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546章 藻类基因研究改造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546章 藻类基因研究改造

作者:清汤八爪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36:33 来源:小说旗

回到出发港口,赵小侯就拉着科考队所有成员以及船长,水手们去某个酒店好好吃了一顿,也算是庆功宴了。

之后和众人告别,回到京北后,他就径直去了科学院,拜访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的郑主任。

不管怎么说,人家郑主任帮了这么多忙,赵小侯觉得不感谢一下,以后都不好意思提要求了。

当然,他过去的时候,带的礼物也不寒酸。

乃是一盒高档茶叶和一块1号智能AI打造的智能手表。

郑主任喜欢喝茶,而智能手表很有科技含量,绝对符合郑主任的心意。

实际上郑主任看到礼物之后,倒是将茶叶给忽略了过去,拿着那块智能手表就研究了起来。

茶叶这玩意有钱就能买,再不济作为学部主任,他每年也有一定配额的顶级茶叶。

但这智能手表就不一样了,他能够感受到这里面的科技含量。

见郑主任对礼物很喜欢,赵小侯也没有客气,随即就请郑主任帮着收集一些恶劣环境下的藻类样本。

对于这个请求,郑主任没有拒绝,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等赵小侯回到智能实验室的时候,1号智能AI汇报,藻类基因全库已经补全了0.07%。

看上去这个补全量很低,但实际上也证明了这个藻类基因全库所包含的藻类基因数量之多。

要知道,这段时间,1号智能AI送到那台藻类基因改造仪里的藻类样本已经快接近4000种了。

按照全蓝星已知的藻类种类数量,这接近4000种藻类,换算比例的话,怎么说也能够达到10%以上了。

但实际上不然,因为已发现的灭绝在历史长河里变成化石的藻类还有一万多种。

并且这个藻类基因全库包含的可不仅仅只是蓝星上的藻类,其更包括了整个宇宙的藻类。

当然,也不是说结构简单的植物就一定算是藻类。

否则的话,以整个宇宙的浩瀚,赵小侯这近4000种藻类样本的基因,补全的比例恐怕会更低更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多的藻类样本纷纷送到了智能实验室。

其中包括了很多生活在温泉,盐湖,火山口,极地冰层等等环境恶劣之地的藻类。

当然,这里面很多藻类样本实际上是郑主任出面找一些大学要来的。

这也让藻类样本的数量迅速上升到上万种之多。

而藻类基因全库的补全百分比也上升到了0.1%。

不过对于赵小侯来说,这么多藻类基因也算是很多了。

他甚至于让宇航员从月球基地取了一些藻类回来。

这些藻类乃是供给月球基地氧气的,前后大约在月球基地待了半年多了。

在这半年里,这些藻类也是会经受宇宙高能射线的轰击。

但凡能够繁衍到现在的藻类,其都对于太空环境的耐受力都要比蓝星上的藻类强上不少。

等月球基地的藻类样本送到智能实验室,赵小侯随即就先将这种藻类样本的基因测绘出来,发现其某种基因的确拥有较强的宇宙高能射线耐性。

之后就以这种蓝藻作为母本,开始尝试对其一些已经补全确定了作用的基因进行修改。

简单来说,赵小侯选择给这种蓝藻修改的基因就是涉及到淀粉合成的某个基因。

当然,淀粉合成并不是单独一个基因就能够决定的。

赵小侯只不过是想要先试试手,看看修改了这个基因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相对于现在蓝星那些实验室对基因进行改造的麻烦程度,赵小侯这里就很简单了。

将需要改造的藻类母本放入藻类基因改造机,然后锁定需要改造的基因,之后确定要怎么改造基因,最后交给机器去执行就行了。

这个基因被赵小侯命名为dF001,其作用简单来说,在有光照时就会开始提升淀粉合成效率。

赵小侯将其进行简单的倍增,让蓝藻的基因链里多出了几个dF001基因。

十多分钟之后,随着藻类基因改造机的指示灯亮起,也就意味着蓝藻的基因改造完毕。

赵小侯随即取出改造好的蓝藻,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

但检测的结果却让他目瞪口呆。

虽然多出来那几个dF001基因,会让这种蓝藻的淀粉产量暴增数倍。

但这种蓝藻的繁衍能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准确来说就是其可以进行营养繁衍,也就是能够直接细胞分裂,但却不能产生孢子。

并且细胞分裂的失败率很高,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蓝藻细胞分裂都无法形成合格的子细胞。

这也就导致其数量很难增长。

而这种蓝藻的寿命大概为15天左右。

但没到15天,也就一周时间,所有改造之后的蓝藻都死亡殆尽,甚至于就连它们细胞分裂成功的少数子细胞也没能发育完全,最终全部死亡。

当然,对于这个结果,赵小侯在改造之初多少也是能够猜测一些的。

毕竟像这种单独改造一个基因,在蓝星的实验室里进行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一般情况下来说,都会带来一些问题。

那种改造一个基因不出现问题的,都是撞运气的结果。

没办法,生物的基因太复杂了,时至今日,别看蓝星上都将不少生物的基因测绘出来了,但人类对基因的了解还有太多空白和未知。

哪怕是最简单的大肠杆菌,其基因都是完美稳定运行的。

对其内任何一个基因的改动,都可能破坏其基因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因而想要让某种藻类达到自己的要求,但又不让藻类各方面崩溃出现问题,要修改改造的基因就肯定不是一个了,而是需要从整体大局的高度,对整条基因链上涉及到的基因进行修改改造。

像这样的研究需要做的实验就太多了。

就拿增强蓝藻淀粉来说,赵小侯估计至少需要做上2万次实验,才可能有点成果。

而一台藻类基因改造机同时可进行十个进程的基因改造实验,每次实验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24小时不停息的进行实验,每天能够进行1400次左右的实验。

要说这个效率已经相当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