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第41周生存报告 > 第123章 《尼罗之殇》

第41周生存报告 第123章 《尼罗之殇》

作者:蒂纳库拉岛的凝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4 15:48:27 来源:小说旗

2024年2月15日,埃及阿斯旺大坝在尼罗河枯水期显得格外寂静。阳光洒在坝体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工程师们像往常一样,对大坝的排水口进行检修。然而,当他们靠近排水口时,一股腐臭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滤网中,工程师们惊恐地发现了37具缠满绷带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的绷带正渗出黑色黏液,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工程师们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迅速将样本送去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黏液与刚果河感染者的基因序列高度重合,这一发现,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阿斯旺大坝掀起了惊涛骇浪。

与此同时,在沙漠深处,贝都因牧民正驱赶着他们的骆驼群。突然,骆驼群像是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开始疯狂地啃食沙丘下露出的骸骨。随后,这些骆驼眼珠爆裂,相互撕咬,直至内脏洒满古商队驿站的遗址。牧民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幕,不知所措。

而在卢克索,英国矿业巨头“尼罗河资源”正在进行爆破采石作业。随着一声巨响,一座未勘探的法老陵墓被震塌。墓壁上的象形文字清晰可见:“惊扰沉睡者必遭黑血之灾”。然而,贪婪的资本家们却对这警告置若罔闻。

木乃伊手腕上的圣甲虫护符刻着“拉美西斯三世 - 第37次努比亚远征”,让人不禁猜测这些木乃伊的来历。而令人惊讶的是,它们腹腔内竟填满了现代塑料颗粒。爆破现场的监控录像显示,一位工程师的防护服左臂印有泛南美集团子公司的秃鹫标志,这似乎暗示着这场危机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

帝王谷的死亡直播,2月16日正午,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帝王谷。考古学家莱拉带领着团队,来到了新发现的KV65号陵墓前。他们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缓缓开启石棺。

就在石棺开启的瞬间,一股混有纳米级金粉的黑色雾气从棺内喷出。莱拉的助手躲避不及,吸入了雾气。很快,助手的指甲开始脱落,他仿佛陷入了癫狂,用象形文字在墓壁上写下“阿努比斯降临”。

与此同时,直播镜头将这可怕的一幕记录了下来,画面中感染者正用青铜匕首自残。这把匕首的纹路与“尼罗河资源”cEo书房收藏的图坦卡蒙陪葬品完全相同,这一巧合让人不寒而栗。

军方很快得知了消息,迅速赶来封锁现场。在混乱中,莱拉将墓室地图塞入1922年卡特探险队遗留的威士忌酒瓶,然后埋入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的地基。她希望这份地图能在未来为解开这场危机提供线索。

石棺底部黏着1954年纳赛尔政府签署的阿斯旺大坝秘密协议,其中条款包括“允许外资挖掘指定古墓”。这一发现,揭示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交换。而助手临终前用血在莎草纸上绘制的病毒扩散图,竟与1882年英军征服埃及的行军路线重叠,这让莱拉意识到,这场病毒危机或许与历史上的殖民侵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绿洲黑市的血腥交易,2月17日深夜,锡瓦绿洲的地下洞穴内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息。贝都因商人用19世纪奴隶贩子的铁链捆绑着感染者,准备将他们贩卖给欧洲收藏家,每具尸体能换取一挺德制G36步枪。在这个末日般的世界里,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法国人类学家在交易现场,发现感染者头骨有钻孔痕迹,这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的“利比亚巫医驱魔术”完全一致。正当他准备深入研究时,黑市突然遭遇沙暴袭击。

洞穴开始坍塌,露出了1942年隆美尔非洲军团隐藏的芥子气罐。锈蚀的阀门外泄出毒气,形成了紫色烟雾屏障。众人在混乱中四处逃窜,生死未卜。

商队头领的弯刀刀柄内藏着微型胶卷,记录着“尼罗河资源”向极端组织出售文物的交易账目。这无疑是揭露“尼罗河资源”罪行的重要证据。而人类学家凭借1899年英国殖民地图标注的安全路线逃生,却惊讶地发现绿洲坐标与病毒爆发点完全吻合,这背后的阴谋似乎越发复杂。

金字塔的死亡螺旋,2月18日黎明,曙光洒在吉萨金字塔群上,给古老的金字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此时的金字塔周围却危机四伏。

一位导游为了保护游客,利用胡夫王后墓室的声学效应,用特定频率的音波引导感染者坠入未开放的竖井。竖井底部堆满了1881年盗墓贼的白骨,仿佛是对贪婪者的一种警示。

清洁工在狮身人面像的爪缝中,发现了“尼罗河资源”的岩芯采样管,里面藏着标注“实验体x - 170”的病毒活性报告。这一发现,进一步坐实了“尼罗河资源”与病毒的关联。

当感染者攀爬至金字塔顶端时,天空中突然雷电交加。一道雷电击中塔尖,电流沿古老的花岗岩传导,形成了电网。感染者被电焦,散发出与木乃伊相同的没药香气,仿佛是古老诅咒的应验。

声波频率与1954年太阳船出土的青铜铃铛共振频率相同,而这个铃铛现藏于“尼罗河资源”cEo的私人博物馆。岩芯采样管标签上的日期,与2011年埃及革命期间卢克索文物抢劫案完全一致,这一系列的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尼罗河资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尼罗河上的地狱渡轮,2月19日黄昏,开罗尼罗河上的观光渡轮原本是游客们欣赏尼罗河美景的好去处,如今却变成了人间地狱。

