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543章 藻类基因测绘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543章 藻类基因测绘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但他也知道能够这么自报家门的绝对应该是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大佬。

只是声音这么年轻,不会是某个工作人员吧?

但普通工作人员敢这么直接找郑主任?

不对,是赵院士!

迟疑片刻之后,那个年轻人就想起了赵小侯是谁。

我的个乖乖,自己差点就让对方等会再打电话过来了。

想到这里,那个年轻人也不敢迟疑,当即就很恭敬的回道:“赵院士您等下,我立马通知郑主任接电话。”

年轻人去敲了郑主任的门,将事情一说,郑主任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分机,而年轻人出去后,就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电话给挂掉。

这种情况很正常。

并不是每个电话,郑主任都会接的。

毕竟知道他办公室电话的人太多了。

如果每个电话都接的话,他一天就别干其它工作了。

并且他也是院士,很多时候也是要待在实验室或者外出开会的,办公室里留一个人守电话也是理所应当。

这边郑主任接了电话,很热情的向赵小侯表示了问候。

毕竟赵小侯虽说年轻,但这些年做出来的成果,着实让他们这些老前辈都有些汗颜。

郑主任甚至于认为赵小侯就是大夏未来几十年的学术顶梁柱!

听完赵小侯的话后,郑主任压根就没有犹豫,就将此事接了下来。

当然,对于那些即将出力的科考队,科考站什么的,赵小侯自然也是有表示,他会发一笔对应的补贴下去。

郑主任原本打算拒绝的,但考虑到那些科考队,科考站的确辛苦,在野外,海上到处跑,因而也就接受了下来。

实际上,等赵小侯打完电话,次日下午,1号智能AI就向他汇报,智能实验室外围大门的保安汇报,大门外有自称来送东西的科学院工作人员。

赵小侯接到这个汇报,就亲自跑了一趟大门。

的确是来送东西的。

两名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开着一辆冷链轻卡过来的。

这辆冷链轻卡的冷藏库里堆满了整齐划一的培养皿。

据这两个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郑主任吩咐他们送来的,都是科学院在京北几个生物研究所的藻类样本。

赵小侯接收了这些培养皿之后,两个工作人员拒绝了赵小侯留下来吃个饭的邀请,开车离开。

等回到地下第六层,赵小侯就让1号智能AI在地下第六层紧急修建了一个恒温冷藏库,用来保存这些藻类样本。

同时,他也让1号智能AI开始打造改造藻类基因所需的专用设备。

当然,改造藻类基因所需的专门设备实际上也具有描绘藻类基因的能力。

只要有设计图,1号智能AI现在凭借新一代的3d打印机械臂,制造相关专用设备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并且精度相当高。

三天后,一台正方形的设备就出现在赵小侯面前。

这就是改造藻类基因所需的一体化设备了。

其边长1.5米,能够同时进行十个改造藻类基因的进程。

赵小侯随后就从冷藏库里取出了十个藻类培养皿。

这些藻类培养皿上都有标签,上面都有详细的记载。

譬如其中一个培养皿的标签上就写着大夏科学院藻类研究所方兴博,下面则是藻类的名称:蓝球藻。

再下面就是取样地点:京北兆兴区某池塘。

时间:xx年x月x日x时

赵小侯将这些藻类分别放入设备的十个进口。

之后授权1号智能AI操纵这台设备开始对放入的十种藻类进行基因测绘。

前后不到1个小时,1号智能AI就汇报基因测绘结束。

等赵小侯看到基因测绘报告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

这台设备在基因测绘上的性能,较之蓝星现有的基因测绘仪器要先进百年不止!

唯一让赵小侯有些不太满意的就是这台设备只能对藻类进行基因测绘。

他也试过将其它生物体放入进行基因测绘。

其中高等植物,像被子植物等等之类,基本上只能够测绘出一部分基因。

唯独低等植物或者一些真菌,是可以将基因全部测绘出来的。

接下来,他就将藻类基因测绘的事情交给了1号智能AI。

没办法,接下来几天时间内,都有科学院的工作人员送藻类培养皿过来。

这些都是科学院下属各生物研究所的库存。

除此之外,一些生物科考队也在各地科考的时候,顺手采集一些藻类样本。

就目前而言,全蓝星已知的藻类种类高达3万多种。

整个大夏已知的藻类则有8000多种。

而一周之后,赵小侯这里的藻类就达到了3000多种。

这已经是科学院下属各生物研究所的所有库存种类了。

毕竟这些生物研究所唯独只有藻类研究所是专门研究藻类的。

其它生物研究所都是或多或少顺手采集的一些藻类,并且很多藻类样本都是重复的品种。

那5000多种藻类样本都是以前采集的,但随着时间流逝,有的藻类样本遗失了,有的藻类样本则是感染了杂菌不得不丢弃。

赵小侯也没有想着在智能实验室里等着,就打电话问了问郑主任,表示自己也想要参加一个科考队,最好是远一点的。

听到赵小侯这么说,郑主任想了想,给了他几个选择。

其一就是前往蓝星北极的极地科考队。

其二就是前往蓝星南极科考站换班的一个科考队。

其三则是前往南大平洋某个海域进行科考的海洋生物科考队。

这三个科考队绝对能够满足赵小侯远一点的想法。

南北极两个科考队就不多说了,那个前往南大平洋科考的海洋生物科考队,这次选择的科考地点乃是南大平洋一座无人小岛附近。

这里被称为蓝星上最远离人类的地方。

简单来说,这个名叫克默勒的无人小岛距离最近的陆地也有3000公里。

赵小侯很容易就选择了这个海洋生物科考队。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克默勒岛附近的海域环境极为恶劣。

除了水温低之外,海水含氧量也很低,生物多样化极低,据说海水里只有一些藻类生存,连贝壳,软体动物等等常见海底动物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