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记我曾经最爱喝的红茶拿铁 > 第3章 要去香港工作吗

记我曾经最爱喝的红茶拿铁 第3章 要去香港工作吗

作者:绪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4 13:43:48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的日子里,万临和陈明泊的交流依旧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节奏。陈明泊偶尔会分享一些金融市场的动态,或者推荐一些他最近读过的书。万临也会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认真阅读他发来的内容,并和他讨论自己的看法。两人的对话虽然平淡,却总能让万临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一天晚上,万临正在整理笔记,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拿起来一看,是陈明泊发来的消息:“最近工作有点忙,但偶尔喝杯红茶拿铁,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你那边最近怎么样?”

万临看着屏幕,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回复道:“我也还好,就是刚开学事情比较多。不过,喝红茶拿铁的时候,确实会觉得轻松一些。”

陈明泊很快回复:“那就好。记得别太累,适当放松一下。”

万临笑了笑,心里有些温暖。她知道,陈明泊是个细心的人,总是能在不经意间让她感到被关心。但她也很清楚,两人之间的距离和现实问题,她的理智在和自己强调,别对这段关系有太多的期待。

她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工作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万临和陈明泊的聊天成了她生活中一种既期待又困惑的存在。每天早晨,她几乎都能准时收到陈明泊的消息,内容大多是关于金融市场的动态、行业新闻,或者是一些他最近读到的有趣文章。偶尔,他也会分享一些自己工作中的案例,或者回忆一些上学时的趣事。两人的对话总是围绕着这些话题展开,像极了两个工作伙伴之间的交流。

比如有一天,陈明泊发来一条消息:“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关于一家初创公司如何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快速扩张的。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把资料发给你。”

万临很快回复:“当然有兴趣,谢谢你总是分享这些。”

陈明泊发来一个微笑的表情:“不客气,觉得你可能会感兴趣。对了,你最近课程忙吗?”

万临想了想,回复道:“还好,就是刚开学事情比较多,不过还能应付。”

陈明泊回复:“那就好,别太累。记得适当休息。”

这样的对话,几乎成了他们之间的常态。陈明泊的语气总是客气而官方,偶尔的关心也显得点到为止,仿佛只是出于礼貌。万临心里有些拿不准,如果他真的对自己没有意思,为什么每天都会给自己发信息?可如果他对自己有意思,为什么又总是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

这种不确定感让万临开始有些内耗。她试图从陈明泊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于唐看出了她的心事,某天午休时忍不住问她:“对了,你和那个陈明泊最近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进展?”

万临无奈地摆摆手:“哈哈,能有什么进展?我们每天的聊天内容,感觉就像两个工作伙伴在交流行业动态。他偶尔会关心我一下,但语气总是很官方。”

于唐皱了皱眉:“那他每天给你发消息,总不会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吧?”

万临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如果他真的对我没意思,为什么每天都要找我聊天?可如果他对我有意思,为什么又总是保持这种距离?”

于唐想了想,推测道:“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他只是不擅长表达感情?毕竟他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可能对感情有些谨慎。”

万临叹了口气:“也许吧。不过这种不确定感让我很内耗。有时候我甚至想,干脆直接问他到底怎么想的,但又怕破坏了现在的关系。”

于唐安慰万临:“这种事情也急不来,不过你还是别主动问了,万一人家真的就是提携后辈呢,问了显得咱们自作多情。如果他真的对你有意思,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万临点点头。万临其实能意识到自己对陈明泊有好感,但也清楚,这段关系面临的困难让万临很清楚,理智的选择必然是不要再深入。

这天,万临正走在去上健身课的路上,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拿出来一看,是陈明泊发来的信息:“万临,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最近可能有个工作机会要去香港,还在考虑中,你觉得怎么样?”

万临停下脚步,站在路边,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心里有些意外。陈明泊竟然会主动征求她的意见,这让她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但同时也有些困惑。她想了想,回复道:“香港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机会也多。不过,你怎么会想到问我呢?”

陈明泊很快回复:“因为你对东南亚和香港的市场环境比较了解,而且我觉得你的看法一向很客观,所以想听听你的想法。”

万临看着屏幕,心里有些复杂。她不知道陈明泊是真的看重她的意见,还是只是随口一问。她想了想,回复道:“香港的金融环境确实很好,机会也多,但竞争也很激烈。如果你觉得这个工作机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帮助,那可以考虑。不过,也要看你自己是否适应那边的节奏和生活环境。”

陈明泊回复:“嗯,你说得对。我其实也在犹豫,毕竟北京这边的工作和生活都已经很稳定了。不过,香港的机会确实很吸引人。”

万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家里人怎么看?他们支持你去吗?”

