赵小侯中午请李新华在校门外一家饭馆吃便饭的时候,两人还小喝了一杯。

可等到李新华开始审核项目财务的时候,看向赵小侯的目光就变得有些怪异了。

拿2000万去买了个什么单晶熔炼炉。

要知道整个项目就只有青花大学拨的650万和军方拨的2000万。

这一火舌就用掉了七成半的项目资金。

放到其他财务审核人员的眼里,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指不定就是借机侵吞项目资金的大案啊!

可李新华在接受任务之后,是对赵小侯进行过一番了解的。

国内现在最牛的数学家,并且在材料研究上做出了不小的成果。

虽然以李新华的级别,现在压根接触不到锗碳芯片的事情,但至少单晶硅、坦克炮管钢、LNG船用钢等等成果,他还是知道的。

并且他还知道赵小侯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专门用于营运他的专利,可是赚了不少钱。

因而像赵小侯这样的年轻科学家,不缺名气,不缺钱,你说与其说他侵吞项目资金,还不如说他决策失误,买了个没用的东西回来。

并且经过查账,购买镍基合金单晶熔炼炉的手续都是完备的。

因而李新华只是笑着提醒了一下赵小侯,他的项目资金要枯竭了,并没有做出太多的举动。

赵小侯等李新华一走,立马就督促采购部的李世明,多找些渠道,加快出售镍基合金单晶熔炼炉的速度。

他已经计算过了,想要制造一台能够铸造直径3米零件的单晶熔炼炉,成本至少在2100万左右。

这还是没有计算自己人工成本的情况之下。

毕竟以他现在的机械工程学水平和动手能力,放在外面,至少是个八级工加特级工程师的水平了。

像这样的大拿,请过来的费用可不会很低的。

都是按小时计算费用的。

当然,如果新制造的单晶熔炼炉,体积小一些的话,那么成本会大幅降低。

但问题是,赵小侯下一步想要研制的是舰用燃气轮机的材料。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想要让军方金主爸爸拨钱,就得拿出成果。

这汽车发动机材料的技术,赵小侯是准备拿来充当技术储备了。

毕竟军方现在貌似也看不起这汽车发动机。

但舰用燃气轮机材料的技术,军方绝对是不会放过的。

原因很简单,大夏在这方面欠的账太多了。

舰用燃气轮机就是军舰上使用的引擎。

一般是用在驱逐舰上,像航母之类用的则是蒸汽轮机。

虽然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大夏已经在舰用燃气轮机领域投入不少资金,也使得燃气轮机这个领域发展得不错。

但人家总归是占了先发优势,在短时间内,国产的燃气轮机很难在性能上超过外国货。

但如果赵小侯搞出了新的燃气轮机材料,做出了新的燃气轮机。

这对于军方的吸引力就很大了。

要知道,现在国产的t型舰用燃气轮机额定功率也就只有马力,而鹰国罗罗公司出产的G型舰用燃气轮机则达到了马力的额定功率。

这样的差距可不算小了。

简单来说,同样吨位的驱逐舰,装载G型舰用燃气轮机的能够跑出38节的高速。

而装载t型舰用燃气轮机的大夏驱逐舰则只能跑出28节的速度。

虽然现在的驱逐舰对于速度的需求并不像以前那样高了,更注重驱逐舰的导弹发射等等能力。

但在战争没有爆发的时候,驱逐舰的速度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毕竟速度快慢是最能够让人直观判断军事科技实力的标准之一。

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够根据速度的差距直观感受到军事科技实力的差距。

但想要制造一台大型单晶熔炼炉出来,其难度就不是之前那台小号单晶熔炼炉所能够比拟的了。

以材料系这个实验室的设备水平,是没办法造出来的。

因而赵小侯就不得不发动人脉,寻找有相关设备的工厂。

没办法,像这种大型设备,大多数实验室、研究所的设备都做不出来的。

能够做的出来的实验室和研究所,也不是赵小侯现在可以借用的。

那可都是特级保密单位。

赵小侯还不想被人叫去喝茶。

不得不说,小侯科技公司的采购部在这几年成长很大。

在李清源教授都没找到合适厂家的时候,李世明这家伙跑过来说,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厂家。

万盛重工!

这家公司乃是一家私人企业。

最初是靠着帮一些机械厂生产零件过活,之后逐渐崛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家万盛重工已经成为大夏国内在重工领域上有着诸多先进技术的私人企业。

以前说起万盛重工是一家私营企业,很多人还不相信。

毕竟大夏的重型工业企业,在大家印象里都是国营工厂。

像万盛重工这种就很罕见了。

在赵小侯亲自打通万盛重工总工程师的电话之后,双方就进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