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第41周生存报告 > 第81章 《尘誓》

第41周生存报告 第81章 《尘誓》

作者:蒂纳库拉岛的凝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4 15:48:27 来源:小说旗

在线虫文明的第21个年头,世界依旧被重重阴霾笼罩,人类社会在危机的泥沼中挣扎前行。钙化世代平权运动、土壤修复权争夺以及法律文书生物降解危机,如同三道沉重的枷锁,紧紧桎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

北京最高法院第三庭内,气氛凝重而压抑。47cm高的硅化婴儿李默,安静地被置于防弹玻璃舱内出庭,他的心率高达170次\/分,仿佛预示着这场审判的不平静。

公诉方神情严肃,出示了李默父母在孕期的注射记录,指控他们进行“反人类基因改造”,因为所使用的抗体并未获批。然而,就在众人等待法官裁决之时,意外突然发生。

李默毫无征兆地发出高频哭声,尖锐的声音瞬间充斥整个法庭,频率高达320hz。旁听席上的人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便有37人突发耳膜钙化出血,痛苦地捂住耳朵。庭审被迫中断,整个法庭陷入一片混乱。

“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法官看着玻璃舱内的李默,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钙化症患者们,在这个对他们充满歧视的世界里,努力寻找着生存的方式。他们组建了特殊工种队伍,凭借自身身体上的特殊变化,承担起一些常人难以胜任的工作。

在矿道检修工作中,他们耐低氧的特性发挥了优势,但这份工作却伴随着17%的死亡率;化学检验工作中,他们抗腐蚀的体质成为了资本,然而死亡率也高达37%。

即便如此,建筑公司却拒绝给予他们同等薪资。这一不公平的待遇,终于引发了钙化工人们的集体反抗。他们选择静坐抗议,导致一座17层写字楼的电梯瘫痪,以此来向社会表达他们对公平的渴望。

“我们也是为了生活,为什么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一位钙化工愤怒地喊道。

民政局为了应对钙化症患者的特殊情况,新增了“骨骼密度适配”婚检项目。规则规定,夫妻骨密度差需≤0.17g\/cm3,目的是防止性行为中因骨密度差异过大而导致骨折风险。

然而,这看似合理的规则,却引发了悲剧。情侣张伟与王莉,为了能够顺利结婚,私下注射骨水泥来调整骨密度。但他们没想到,这一行为却导致多器官钙化衰竭,两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我们只是想在一起,怎么就这么难……”王莉躺在病床上,虚弱地哭泣着。

由于身体的特殊性,钙化儿童被普通学校拒收。面对这一困境,家长们没有放弃,他们自建了“晶体学堂”,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

学堂的教材,是用钻石笔在钙化黑板上刻写的,每上一课时,就会磨损0.17克拉钻石。教师陈芳,为了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辛勤付出。然而,长时间的粉尘吸入,最终导致她硅化死亡。她的遗体,被制成了教学标本,继续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孩子们。

“陈老师,我们会好好学习的……”孩子们看着陈芳的标本,眼中闪烁着泪花。

跨国农业公司凭借强大的资本,垄断了土壤修复剂,其价格高达每吨170万元,这让普通农民望而却步。

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土壤,农民们无奈之下,将目光投向了法官的骨灰。因为他们发现,钙化骨灰的修复效率比普通修复剂提升了37%。然而,这一行为却引发了一系列惨案。

村民赵老四,在盗挖骨灰时触碰到了电网,瞬间碳化的尸体,竟成为了新型肥料的原料。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让这场土壤修复权的争夺变得更加残酷。

“我们只是想要修复土地,为什么会这样……”村民们看着赵老四碳化的尸体,悲痛不已。

抗虫稻连续种植20季之后,线虫竟进化出了硅酸消化酶,这使得虫害出现了严重的反弹。

在华北平原,虫害反弹率达到了170%,土壤沙化率也高达37%;江南丘陵地区,虫害反弹率为89%,土壤沙化率为17%。

农民王德发,食用了被虫蛀的稻米后,肠道中竟检出3.7公斤硅化虫尸。粮食的短缺和虫害的肆虐,让饥荒的阴影再次笼罩在人们心头。

“这虫子怎么变得这么厉害,我们的粮食都没了……”王德发绝望地瘫坐在地上。

曾经作为正义象征的终审判决书,此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判决书突然发生生物降解,而降解菌群竟然源自矿脉修复剂。

