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第41周生存报告 > 第92章 《壤生》

第41周生存报告 第92章 《壤生》

作者:蒂纳库拉岛的凝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4 15:48:27 来源:小说旗

世卫组织总部大厅内,一场特殊的展览正在进行。来自37国的传统农具与尘肺患者x光片并列展出,各国的文化与现实问题在此碰撞交融。

哈尼族的分水木刻在展台上尤为显眼,那精致的纹路与独特的构造,彰显着古老农耕智慧的结晶。然而,几位欧洲专家却围在一旁,面露质疑之色。

“这所谓的微生物涂层,实在是不卫生。这样的东西怎么能用于灌溉系统呢?”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欧洲专家皱着眉头说道。

哈尼族的族长马国昌听到这话,脸色一沉。他走上前,二话不说,当场从木刻的凹槽中刮下一些菌泥,直接混入一瓶矿泉水中,仰头便喝了下去。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所有人,展厅内瞬间一片哗然。

“族长,您这是何苦!”一位哈尼族青年焦急地喊道。

马国昌摆了摆手,“我们哈尼族世代相传的东西,岂容你们无端质疑。”

三日后,马国昌进行了体检,结果显示他肺部的重金属含量下降了37%。消息传来,众人皆惊。经过菌株检测,发现与故宫红泥同源。而就在这时,非方代表突然冲上前,抢走了剩余的菌泥样本。

与此同时,展览的盆栽土壤中,竟长出了混种野草。保安发现后,上前拔草,这一举动触发了尘肺患者们的抗议。

“这些野草说不定有着特殊的意义,你们怎么能随意拔除!”一位尘肺患者愤怒地喊道。

经检测,这些野草的基因与第91章海关稻种吻合,这一发现让整个展览陷入了更大的风波之中。

老中医周萍受邀前往柏林,演示治疗尘肺病的针法。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演示厅内,德国工程师们架起了3d扫描仪,准备记录针法轨迹。

周萍神态从容,手中银针闪烁着寒光。她施针如行云流水,每一针都精准地落在穴位上。随着治疗的进行,3d扫描仪生成的数据曲线逐渐显现出来,令人惊讶的是,其与哈尼梯田水系图的重合度竟达83%。

然而,药企却突然发难,指控周萍侵犯“医疗动作专利”。面对指控,周萍没有丝毫畏惧。在一场记者会上,她拿出针灸铜人,现场演示《黄帝内经》古法。随着施针,铜人关节处竟渗出红色液体,经检测,其中含有故宫菌株成分。这一神奇的现象,让在场的记者们惊叹不已,也让药企的指控显得苍白无力。

缉私队长的女儿,一位呼吸治疗师,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孤儿院发现了父亲私藏的17罐氧气。每一个罐底,都刻有全球污染地图的坐标。

她心中一动,决定按照这些坐标采集土壤样本。回到孤儿院后,她将采集来的土壤样本与画室的颜料混合,制成了一幅幅“毒土警示画”。这些画作,色彩斑斓却又透着一种沉重。

“毒土警示画”的巡展首站吸引了3700人签名请愿,人们被画中所揭示的污染现状所震撼,纷纷呼吁采取行动应对土壤污染问题。

林氏宗族得知药企盗采祖坟植物后,怒不可遏。他们聘请律师,向法庭提起诉讼。律师呈交了清代地契与植物标本馆记录,有力地证明该物种在百年间均为族产。

中科院也介入了研究,发现植株根系吸附的金属同位素与第90章切尔诺贝利灰烬成分一致。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污染物跨国迁移的路径,也为林氏宗族的诉讼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佐证。

哈尼族青年李阳与荷兰水利专家范德维尔合作,将木刻菌泥注入风车排水系统。在鹿特丹港,实验开始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令人惊喜的结果出现了,鹿特丹港淤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下降了17%。范德维尔兴奋不已,他提出要对菌泥进行标准化生产,以便大规模应用。

然而,李阳却拒绝了他的提议,“我们哈尼族的菌群,是要跟着雨季节奏养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季节,菌群都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不能随意标准化。”

范德维尔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理解了哈尼族对于传统的坚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