船长为了谋取私利,将感染者伪装成“法老复活”的表演演员,向游客高价售票。直到一名儿童好奇地扯下演员腐烂的耳朵,引发了游客们的恐慌和暴乱。

在混乱中,人们发现底舱藏着1973年赎罪日战争时期的军火箱。有人慌乱中拿起苏制RpG - 7发射,击中了船体。河水迅速涌入,冲走了1919年埃及独立运动的传单。

幸存者们利用甲板下的考古探照灯制造出强光区,感染者畏光逃窜,慌乱中撞破船舷,落入河中。河中的鳄鱼群一拥而上,撕咬着感染者的尸体,这血腥的画面被游客用手机直播出去,瞬间引发了社会的恐慌。

船长的祖父是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中的埃及军官,他的日记记载着“用疟疾病毒削弱敌军”,没想到被孙子效仿,导致了这场悲剧。游客中的药剂师急中生智,用酒店迷你吧的苦艾酒混合棕榈叶汁,暂时麻痹了感染者的神经系统,为幸存者们争取了一些时间。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最终卷轴,2月20日正午,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内,馆员们像往常一样整理着书籍。突然,一名馆员在地下密室发现了1933年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密藏的《亡灵书》残卷。残卷的注解记载,古埃及人用鳄鱼胆汁治疗“黑血病”,这或许是对抗当前病毒的关键线索。

然而,雇佣兵为了销毁证据,在图书馆内纵火。高温下,羊皮卷显影出“尼罗河资源”在撒哈拉沙漠的病毒实验基地坐标。火势迅速蔓延,触发了古罗马时期的下水道系统,污水冲走了灰烬,混有病毒颗粒的黑烟笼罩了托勒密王朝天文台遗址。

在这危急时刻,馆员将数字档案芯片藏入公元前3世纪的青铜墨水瓶,然后投入地中海,希望它能随洋流漂向塞浦路斯,为后人留下对抗病毒的重要信息。残卷角落绘制的星图,与2024年病毒扩散路径在天文学软件中完全重合,这似乎暗示着这场病毒危机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沙漠之舟的末日远征,2月20日午夜,撒哈拉沙漠盐队古道上,贝都因部落用单峰驼队运送着感染者的尸体,前往沙漠深处,按照祖训施行“天葬”。然而,秃鹫啄食后却集体中毒坠亡,这让部落的人们意识到,这场灾难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盐商在废弃驿站发现了1900年法国殖民军遗留的镭辐射药丸,服用者会成为移动辐射源,吸引感染者自毁。在这绝望的时刻,这似乎是一种有效的对抗手段。

最后一名幸存者将“尼罗河资源”的罪证刻在公元前500年的努比亚石碑上。就在沙暴掩埋石碑的瞬间,一道闪电照亮了碑文:“贪婪者永堕黑暗。”这简短的几个字,仿佛是对这场灾难的总结,也是对人类贪婪的一种警示。

上帝视角总结

数据链环

从《世界卫生组织北非紧急报告·第122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场灾难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2月15日木乃伊泄露,如同1882年英国炮击亚历山大港,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导致人死亡;2月19日渡轮沉没,恰似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造成人丧生;2月20日图书馆焚毁,仿佛公元前48年凯撒火烧亚历山大图书馆,致使人失去生命。这些历史回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贪婪和暴力对这片古老土地的伤害,也让人们看到,历史的悲剧似乎在不断重演,而人类却未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病毒溯源

对木乃伊绷带的检测发现,其中的纳米金颗粒与“尼罗河资源”在努比亚金矿的提纯技术完全匹配,这表明“尼罗河资源”很可能在病毒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鳄鱼胆汁中的胆酸成分可抑制病毒复制,印证了希罗多德《历史》卷二记载的埃及医术,这为对抗病毒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向。

文明切片

2216年,被地中海渔民打捞的青铜墨水瓶内藏芯片数据,触发了国际文物追索诉讼,让人们重新审视历史文物的保护和掠夺问题。2220年,沙丘移动重现努比亚石碑的碑文,使其成为全球反资本掠夺运动的象征符号,警示着人们警惕资本的贪婪和掠夺。现陈列于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镭辐射药丸,其警示牌标注“文明的自毁按钮”,提醒着人们科技如果被滥用,将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些文明切片,见证了人类在这场灾难中的挣扎与反思。

历史定位

这场发生在北非的灾难,是人类贪婪与傲慢的深刻体现。“当法老的诅咒与殖民者的镭丸在沙漠**鸣,当《亡灵书》的预言与基因图谱在火光中重叠”,人类终于不得不承认,所有文明的墓碑,都由贪婪与傲慢浇筑。在追求利益和权力的过程中,人类忽视了自然和历史的规律,最终导致了这场几乎毁灭文明的灾难。这是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反思,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历史、珍视文明,避免重蹈覆辙,以和平、公正、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否则,人类文明终将走向灭亡。

现实映射

病毒沿尼罗河扩散速度日均170公里,与1884年英军镇压马赫迪起义的行军速度一致,这警示着我们,历史上的暴力和侵略行为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秃鹫中毒事件中的毒素成分,与1972年以色列摩萨德刺杀黑九月成员的蓖麻毒剂相同,这表明人类在处理危机时,往往会重蹈覆辙,使用极端手段,而这些手段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盐队古道坐标与19世纪奴隶贸易路线偏差仅0.83%,沙暴路径与1942年阿拉曼战役气象记录完全吻合,这反映出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苦难和自然灾难相互交织,而人类的贪婪和战争行为加剧了这种苦难的延续。这场灾难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警醒,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和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