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256章 三期临床试验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256章 三期临床试验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之所以只招收500人,是因为病房严重紧缺。

并且之前制备的蛋白质机器人溶液,也就只够这么多志愿者使用了。

至于志愿者的报酬,也从二期的1万元降低到了1000元。

好吧,实际上现在很多癌症病人都想要从已经报名成功的志愿者手里购买志愿者资格。

期间有人出了上百万的高价。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赵小侯发现这个问题,申明志愿者资格不允许买卖的话,指不定后面会出现多少乱子。

要知道,有些人将钱看得比命重要。

因而在有人出高价购买志愿者资格的时候,必然会有人出售。

而这种事情,一旦被药监部门发现,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赵小侯可不想惹上这样的麻烦,导致蛋白质机器人拖上几年时间才能够投入市场。

毕竟到这个时候,虽然他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

老娘已经治好癌症,还跟老爹一起出去旅游了。

但他在这个治疗癌症项目里也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

前期的仪器设备购买以及各种实验消耗等等花了多少钱,不用多说。

光是这一、二、三期临床试验,小侯科技公司投入的资金都不是个小数目。

到目前为止,整个项目的资金消耗至少在6亿以上了。

要知道这还是赵小侯花费了大笔科研自由点,获得了蛋白质机器人技术之后的花费。

如果没有获得蛋白质机器人技术,光靠时间和金钱去一点点的研究这个技术,所花费的时间至少在15年-20年,并且消耗的资金应该在一百三十亿以上!

说白了,小侯科技公司也是要赚钱的。

如果光支出,没有收入的话,赵小侯以后的研究也就没有了资金来源。

别看现在小侯科技公司的账户上还有一百七十多亿,但光出不进,也是不行的。

第三期临床试验的手术,全都是由莱河市医院的医生来做了。

赵小侯这边的研究员只负责在一旁压阵和收集相关数据,来完善蛋白质机器人控制中心。

前后一个月时间过去。

原本春意盎然的莱河市此时也进入到了盛夏。

第三期临床试验,在所有志愿者进行一番体检之后,正式宣告结束。

随着三期临床试验全部结束,蛋白质机器人技术也正式向药监部门申请上市销售。

同时,相关论文自然也就应该提上日程了。

他也知道自己这个课题的价值巨大。

因而该写的论文就要写,这是能够提升自己名气的。

只不过,赵小侯也就是提出论文的大纲罢了,真正将论文写出来的则是李英楠。

为此,赵小侯将论文的二作给了李英楠。

项目组的其他研究员,则只得了个三作。

当对于那些研究员来说,能够得个三作就感觉很不错了。

主要是在项目完全结束之后,赵小侯在庆功宴上宣布,项目组的所有研究员都将会得到200万的奖金。

很显然,这些研究员都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们知道自己的学术天赋也就那样,与其去奢望自己以后能够做出什么重大学术成果而言,还是老板发的奖金更香啊。

200万奖金可不是个小数目了。

自己如果还待在原来的单位里,想要得到这么多奖金,不知道会等到何年何月。

有了这笔奖金,家里的情况也会好过很多的。

至于这篇论文写好之后,赵小侯选择了国外的柳叶刀期刊发表。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他之前就想过了这个问题。

柳叶刀期刊乃是全世界最为权威的医学类学术期刊。

选择柳叶刀发表的话,自己将会获得系统一大笔奖励,或许能够将在蛋白质机器人技术上消耗的科研自由点给赚回来。

其次就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全世界知道大夏人攻克了癌症这一绝症!

最关键的则是能够通过蛋白质机器人狠狠大赚一笔外国富豪的钱!

当然,论文发表也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发表的。

人家柳叶刀期刊收到论文之后,同样是会找人审核论文,确定其真实性之后,才会予以发表。

因而赵小侯将论文投到柳叶刀的电子邮箱之后,就将精力放在了申请专利和建立蛋白质机器人生产厂上。

申请专利还好,小侯科技公司法务部的员工在这方面早就身经百战,并且赵小侯只要求在国内申请专利。

因而法务部的员工仅仅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拿到了专利证书。

而蛋白质机器人生产厂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新建一家工厂的话,所需要的时间就太久了。

修建厂房,购置生产线、培训工人等等,一直到产品下线,至少需要1年时间。

因而赵小侯在寻思良久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收购一家药厂。

毕竟在药厂的基础上改造出蛋白质机器人工厂,要远远比新建一家工厂来得快。

将这个决定告知钱本伟之后,整个小侯科技公司就开始围绕这个目标运转。

一周之后,钱本伟就出现在赵小侯面前,将整理好的一份文件放在了他面前。

这是小侯科技公司上下忙碌了一周时间,才整理出来的药厂名单和相关资料。

上面有八家待出售的药厂。

考虑到赵小侯想要在莱河市医院大力推广蛋白质机器人手术,因而其中的六家都是在莱河市或者莱河市附近200公里范围内。

只有两家距离远一点。

赵小侯拿起文件看了起来。

钱本伟他们的工作还是很努力的。

这8家药厂的资料都很详细,其中包括了药厂面积,厂房面积,拥有什么设备,什么生产线,什么技术等等,都概括在里面了。

并且最后还有一个药厂之间的分析对比表,能够让赵小侯很直观看到这八家药厂的优势和差距。

赵小侯看完之后,很快就选中了莱河市第二制药厂。

原因无它,这家制药厂位于莱河市,距离最近,其二就是这家制药厂刚刚破产,处于待售状态。

第三就是这家制药厂两年前刚刚引进了一条先进的药品生产流水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