陈明泊沉默了一会儿,回复道:“我还没和他们详细聊。不过,他们一向尊重我的决定。”

万临看着屏幕,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和家人多沟通一下吧。毕竟去香港工作是个不小的变动。”

陈明泊回复:“你说得对,我会好好考虑的。谢谢你。”

万临笑了笑,回复道:“不客气,希望你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发完消息,万临收起手机,继续往健身房走去。一路上,她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陈明泊的影子。她不知道他最终会做出什么决定,但心里隐隐有些期待,如果他真的去了香港,或许两人之间的距离会拉近一些。毕竟,香港和新加坡的距离,比北京要近得多。

然而,这种期待很快又被她压了下去。万临提醒自己,不能因为一次偶然的征求意见,就误以为陈明泊对她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

万临刚结束晚上和朋友的聚会回到公寓,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陈明泊的消息:“一会儿方便通个电话吗?想再听听你对香港的一些看法。”她看了眼时间——九点半,新加坡的夜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湿热的气息。她犹豫了几秒,回复道:“现在可以,稍等我五分钟。”

陈明泊的电话准时拨了过来。接通的瞬间,万临听到那头传来轻微的键盘敲击声,像是他还在办公室加班。

“打扰你休息了吗?”他的声音比平日更低沉些,背景隐约有汽车鸣笛声——他大概坐在北京某栋写字楼的窗边。

“没有,我刚下健身课。”万临攥着手机走到阳台,坐在藤椅上,刻意让语气显得轻松,“你去香港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其实具体的职位还没定,是前几天在饭局上碰到一个过去的领导,他邀请我可以考虑一下。”陈明泊停顿了一下,“但我想先问问你……之前你在香港实习时,觉得那边生活怎么样?”

万临愣了一下。她没想到他会从生活细节切入。前年暑假在中环某投行实习的记忆突然涌上来:办公室里听不懂的粤语,茶餐厅里嘈嘈杂杂的声音,还有房租极高但是房间小的只摆的下一张床的公寓。

“节奏很快,但机会确实多。”她斟酌着词句,“不过房租高得吓人,我当时的一室一厅的公寓可能还没你北京的办公室大。”

陈明泊轻笑一声,这是万临第一次听到他笑出声。她突然注意到他说话时带着极轻的鼻音,像是感冒了。

“你上次说家人倾向于你在新加坡发展?”他忽然转了话题。

万临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阳台栏杆上画圈。月光把楼下的游泳池照得波光粼粼,几个夜游的住户正在水里嬉笑。

“父母总觉得女孩子该安稳些,新加坡这儿感觉也要比北美安全,工作生活也更加平衡,也没那么卷。”她低头看着自己晃动的影子,“不过……我最近其实在看别的地方的机会,比如,香港。”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五秒。她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陈明泊似乎在整理文件。

“如果真来香港,”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正式,“我可以介绍几位在投行的朋友给你认识。他们在职业规划上或许能帮到你。”

万临的指甲掐进掌心。这句话像块投进深潭的石子——看似激起涟漪,细看却仍是水面下暗涌的试探。“你总是这样吗?”话出口的瞬间万临就后悔了。

“什么?”

“对所有人都这么……”她咬住下唇,把“客气”两个字咽回去,“周到。”

这次沉默持续得更久。背景的键盘声不知何时停了,陈明泊的呼吸声忽然清晰起来。万临数到第七下心跳时,他终于开口:

“上周我去天津出差,在高铁站看到有人拎着新加坡航空的纸袋。”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突然想起你说过樟宜机场的星耀樟宜瀑布,说光看那个装置就能发呆一整天。”

万临的脊背僵住了。那是之前某次闲聊时随口提的,连她自己都快忘了。

“万临,”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我……”

“陈总!”电话那头突然传来模糊的男声,“张总那边喊您去过。”

陈明泊叹了口气,那声叹息像片羽毛扫过万临的耳膜:“抱歉,我得去开会了。我们……下次再聊。”

挂断后的忙音响了足足半分钟,万临才放下发烫的手机。泳池的嬉闹声不知何时消失了,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突然发现阳台的栏杆上全是自己刚才用指甲刻下的凌乱划痕,深深浅浅,像某种未破译的密码。

陈明泊走在西城晶华的小区小道上,夜色沉静,空气中带着初春微凉的气息。

会议比预想中结束得晚一些,回家的路上都已经没什么行人了。陈明泊大概是习惯了,北京的深夜比白天安静许多,他反而喜欢这个时候的街道,不需要应酬,不需要寒暄,只有路灯在脚下投下长长的影子。

小区的大门还是那样,保安室的老大爷坐在值班室里刷着手机,见他进来,抬头笑了笑:“陈先生,加班又这么晚啊?”

