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500章 纳米机器人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500章 纳米机器人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有了高能级的金属氧电池,电动军用无人机就可以研制了。

毕竟有了空天母舰在,电动军用无人机也不需要飞多远,来回一千公里就足够将空天母舰的攻击半径扩大到500公里。

当然,这些军事上的进步,赵小侯是有点看不起的。

因为他有更好的军事武装计划。

譬如太空防御计划。

实际上太空电梯的太空端现在就是一个自卫型的太空简易堡垒。

其上安装了超过20台激光发射器和50台电磁炮。

任何企图靠近太空端的卫星乃至于太空垃圾都会在进入半径1000公里后,遭受清理。

实际上在两个月前,就有国外卫星以失控为理由朝着太空端过去了。

结果被两道激光直接烧毁清除。

那个国家发出了激烈的抗议,但没任何用处。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那颗卫星就是为了撞击太空电梯的太空端去的。

卫星失控?

笑话,都偏离轨道三万多公里了,还那么精准的朝着太空电梯的太空端飞去,这样的失控概率在现实里大概只有几亿分之一。

当然,那次卫星失控事件之后,其他国家的卫星也就老实了不少。

但很难说不会有下次。

赵小侯的军事武装计划就是以太空采集船为依托。

只需要34艘太空采集船部署到距离蓝星地面3万多公里的太空轨道里,那么就能够覆盖整个蓝星的外太空。

任何企图飞出大气层的洲际导弹都会被太空采集船上的激光器摧毁。

毕竟那些洲际导弹都需要突破大气层飞行一段时间之后再进入大气层攻击目标。

这样才能够节省燃料,减少阻力,让敌人更难防御。

如果洲际导弹在大气层里飞行的话,其原本的燃料是很难飞到目的地的,并且空气的阻力会让导弹的速度减缓,最终被拦截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计划了。

赵小侯让1号智能AI开始在太空电梯太空端制造氦3反应堆。

这种氦3反应堆就不是小型的了,其乃是大型氦3反应堆,其体积大约为10*10*6米的样子。

其主要用途就是用于月卫工业基地的供能。

搞完氦3反应堆的相关研究之后,赵小侯就开始将那张残缺的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复制给1号智能AI。

这张残缺的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在他脑海里闲置太长时间了。

之前,他是完全没时间来搞这个纳米机器人设计图的补全,但需要这玩意了,就不得不拿出来了。

主要是吧,在太空里航行,可能遇上的问题太多了。

尤其是远距离的太空航行。

譬如前往小行星地带,来回两个月时间,再加上在小行星地带开采的时间,一旦遇上飞船外壳破损等等问题,麻烦就大了。

毕竟小行星地带预计有超过50万颗小行星以及星子。

这里所说的星子,实际上就是包括小行星在内的陨石。

但还有更多因为小行星之间碰撞造成的岩石碎块等等残骸。

可以这么说,太空采集船进入小行星地带之后,被这些东西碰撞的几率就将会大幅提升。

就算太空采集船上配备了激光器和电磁炮,由智能AI操纵,但由于小行星地带的环境极为复杂,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被碰撞的可能发生。

因而如果能够将纳米机器人研制出来,让每一艘太空采集船上配备纳米机器人的话,那么就算是被碰撞,外壳破损了,也能够用纳米机器人及时进行修补。

就算没有被碰撞,飞船内部一些3d打印机械臂无法抵达的器械设备内部出现问题,纳米机器人也是可以进行修补的。

至于纳米机器人在其它地方的使用价值也是相当高的。

譬如给军舰,战斗机,坦克等等军事技术设备配备一些纳米机器人,就能够让其在受到损害的时候,进行修补,恢复其战斗力。

整套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实际上很简单。

赵小侯只消耗了1个小时,就将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全部画出,复制给1号智能AI,然后就是安排1号智能AI对这套设计图进行初步补全。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节约赵小侯的时间。

毕竟他也没指望1号智能AI真的能够将设计图完全补全,但能够补全一些,也能够减少很多工作量。

不得不说,现在的1号智能AI算力太强了。

赵小侯给它安排好工作之后,就去了地面。

他先去食堂吃午饭,还很亲民的和几个刚加入智能实验室的年轻人坐在一起。

好吧,虽然他现在也还很年轻,才26岁。

而刚加入智能实验室的年轻人也就博士刚毕业,被招了进来。

但一般来说,就算是青花京北这些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时,年纪也到28岁了。

但双方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就能够明显看出差距了。

赵小侯就好似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前辈,不断的问着话,而那几个年轻的博士则是小心翼翼,绞尽脑汁的回答着问题。

哪怕赵小侯问的仅仅只是你们感觉现在的工作有没有压力,住宿条件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们的回答也都是谨慎无比,就好似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的小学僧一般。

就这回答问题的气氛,双方的年纪差在外人看来,至少有20岁以上。

对此,赵小侯也很无奈。

这种情况,他已经遇到过多次了。

但问题是,论身份地位,他是双院士,青花大学教授,论学术成果,多次获得各种国际国家大奖,其学术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堪称巨大。

而对面那几个年轻人,博士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工作。

在智能实验室里,他们几个就是地位最低,学术成果半点没有的小兵。

如此一来,在面对气场八米八的赵小侯时,他们能够做到脑子清醒的谨慎回答问题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换成那些还在读本科的大学生,遇上赵小侯的话,估计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现在的智能实验室空置的面积是越来越少了。

要知道智能实验室内的项目组已经不局限于赵小侯之前成立的那些项目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