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24章 稻铁桑的眼光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324章 稻铁桑的眼光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像光刻胶,高纯度硅以及离子注入机,金属沉积机等等都买了不少。

但现在大夏全国一盘棋,在布局锗碳芯片的同时,自然就会逐步减少硅芯片的生产。

而大夏为了避免芯片产业过大的损失,必然会控制原材料的进口。

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没办法完全保密。

而稻铁株式会社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垄断光刻机的行业地位,完全就是依靠其社长稻铁小次郎的精明狡狯。

他在查看出口销售报表的时候,很敏锐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大夏国的光刻胶进口这几个月时间里,其进口量都在不断下跌。

虽然下跌的幅度很小,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误会为常规的进口市场波动。

但稻铁小次郎又拿起一份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上很明确的表达了一个意思,这几个月时间里大夏国内的芯片市场以及芯片出口量还在增加之中。

也就是说芯片市场还在壮大,可偏偏厂家削减了原材料采购。

当这个判断出来之后,稻铁小次郎就隐隐感觉有些不安了起来。

当然,他暂时还不知道大夏居然搞出了不需要光刻机,光刻胶等等诸多设备就能够生产出来的锗碳芯片!

不知道归不知道,但稻铁小次郎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派人前往大夏打听消息。

毕竟上次他这么谨慎行事的时候,正是盆子国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芯片产业受到巨大破坏,最终导致芯片产业迅速衰败,一蹶不起。

但稻铁株式会社也正是因为他谨慎行事的关系,非但没有在那场灾难之中倒下,反倒借机提前布局,吞下了好几块肥肉!

否则的话,稻铁株式会社现在也就还只是一个小公司罢了。

与稻铁株式会社一样拥有敏锐警觉的还有其它几家相关公司。

但像高端光刻机的生产厂家对此就没有什么预感了。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光刻机很好卖,就连订单都排到七八年后了!

他们现在只恨自己的生产能力不够强,否则的话,不知道能够赚多少钱。

这并不奇怪,因为高端光刻机这玩意本来就很贵,一台就能卖出十多亿大夏币的高价。

可以这么说,一台高端光刻机都能够换两艘大夏的先进驱逐舰了。

因而高端光刻机的生产厂家实际上在垄断市场之后,对于市场的变化有点迟钝了。

而45纳米的锗碳芯片,就完全拉开了和硅芯片的性能差距。

其性能乃是2纳米硅芯片的2倍以上!

但对于赵小侯准备搞的科研辅助智能AI来说,这个级别的锗碳芯片,也仅仅只是勉强够用,勉强踏进了门槛。

不过话说回来,研究科研辅助智能AI最好的计算机是量子计算机。

这一点在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里有提到过的。

所谓的量子计算机,实际上就是利用量子纠缠,量子叠加等等原理来运行的计算机。

其作用远超过现在的普通计算机。

但问题是现在蓝星上研究出来的量子计算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量子计算机,仅仅只是一种模拟量子计算机的伪量子计算机,其根本还是硅芯片。

因而这类量子计算机基本上都还只存在于实验室内。

实际上,以蓝星现在的技术发展情况,估计还要几百年,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将真正的量子计算机研制出来。

至于系统兑换的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或许有锗碳芯片就够了,所以里面也没有包括量子计算机的技术。

对此,赵小侯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毕竟如果这套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里包含了量子计算机的技术,恐怕其兑换价格就不只是可怜的800科研自由点了,而是十多万科研自由点吧。

总之,在45纳米锗碳芯片研制出来之后,赵小侯就没有继续挑大梁了,而是让米来娣等人接着攻关32纳米锗碳芯片。

赵小侯提着一个装着二十多个45纳米锗碳芯片的箱子去了五楼。

看着他的背影,米来娣等科研人员的心理变化差不多就是不断变幻。

要说,她们以为自己在锗碳芯片上的研究已经很深了,但和赵教授一比,这里面的差距就太大了。

锗碳芯片的攻关在人家眼里就不是个事。

这才多久时间啊,就将锗碳芯片的工艺制程直接拉到了45纳米!

算了算了,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当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吧。

米来娣几个现在心里完全被赵小侯打击得没有太多雄心壮志了。

当然,赵小侯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这番表现对锗碳芯片组成员们的打击效果。

他回到科研辅助智能AI实验室之后,就先去看了看李英楠的工作情况。

要不说李英楠在机械工程学上的实力都快赶上赵小侯了呢。

赵小侯设计的主板,李英楠已经造出来了,并且精度很高。

这圆形主板乃是由两个半圆壳组成,赵小侯将锗碳芯片放进去试了试,严丝合壁。

至于机箱,则是个直径10厘米巴掌大小的一个方盒子,电源也已经在里面装好。

机箱这么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主板很小。

圆形主板的直径也就只有3厘米大小,机箱里大部分空间都是被电源和散热器给塞满了。

现在就看周云飞编写的底层程序如何了。

当然,这个底层程序主要就是驱动主板能够运行的程序。

至于cpU的指令集,赵小侯在锗碳芯片实验室里的时候,就全部搞好了。

当然,这种cpU的指令集,他是直接用了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里的指令集。

简单来说,现在蓝星上的AI发展方向就是专用的AI芯片和AI程序的结合。

专用的AI芯片能够较好的模拟神经元,通过深度学习,更好更快的将AI训练出来。

而科研辅助智能AI技术的cpU指令集则是将cpU直接构建为一个混沌大脑。

只要将这颗混沌大脑运转起来,赵小侯输入一些特定的指令,就好似在星球刚刚形成的时候投入一些种子,运气好的话,就很可能诞生一个智能AI。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