“嗯。”陈明泊点头,步伐未停。

鹅卵石小径在路灯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他踩在上面,听见鞋底轻微的摩擦声。这个小区是十年前买的,那时他刚本科毕业,想着离以后的单位近,省去通勤时间。当年买房的时候,他甚至没怎么犹豫,地段合适、户型规整,价格也能接受,就这样匆匆定了。原以为只是个过渡,如今竟已住了这么久。

他打开门,房间里还是熟悉的静谧,整洁得像是没人住过一样。玄关的柜子上放着出差时带回来的几张登机牌,他顺手将公文包放下,换了拖鞋,顺势解开了衬衫的扣子。走进客厅,天花板上的吸顶灯光线偏冷,让房间显得更加沉静。

客厅的布置一如既往地简单克制,实木茶几、深色皮沙发,连窗帘都是米色的厚棉麻材质,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整个房间透着一种精致又理性的“老干部”风格,和他这个人极为契合。

他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书,翻了几页,目光却没能集中。书架上的书摆得整整齐齐,金融、经济、管理类书籍占了大半,偶尔夹杂着几本历史、哲学和心理学的书。最下面一层,摆放着他在大学时期买的旧书,有些封皮已经泛黄,书页上甚至还能看到当年做过的笔记。

茶几上还放着一本翻到一半的书,旁边是一杯早已冷透的大红袍。他不怎么喝酒,连茶也只是偶尔提神时才会喝,通常喝两口就会忘了。

他走到窗前,看向夜色沉沉的城市灯火,远处车流依旧不息,北京的夜晚从不会真正安静。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留着刚刚的微信通话记录,通话结束于一个半小时之前。

万临的声音似乎还留在耳边。她说自己最近在看香港的机会,语气一如既往地轻松,可是她最后的那个问题却意外带了点试探:“你总是这样吗?对所有人都这么……周到。”

他微微皱眉,若有所思。

她这句话,是不满?是试探?还是……某种隐晦的期待?

陈明泊垂眸,拇指滑过手机屏幕。陈明泊走进书房,打开台灯,试图让自己沉浸在阅读中。但才翻了两页,思绪却还是不受控制地飘远,飘向了那个站在新加坡阳台上的身影,飘向万临指尖在栏杆上刻下的凌乱划痕。

手机屏幕亮起的一瞬间,是财新软件的新消息提醒。陈明泊犹豫了两秒,打开微信,还是敲下了一行字,“刚刚开会晚了,没来得及说,抱歉。你早点休息,别熬太晚。”

指尖停顿了一下,陈明泊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后天晚上如果你有时间,我饭局结束后再打给你,聊聊香港的工作机会,也想听听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消息发出去后,陈明泊放下手机,靠在椅背上,视线落在书架上某一本书的书脊上,眼神却有些涣散。

他本不该这么主动的。

或者说,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主动约过一个人了。

在陈明泊的习惯里,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朋友是朋友,感情……太复杂,过往的经历让陈明泊总结,感情这件事太难掌控,最好不要轻易涉足。可是,在万临身上,这条界限似乎在不知不觉间被模糊了。

手机震了一下。

他低头,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新消息。

万临回复道,“刚刚在写报告,才看到消息。没关系,我本来也准备睡了。” 紧接着,她又发了一条,“后天晚上可以,你饭局大概要到几点?”

陈明泊看着这句话,唇角微微上扬。她没有推辞,也没有敷衍,而是很认真地在安排时间,像是在确认一场重要的会议。

陈明泊快速回复道,“大概十点左右,可能会再晚一点。到时候我发消息给你。”

万临的回复很快,“好,后天聊。”

后天聊,短短三个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陈明泊却盯着看了很久,心里一瞬间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

陈明泊很清楚自己对万临的感觉,从第一次见面时就清楚了。那时候她笑着和自己交谈,眼神明亮,语气轻快又柔和,这样的万临,陈明泊一见钟情了。

他从未想过这个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甚至一直认为“一见钟情”是个不够理性的词汇。可面对万临时,他无法否认那种心动的确发生了,而且没有任何征兆。

但也正因如此,他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他们之间的距离,从来不仅仅是地理上的。

六岁的年龄差,放在某些人身上或许不算什么,可对他来说,那意味着生活阅历的断层,意味着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可能并不相同。万临才26岁,人生的路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而他32岁,已经被现实磨出了棱角,很多事不是说可以重来就能重来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过去。

那还是几日前的一个晚上,陈明泊坐在书房里,灯光柔和,桌上摆着一本摊开的投资报告,但他的目光却停在手机屏幕上。

张泽宇刚刚发来一条信息——

“刚才常凯来问我,说他女朋友的朋友在打听你。我一琢磨,估计是咱们那天饭局上认识的万临吧?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陈明泊微微眯了眯眼,食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万临在打听自己?

