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83章 大夏工程院评选大会

就这么一下,将机会给毁掉了,赵小侯都不能原谅自己啊。

当然,以他现在的学术成就,有一说一,如果这次评选大会将他给选掉了,很难说国内舆论会是个什么样子。

没法,光是他现在拿的国际奖项,在国内绝对是傲视群雄,唯我独尊的状态了。

次日,他穿着一身让自己年纪骤然增大10来岁的老气衣服,在工程院来车的接送下,前往位于京北东区的工程院。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工程院这样的学术殿堂。

这句话没错,在大夏国内的工程科学技术界里,工程院就是一座屹立在最高处的学术殿堂。

只不过,这次过来,他是参加评选大会的,因而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到处转转。

车子在门口检查之后,就直奔工程院的大礼堂。

这里就是评选大会举办的地方。

没办法,工程院现有的院士就接近千人,而按照现在的评选规则,每个现任的院士可以推荐2人,但每个候选人,必须有五名院士的推荐提名,同时其中四名院士必须是本学部的院士。

就拿赵小侯来说,他能够来参加评选大会,就说明他已经有五名院士的推荐提名,并且里面至少有四位院士是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院士。

但每个院士可以推荐2名候选人。

按照以往的数据,去年参加评选大会的候选人接近700人。

因而也就只能在工程院的大礼堂里举行评选大会,否则其它地方还真塞不下这么多人。

大礼堂到了,赵小侯带着李飞下车。

只不过李飞是没有资格进去大礼堂参加评选大会的。

他只能在外面的接待处等候。

还好,外面的接待处有茶水供应,有专人负责,不至于站在太阳下被晒成人肉干。

赵小侯在接待处签了到,就自己进去了。

他进去的时候,大礼堂的后排座位上已经坐了不少人。

赵小侯一看就知道,这些家伙和自己一样,都是院士候选人。

目光一扫,赵小侯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座位上都有名字和单位的标签呢。

青花大学的候选人,都坐在一起。

赵小侯走过去后,有些愕然的看到了李教授和王教授两人,并且最让他无语的就是,他的座位正好在这两位教授河中间夹着。

李教授和王教授见到他,还很热情的挥手招呼他坐下。

赵小侯面色有些僵硬的在两位老师中间坐下。

不过还好,坐了一会,他就适应了。

“李教授,王教授,你们这次也是参加院士评选?”

赵小侯没话找话的问道。

“是啊,我都参加好几年了,次次我都候选,但次次都没能选上。”

李教授皱着眉头轻叹道。

这也不奇怪,次次来参加,次次都陪跑,换成谁,心情都不会太美妙。

“老李想开点,我们陪跑算个啥,他们再厉害,有我们培养出诺奖得主厉害吗?”

王教授别看平时比较严肃,话很少,但他是会安慰人的。

这话一出,李教授顿时神色就变得好了很多,看向那些候选人的目光也变得狰狞了起来。

之后,在李教授和王教授的介绍下,赵小侯也加入了青花候选人们的闲聊之中。

要说现在候选人多的单位,就京北青花等等十几所名校,再加上国家科研体系和军工体系这些。

至于普通的985学校,院士少,候选人自然就少。

但别看青花有二十多个候选人,但青花材料系就只有赵小侯,李王教授三人。

这还是因为这几年,材料系的确很牛的缘故,否则的话,按照以往的惯例,派来陪跑的都是李教授和王教授换着来,反正他们也知道自己选不上。

但这次,他们有信心,相信赵小侯能够选上。

虽然不是自己选上,但自己的学生被选上,这何尝不是一种荣耀。

没多久时间,候选人所处的后排就坐得差不多了,之后就是姗姗来迟的院士们。

他们倒也不算迟到,只是比既定时间早一点罢了。

他们是坐在前面十几排的。

最后抵达大礼堂的则是9位学部主任。

他们坐在了最前排。

之后就是工程院院长上台作为主持人,说了一些话。

大概就是这次到会的院士有多少名,候选人有多少名等等之类。

之后就是按照各学部先后顺序进行评选。

最先开始的就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所有这个学部的候选人都得先离开大礼堂,到外面去等候结果。

赵小侯第一次参加这样重量级的会议,自然也就有些好奇和紧张。

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候选人都出去了,然后是全体院士排成一行,上台进行不记名投票,都投到台上那十个大投票箱内。

大投票箱旁边则是站着工程院院长和两位副院长以及一些工作人员,执行监督职责。

虽然之前开会的流程都进行得很快。

但到了这一步,就显得很缓慢了。

没法,院士们的年纪都不小了,最最年轻的也都有56岁了,六七十岁的比比皆是。

更何况,他们常年都待在实验室里,身体状态就更比不上年轻人了。

光是上台去投票,接近千人,这个过程需要多久?

想一想就明白了。

还好有十个投票箱,实际上速度也不算太慢。

赵小侯坐在座位上,脑海里寻思了一下智能实验室的事情,投票就结束了。

之后就是在院长,副院长以及几个临时挑选的院士的监督下,工作人员将投票箱里的票取出,现场进行唱票。

这个过程就更快了,没二十分钟,结果就出来了。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足足有80多个候选人,结果就只有8人给评选上了。

也就是说,评选上的机率只有十分之一!

要知道,每个能够成为院士候选人的学者,那都是在自己专业里都是拔尖的科学家,都是享受国家津贴的重要专家。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不是说你在你专业里厉害,就能够评选上院士的。

其一是要看你的学术成就,其二就是看你的学术成果对国家有没有重要用处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