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点亮星星的使者 > 第175章 轮滑鞋第2章

点亮星星的使者 第175章 轮滑鞋第2章

作者:一源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11:51:46 来源:小说旗

今晚在新开市民众大剧院上演的是一出新剧,剧目名是《白鸽湾女儿》。

故事讲述了一个自幼失去双亲的女孩,面对人生困境百折不挠,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

距离演出正式开始仅剩不到14个小时,舞台上的各种布景板早就已经搭好,其实灯光三天前也调校得差不多了,姚初七点不到就匆匆赶来,是要和同事们一起再检查一遍,以防止出现纰漏。

成功向观众们呈现一出舞台剧,靠的可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哪怕仅有一颗稍微松动,也可能导致演出功亏一篑。

谁也不愿意让自己变成那颗松动的螺丝钉,所以每到演出之前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力求能将舞台设计的细节做到臻于完美。

不过今天,站在华美的舞台上的姚初,有些跑神。

白鸽湾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处处山清水秀,为国家孕育出过好几位功勋卓着的人才,以至于在全国上下都小有名气。

小提琴家粟英就是其中一位。在一次媒体采访中,粟英详细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成长历程——出生后不久双亲就因病相继去世,她是给外婆一手带大的。

家里穷,外婆能一直支持她读书,并且从来没中断过给她生活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懂事的她就算是在逢年过节时也不敢找外婆讨要礼物。

不过在七岁生日的那一天,早上醒来时粟英发现床边竖着一个扎了彩带的漂亮礼盒。

礼盒很大,都快和粟英一样高了,她吃惊地拆开盒子,发现里面装的竟然是一把崭新的小提琴!

粟英说:“没错,我从开始懂事时起就爱上了音乐。小朋友在长身体,都应该早睡,我却在外婆哼唱眠歌,以为我已然入睡于是离开后,悄悄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窗边,聆听窗外各种小虫和动物发出的声响。山村的夜晚啊,是多么宁静,又是多么喧闹,白天睡觉的小生物们在那时开启宏大的音乐会,它们所演奏的曲目,每一首都是那样的令我陶醉。”

至于为什么会从乐器演奏中选择学习小提琴,粟英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那是因为有一天,我在相册里见到了一张爸爸站在专门出售小提琴的商店里拍的照片。那时候爸爸很年轻、很帅,当然,也非常的健康。他脸上充满阳光一般明媚的笑容,我总在想象,他那样愉快地笑着,一定是因为见到了满墙挂着的小提琴。所以我对小提琴有着一种执着的痴迷,又想象如果我能拉好这种乐器,说不定就能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见到爸爸妈妈。”

愣愣地望着按照小提琴商店安排的舞台背景板,姚初的脑海里不停浮现七岁小女孩收到小提琴时惊喜的表情。

因为父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小粟英深深喜爱上了小提琴演奏。

七岁之前,她只是在用支教老师带进山村的、一把很难调出音准的旧琴练习,那时没有人将她看成是音乐界的未来之星,没有人预料到将来她能在音乐上有极深的造诣,因为不管怎么练习,她拉出来的曲子也会跑调,就连她自己也相信跑调是技能问题,她练习再多水平也就只能那样了。

若不是支教老师和外婆一起偷偷为小姑娘准备了那样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很难说今天的粟英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她不负老师厚望考上了大学,但毕业后成了朝九晚六进出写字楼的普通打工族,又或者是回到家乡拿起教鞭,和她的小学老师一样在山村小学里辛勤耕耘,总之是很难走上当小提琴演奏家这样一条人生道路的。

饰演《白鸽湾女儿》女主角的演员,正是粟英本人,在这一出舞台剧里,她不仅会将自己的生平、又或者说是人生奋斗史展现给广大观众,还将会在现场演奏动听的小提琴曲目,所以对观众而言,观看这样一场话剧演出绝对是在享受一场超值的视听盛宴。

然而此时此刻,姚初的思绪并未集中在今晚的演出上,他满脑子想的依然是自己的女儿姚星宇。

罹患乳腺癌的妻子与病魔抗争三年,终究还是扔下他们父女走了。每时每刻姚初都在叮嘱自己,千万不能倒下,因为他不是一个人活着,他必须要为女儿着想,为她的未来着想。

站在舞台正中央,除去能见到丰富的舞美设计,剩下的就是向远方延伸的、空旷的观众席了。这里是赵艾琦表演过的舞台,是她深深热爱的艺术天堂,如今就只剩了他傻傻地站着,感受一阵又一阵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哪怕夏天来临,也仍冻得人瑟瑟发抖。

但是在这熟悉的舞台上,姚初产生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

“说起来完全不一样,可我怎么老是觉得,星宇和粟英在命运上有某一点是交汇的呢?粟英失去双亲,却能摆脱厄运套在她脖颈上的枷锁。只要有人帮星宇放下对妈妈的思念,从心灵困境中走出来,符合她年龄的笑容也一定会回到她的脸上的!”

尽管演出还没开始,晚上的剧目也使姚初找到了一点勇气。

《白鸽湾女儿》从启动方案筹划到定档、再到正式进入排练,这么长时间姚初都没将女主和姚星宇联想到一起,此时却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他埋怨自己的反应实在是太迟钝了,不过也或许是因为今早女儿为妈妈擦遗像的举动对他触动太深,他敏感的神经已承受不住看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持续在丧母的悲痛中沉沦了?

姚初意识到他必须得做点什么了,而不是终日就只靠一粒文拉法辛活着。

“姚总,您站那儿发啥愣呢?快过来给我们指导指导呀!导演说这盏吊灯还得再拉高一点,不然光太强打在演员的脸上不好看。”

有灯光师在招呼姚初。没错,他是舞台灯光的总设计师,十年了,赵艾琦参演的每一出剧目都是由他设计灯光效果,妻子曾自豪地对朋友们说:“我在舞台上焕发的光彩不仅是来自于化妆师,还是来自于老姚呢,每一盏经他的手点亮的灯啊,都让我感到踏实和温暖。”

姚初答应一声就朝同事们跑了过去。多年以来,仿佛是第一次,他的声音如此洪亮,就像年轻时刚进入剧院那样,没有沉重的心事,而是充满了朝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