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428章 主流超算的7万倍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428章 主流超算的7万倍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当然,这样一来,这台刚刚造好的单晶熔炼炉也不得不被拆开排除故障,更换零件等等。

简单来说,现在的智能实验室,电力不够用了。

在智能实验室建造之初,赵小侯就让电力部门给拉了四条电缆过来。

两条使用,两条备用。

按道理说在近几年内,电力是够用的。

但几个项目组进入智能实验室之后,得到1号智能AI的帮助,在项目细化方面延伸得比较广,就导致了现在每天的实验量较之还在青花大学的时候,暴增了千倍不止。

这样一来,对电力的消耗就迅速攀升。

直到赵小侯搞出这么一个巨无霸出来,直接就将智能实验室的电力系统给搞崩了。

无奈之下,赵小侯就只能打电话给小侯科技公司,让他们去联系电力部门,再加装四条电缆。

钱不钱的无所谓,关键是不能让实验室的电不够用啊。

有一说一,这个时候,他真心有点想要先将核聚变反应堆搞出来的冲动了。

还好,作为赵院士的公司,电力部门还是知道轻重的,很快就安排人来接洽加装电缆的事情。

不过电力部门就算速度再快,在半个月内也不可能将电缆安装到位。

因而在单晶熔炼炉修好之后,他就让1号智能AI将备用的两条电缆给启用了。

还好,在修建智能实验室时,就对电路进行了改造,能够让那备用电缆直接并入电路之中使用,否则的话,还得改造电路,耽误时间。

随着两条备用电缆并入电路,接下来单晶熔炼炉的测试就顺利进行了下去。

当然,像这样的大型设备,即便在设计之初,赵小侯就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规避,但总归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不过还好,这些小问题解决起来也不算什么麻烦事。

一天之后,赵小侯就使用这台单晶熔炼炉开始制造所需的各种设备。

当然,最关键的锗碳芯片反应釜是第一个制造的。

锗碳芯片反应釜制造出来之后,剩下的设备就好解决了。

前后花费了一周时间,赵小侯终于能够开始制造5纳米巨型锗碳芯片了。

当然,在制造5纳米巨型锗碳芯片的时候,赵小侯并没有让米来娣等人参与进来。

毕竟这玩意乃是1号智能AI未来的主体。

基于这一点,应有的保密还是必要的。

除了1号智能AI之外,智能实验室内所有科研人员都不能接触。

相对于普通规格的5纳米锗碳芯片而言,这种巨型锗碳芯片的制造还是很有难度的。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随着锗碳芯片的规格越大,多重电磁场所需要的震荡频率和次数就会随之上升。

说白了,这就近乎于在豆腐上焊接金属条的难度。

当然,如果换一个人来的话,这种巨型锗碳芯片压根就不可能制造成功。

但对于赵小侯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有难度的好玩游戏罢了。

在1号智能AI的辅助之下,赵小侯用了一周时间,方才将第一个5纳米巨型锗碳芯片调制出来。

随着机械臂小心翼翼将巨型锗碳芯片取出,接上各种线路,1号智能AI对其飞速进行了一番测试。

而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出乎赵小侯的预料,其性能大概是现在1号智能AI主体的350倍左右。

要说这个性能参数已经算是很高了!

要知道1号华智能AI现在的主体,其性能参数就基本上等同于现在主流超算的200倍以上。

而这个5纳米巨型锗碳芯片的性能参数也就等于现在主流超算的7万倍以上。

也就是说其拥有等于7万台主流超算加起来的算力!

要知道,现在蓝星上主流超算的总数也就只有243台!

说白了,这个5纳米巨型锗碳芯片如果装机成功启动的话,那么就等于将人类文明的超算算力提升288倍以上!

在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后,就有科学家说:“人类文明的推进速度取决于计算机的数量。”

而现在也有科学家说人类文明的推进速度取决于超算的算力。

总之一条,光是这个5纳米巨型锗碳芯片,大夏在算力方面就完全不缺了。

不过赵小侯对此并不算满意。

毕竟这个锗碳巨型芯片没能达到他的要求。

因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赵小侯都没有离开地下第六层。

将一个个巨型锗碳芯片制造出了出来。

直到第五个巨型锗碳芯片制造出来,才算是满足了赵小侯的要求。

这个被命名为主体2.5号的巨型锗碳芯片,经过测试,其性能达到了1号智能AI主体的615倍。

如此一来,1号智能AI主体就可以更新换代了。

不过由于智能实验室建立在1号智能AI的辅助之上,因而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直接进行迁移了。

否则的话,整个智能实验室就会瘫痪。

不过想要解决这个麻烦也很简单。

1号智能AI先在主体内留下一个等级最高的弱智能,由其掌管整个智能实验室的运转,之后就可以自行迁移了。

虽然这个弱智能在辅助实验方面还略显得有些迟钝,但至少比整个智能实验室瘫痪下来,要强得多。

并且短时间内,还是问题不大。

等弱智能开始掌管智能实验室的运转之后,赵小侯在通知了外围部队以及内部保安加强戒备之后,就随即关闭了1号智能AI,然后接上导线,开启了1号智能AI的搬迁。

在1号智能AI的搬迁过程里,赵小侯也就没有离开地下第六层了,而是躺在一张躺椅上,双目微微闭上,研究起脑海里的半残缺核聚变反应堆模型设计图来。

要说这半残缺核聚变反应堆模型,实际上就是核聚变反应堆的简略版本。

其稳定性是远远不如正常核聚变反应堆的,在点火之后,大概只能够持续运行一周时间,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但即便是如此,如果这座核聚变反应堆能够研制出来的话,也就是核物理应用上的历史性突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