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388章 打包出售的锗碳芯片技术

毕竟人家的级别放在那里,虽然是公司老总,但人家至少也是正厅级的待遇。

一位正厅级的老总叫自己院士,和一群学生,员工什么的叫自己院士,完全是两个概念好吧。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赵小侯也算是了解到了对方这次过来,实际上是想要购买180nm工艺的锗碳芯片技术,当然如果能够购买更高工艺的锗碳芯片技术就更好了。

当然,在会议室里的交谈仅仅只是一个缓和气氛的开始。

真正的商业谈判还在后面。

等到会谈结束之后,赵小侯和钱本伟回到办公室。

赵小侯就和钱本伟商议了一下,决定将180nm、130nm、90nm以及65nm的锗碳芯片技术打包卖给锗碳芯片公司。

毕竟境外那些芯片公司都将3nm的硅芯片技术搞出来了。

再藏着掖着的话,对于锗碳芯片的推广并不利。

要知道别看250nm锗碳芯片现在虽然卖得很好,但过去这几年,其性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很多企业的需求了。

至于个人电脑、手机这方面,也需要足够能打的锗碳芯片来支撑大夏的相关产业。

至于价格,赵小侯和钱本伟都没有直接定下来。

毕竟这个还需要法务部的人收集数据,综合考虑,最终才能够定下价格来。

但即便是如此,赵小侯大概测算了一下,感觉这次四个工艺规格的锗碳芯片技术,如果打包出售的话,至少应该能够卖到600亿以上,甚至于800亿都有可能。

他之所以估算出这个价格来,主要就是因为这几年大夏的经济更活跃了。

并且随着电动车,无人机,手机等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就更大了。

最关键的就是,赵小侯出售的90nm,65nm锗碳芯片技术,属于顶尖性能芯片。

说白了,65nm锗碳芯片如果安装到国产手机上,在性能上,绝对完爆使用国外芯片的手机。

这年头,谁买手机不看性能啊?

性能更高更强的手机,从来都是不愁销售的。

每次这类手机发售的时候,一堆堆的黄牛排队购买,然后加价转售,这都快成名场面了。

这么说吧,以前每年大夏进口的芯片,可是从大夏赚走了海量的外汇。

你不买都不行,除非大夏的企业不做手机,电动车,无人机等等了。

将这个事情交给钱本伟全权负责之后,赵小侯就拿着一个箱子,将实验室里产出的号碳纤维1号样品装入,然后给李新华打了个电话。

李新华现在可不只是赵小侯的军工联络人了。

人家自从被授予上校军衔之后,就被上面委以重任,担任一家重型军工厂的总军代表,下面还管着十多个军代表呢。

赵小侯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看到电话号码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是赵院士啊,您好您好,恭喜您当选了工程院院士啊。”

李新华回过神来,急忙接了电话。

他可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消息灵通得很。

在工程院增选院士之后,他就知道赵小侯成为院士了。

虽然之前两人关系很好,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发出了由衷的祝贺。

“你也知道啦?哈哈哈哈。”

听到李新华这么一说,赵小侯那个心情很愉悦啊。

不过他还是记得正事的。

随后就让李新华过来,他有个事情要说。

赵小侯之所以不在电话里说号碳纤维的事情,主要就是因为他在增选为院士之后,保密意识大幅提升了。

他担心电话里说了这事泄密。

毕竟很难说他现在不会被国外的间谍盯上。

他也知道,现在的手机通讯,想要截取通话内容还是有可能的。

虽然赵小侯没说是什么事情,李新华还是很快就赶了过去。

毕竟李新华深深知道赵小侯现在的分量。

等李新华赶到位于青花的小侯科技公司的时候,赵小侯已经将号碳纤维吸收电磁波这一块的实验数据给整理好了,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

等李新华来了之后,他就将实验报告交给了李新华,让他转交上去。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

虽然他现在是院士了,但和军方的接触里,他能找到的比较安全转交给上面的人就只有李新华了。

毕竟他也知道号碳纤维这个技术对于国防的重要意义。

李新华接过实验报告之后,随即就放入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箱子里,方才告辞离开。

他是不会看实验报告的,毕竟赵小侯交出来的实验报告,他用屁股想也知道其重要性。

他只是一个工具人,将实验报告交到该去的地方就可以了。

等李新华一走,赵小侯就松了一口气,将精力放在了智能实验室上。

他准备在出国参加数学家大会之前,先将智能实验室初步搞好,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再将1号智能AI迁移过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主要就蹲在智能实验室那边了,将一些安装好的设备进行试运行等等。

第四天,他还在别墅吃早饭,还没出发,李新华就赶了过来。

大概意思就是军方高层想要见见赵院士。

实际上,在这几天时间里,军工体系的几个研究所都被安排了任务,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考证那份实验报告的真实性。

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80%可能性。

毕竟那几个研究所只能够看到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并没有见到详细的实验数据,能够做出结论完全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科研直觉了。

但在军方高层看来,80%的可能性就意味着是100%的真实性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这份实验报告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科研人员搞出来的,那么在没有看到详细实验数据以及实物的情况下,没人会相信其真实性的。

但换成赵小侯就不同了。

先别说他做出来的单晶熔炼炉对军工体系的巨大增强作用,就说他拿到的2个诺奖,工程院院士的身份,上面对他都是极度信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