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425章 当选大夏科学院院士

米来娣甚至于怀疑赵小侯那颗大脑已经更换为电子脑,否则的话,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赵小侯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一就是他脑海里本身就有全套的锗碳芯片技术,智能实验室所需要做的就是将设计转换为实体。

其二就是赵小侯现在的大脑以及学科分数已经达到了一个正常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程度。

就算没有全套的锗碳芯片技术,赵小侯想要将锗碳芯片研究出来,也不算什么难题了。

毕竟锗碳芯片技术以他现在的情况去兑换的话,估计只需要很少的科研自由点就能够兑换到了。

在5纳米锗碳芯片研制出来之后,赵小侯随即就设计了3纳米锗碳芯片的研制实验计划。

不过就等他刚刚将3纳米锗碳芯片的研制实验计划设计好,发送给锗碳芯片项目组后,1号智能AI就通知他,刘主任来智能实验室了。

刘主任来了?

赵小侯有些疑惑的出去迎接。

毕竟在之前,刘主任可是从没有来过智能实验室的。

再说了,自己之前就打过招呼了。

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刘主任也不可能来找自己的。

等他在一间办公室里见到刘主任的时候,刘主任几乎都想要拉着他跑了。

赵小侯急忙就询问了一下。

原来,刘主任来找他主要就是之前电话打不通,找不到人。

偏偏这个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去开会。

那就是大夏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大会。

说白了,赵小侯这次有很大机会被增选为科学院院士。

虽然他之前已经成为工程院院士。

但对于科学院院士这个顶级学术头衔,赵小侯还是很向往的。

其一就是科学院的位格比工程院要高一点点。

毕竟科学院乃是大夏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而工程院只是工程技术界的最高机构。

两者的不同就在于此。

说白了,两个人,一个是最高科学家,一个是最高工程师,你觉得谁更厉害一些?

听到这个消息,赵小侯也不再迟疑,当即给1号智能AI交代了几句之后,就跟着刘主任走了。

刘主任直到车上的时候,都还有些懵圈,之前赵院士对着谁说话呢?

应该是人工智能吧?

不过刘主任很快就忽略了这一点,毕竟现在人工智能挺多了。

赵院士搞的私人实验室里有人工智能的存在,并不奇怪。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个人工智能有多厉害就是了。

他上车之后,就开始给赵小侯介绍了一下情况,免得赵小侯去了科学院,啥情况都不清楚。

简单来说,现在的大夏科学院乃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自然科学学术机构。

光是院士就有八百多人,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6个学部。

其下辖12个分院,130多家研究所,4所大学,15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82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25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承担4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7万余人,在学研究生8万余人。

赵小侯之前压根就没有去了解过这些信息,这个时候听刘主任一说,也是感到十分震惊。

要说这次他过去,是参加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增选。

光是推荐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2位之多。

而科学院的院士大会是两年召开一次,推荐选举院士只是附带的,其主要目的是让繁忙的院士们汇聚一堂,讨论未来两年的自然科研研究方向等等问题。

刘主任不是科学院院士,所以他将赵小侯送到大夏科学院门口,交给迎接的工作人员之后,他就走了。

赵小侯则是跟着工作人员,坐着一辆旅游观光电动车,朝着科学院的礼堂行去。

等他到了礼堂,就看到了很多院士。

这些院士大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了,当然,也有五十来岁的青壮。

赵小侯很快就找到了熟人。

好几个青花的院士聚在一起闲聊呢,对于赵小侯的到来,他们也是很欢迎,毕竟一个学校的,平时多少也是认识的。

大约20多分钟后,院士大会就开始了。

院士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整个院士大会进行得很顺利,在院长介绍了去年大夏的一些科研成果之后,院士增选就开始了。

赵小侯以绝对的优势,被增选为科学院院士。

当然,与他同期当选的新院士还有六十多位。

这些新院士在过去的科研工作里,都为大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当选自然是无可挑剔。

等到增选工作结束之后,就进入到讨论环节。

各学部的主任将自己学部的院士召集到一起,进行学部讨论。

作为新当选的院士,赵小侯起初也没有多话,只是听其他院士的发言。

不过没多久,数学物理学部的曾主任就点到他头上了,让他不要紧张,随便说说,说自己的研究也是可以的。

赵小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会,也不知道该说啥,索性就按照曾主任的说法,将NS方程拿出来说了说。

在场的院士们大多都是数学、物理兼修的大佬。

即便是只研究数学的院士,对于NS方程也是有所了解的。

当他们听到赵小侯现在研究的课题居然是NS方程之后,都纷纷眼睛一亮,生出了兴趣,一个个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赵小侯身上。

至于几个原本就研究过NS方程的院士拿出笔记本和笔,准备将赵小侯的发言都给记录下来。

好吧,实际上这种讨论会,现场都是有速记员现场记录的。

只不过院士们担心速记员不能理解一些东西,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是自己记录的。

至于赵小侯会不会在NS方程的研究上有所建树,他们压根就不担心。

不管怎么说,赵院士可是在数学与物理上的成就,是让在座大佬们都敬佩的。

以他的学术水平,压根就不可能拿这个开玩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