为了抢救这些珍贵的法律文书,档案馆紧急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将温度降至 -170c。然而,这一举措却导致37万页卷宗脆化,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经过检测,人们发现降解菌带有药企实验室的基因标记,这些休眠孢子竟然存活了17年,背后似乎隐藏着药企不可告人的阴谋。

“一定是药企搞的鬼,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档案管理员愤怒地说道。

医生林雪,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治愈患者的方法。她开展了自体钙化治疗,将患者的骨灰注射入病变骨骼,虽然这一方法的存活率仅为17%,但却取得了一些突破。

矿工马强接受治疗后,能够承重170公斤,然而,他的脊柱生长却停滞了,终身只能保持47度的驼背。但即便如此,对于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来说,这也是一丝难得的希望。

“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马强看着镜子中驼背的自己,心中五味杂陈。

面对土壤修复的困境,一些濒死患者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自愿成为生物肥料。他们提前服用硅化促进剂,在去世后,遗体被粉碎后混入修复剂,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肥效89%。

癌症晚期患者李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立下遗嘱,指定自己的遗体用于滋养自家稻田。她的行为,为土壤修复带来了新的思路,也展现了人类在绝境中的无私与奉献。

“希望我的身体能让土地重新变得肥沃……”李娟在遗书中写道。

钙化婴儿李默的审判继续进行,最终他被判处终身监护。然而,就在法官宣判的那一刻,法庭现场突现奇观。

李默的泪水接触到降解菌后,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新型生物胶水,这种胶水粘结文书的效力提升了37%。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法官当场修改判决,指定李默为“人类文明共生体”,受宪法保护。李默,这个曾经被视为异类的硅化婴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关键。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法官看着李默,眼中充满了感慨。

上帝视角总结(摘自《全球环境危机白皮书》第81号附录)

关键数据

1. 钙化工种伤残率:89%,这一数字超过煤矿工人伤残率峰值的3.7倍,深刻反映出钙化症患者在特殊工种中面临的巨大风险,他们为了生存所付出的代价令人痛心。

2. 土壤修复成本:每公斤170元,等同于黄金价格的1\/17,高昂的成本使得土壤修复工作举步维艰,进一步凸显了跨国农业公司垄断带来的危害,也反映出人类在恢复生态环境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困境。

3. 文书降解速率:每分钟17页,超过热带雨林分解速度的170倍,如此惊人的降解速率,不仅对法律文书的保存构成了严重威胁,也暗示了背后药企阴谋的严重性,以及这场危机对人类文明记录的巨大冲击。

文明切片

1. 硅化课桌:晶体学堂的课桌检测出陈芳遗体成分,钙磷比为1.7:1,这一特殊的课桌成为了生物矿化研究的样本。它不仅见证了陈芳老师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素材,从侧面反映出这个时代人类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探索。

2. 泪胶配方:李默的泪液生物胶水被逆向研发,用于修复敦煌壁画,抗风化能力提升37%。这一神奇的发现,让李默这个特殊个体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

3. 骨灰肥效:赵老四碳化尸体肥料使试验田增产17%,其dNA在作物中检出率89%。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遗体作为肥料的有效性,也反映出在这个特殊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态修复所做出的大胆尝试,以及生命在自然循环中的延续。

历史定位

“《尘誓》章揭示了文明存续的终极形态——当人类学会将死亡转化为养分,当法律甘愿与细菌共存,我们终于理解:文明不是战胜自然,而是成为自然循环的虔诚信徒。”——摘自《科学》2101年特刊《21世纪人类世反思》。这一总结深刻地概括了在这场危机中人类的转变与成长。在绝境中,人类开始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不再试图强行征服自然,而是积极融入自然循环。从将遗体转化为肥料修复土壤,到法律在危机中寻求与细菌共存的解决方案,都体现了人类对文明存续方式的深刻反思。这一章节,不仅是对过去危机的记录,更是对未来人类发展方向的启示,提醒着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文明的长久延续。

在线虫文明的第21年,人类在重重危机中不断挣扎、反思与成长。钙化世代的平权运动、土壤修复的艰难历程以及法律文书危机的解决,都让人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与自然、文明之间的关系。尽管未来依然充满挑战,但人类在这一年所展现出的坚韧、奉献与创新精神,将成为继续前行的动力。人类能否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重建文明,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无论如何,人类在这个艰难时代的经历,都将成为文明发展史上宝贵的财富,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