他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因为她不太信任自己,想侧面核实他的背景?还是说,她有什么别的原因?

他脑子里很快闪过万临的模样——从在金融街的咖啡店见到她开始,他就觉得这个女孩不太像是容易被安排的人。她谈吐从容,不疾不徐,眼神里有一丝审视,也有几分疏离。

她不像是一个对别人好奇心旺盛的八卦人士,尤其是涉及背景家世这类事,除非她有必要去了解。

陈明泊捏了捏眉心,思索片刻,回了张泽宇一条消息——

“就实话实说吧。”

张泽宇很快打了个“?” 似乎没想到他这么爽快。

“怎么,不怕别人知道你的光辉家世?” 张泽宇紧接着发了条语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

陈明泊淡淡一笑,拿起咖啡抿了一口,语气不轻不重地回了一句——

“没什么怕的,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可陈明泊不确定的是,万临打听这些,究竟是出于怀疑,还是……别的什么?

陈明泊经历过种种,他曾经尝试过去争取,可最后的结果证明,有些事情即使拼尽全力,也还是无能为力。陈明泊知道家庭压力意味着什么,知道现实的残酷是什么样子,也知道,有些时候,喜欢一个人并不代表就能在一起。

他骄傲了一辈子的人,第一次在一个人面前生出自卑的感觉。

万临那么年轻,清亮得像晨光下的湖面,未来有无限可能,而他呢?他在这座城市里奋斗了这些年,站在所有人眼里光鲜的位置上,可只有他自己清楚,很多东西他已经失去了重新开始的机会。他的感情世界,早已不再是干净的一张白纸,而是被现实染上了太多斑驳的痕迹。

陈明泊不愿让她成为自己人生里的另一个遗憾。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她未来某一天会后悔的决定。

所以,他选择克制。

这或许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哪怕,心里仍旧期待着后天晚上能听见万临的声音。

---

这两天,陈明泊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接连不断的会议、报告、电话,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从早上进办公室开始,他的日程表就被塞得满满当当,连中午吃饭都是在会议室里边听讨论边匆匆解决的。可是,他心里清楚,自己并不是真的完全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而是刻意让自己忙起来。

他必须忙起来。

陈明泊意识到自己对万临的期待越来越多,这种状态让他感到不安。他一直以来都习惯掌控局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能用理性去权衡轻重,可在万临身上,这种掌控力似乎一点点地被削弱了。

他不想让自己陷得太深。

所以,陈明泊索性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工作里,白天忙着各种事务,晚上应酬结束后,回到家便让自己直接倒头就睡,不去想别的事情。这两天,他没有给万临发过一条消息。

每次手机屏幕亮起,陈明泊都会下意识地瞥一眼那个聊天框,看到万临的头像静静地停在那里,但他始终没有点进去。

陈明泊告诉自己,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

万临也发现了这点。

昨天一天,陈明泊没有发任何消息。

按理说,两个人好像也并不是真的每天都在聊天,可随着交流的频繁,陈明泊的存在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他总会在某个时间点,或是发一条关于行业动态的分享,或是问她最近的学习进度,甚至是偶尔的一句“别太累了”,都会让她觉得这种交流是自然的、持续的。

可昨天,他没有发任何消息。

她想了想,觉得也许是他工作太忙,便没有去主动联系他。可是,这种奇怪的空白,还是让她心里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

万临也不想去深究自己的心情,只是努力让自己别太在意。

直到第二天晚上,手机在十点的时候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来一看,屏幕上跳出一条新的微信消息。

陈明泊:现在时间方便吗?饭局刚结束,我在回家的路上。

万临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几秒,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在等待他的消息。

她忽然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敲下回复——

万临:方便,你现在在车上?

对方很快回复。

陈明泊:嗯,刚从饭局出来。等下给你打电话?

她看着屏幕上那行字,轻轻吐了一口气,然后,答道: 好啊,我等你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