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第41周生存报告 > 第32章 血壤之争

第41周生存报告 第32章 血壤之争

作者:蒂纳库拉岛的凝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4 15:48:27 来源:小说旗

新纪元18年,也就是病毒终结后的第18年,人类社会在艰难复苏的进程中,再次被一系列严峻的危机所笼罩。土壤病毒复燃、抗体代际衰减,以及传统派与技术派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将这个尚未完全走出阴霾的世界,推向了更深的困境。

平静的农耕生活被一则科学实证打破,土壤中竟潜藏着复活的病毒。埋藏15年的丧尸尸体,因低温保护效应渗出病毒,仿佛沉睡的恶魔再次苏醒。蚯蚓肠道检测出活性病毒颗粒,证实了这种载体传播途径的存在。而农田ph值降至5.2,为病毒在腐殖质中的存活提供了温床,使得整个农业根基摇摇欲坠。

为了防控这场危机,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土壤蒸汽灭菌,120c的高温持续1小时,虽能以99.97%的病毒灭活率有效杀灭病毒,但能耗却高达日产量的37%,这对资源本就匮乏的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轮作抗病毒荞麦成为无奈之举,其根系分泌的苯丙烷类抑制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毒。同时,建立隔离耕作带,将焚烧区宽度设置为≥30米,试图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

然而,这些措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冲击。粮食减产41%,让本就脆弱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配额制不得不重新启动。壮劳力每日仅能获得3000千卡的热量,老人则只有1800千卡。“抢土暴动”如野火般蔓延,人们为了争夺最后0.7%的洁净耕地,不惜大打出手。黑市上甚至出现了殡葬配额交易,一张尸体深埋许可证竟能换取50公斤谷物,人性在生存的压力下扭曲变形。

医学的现实如同沉重的乌云,笼罩着人类的未来。抗体衰减的数据令人绝望,初代幸存者抗体效价均值从1:64降至1:32,年均衰减率高达12.7%。二代子嗣的自然感染率攀升至58%,潜伏期延长至14天,而三代婴幼儿夭折率更是突破33%,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宣告失败。

面对如此绝境,医疗抉择艰难而痛苦。重启骨髓移植计划,可配型成功率仅有0.8%。有限使用恢复期血浆,每疗程却需要6名康复者献血。更为残酷的是,青少年被迫参与抗体效价试验,并发症率高达19%。

这一切引发了严重的伦理灾难。父母为了换取抗体优先权,竟将健康子女贩卖至实验室。老年群体发起“自愿感染运动”,试图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为子孙腾挪有限的资源。而假抗体检测试剂也在市场上泛滥,不过是用淀粉和食用色素勾兑而成,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混乱与绝望。

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社会进入了耕战时代,实行军事化农耕。犁具与步枪被绑定管理,每3亩土地才配发1把武器,农民们既是耕种者,也是保卫庄稼的战士。作物卫队应运而生,他们的任务不仅是狙击田鼠,还要防范盗粮者。日落宵禁的实行,是为了防止夜间有人蓄意毁苗,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水资源战争也在悄然爆发。水井架设虹吸防盗装置,需双人指纹解锁,以防止水源被窃取。雨水收集器成为了战略资产,政府征收20%的水税。上下游村落更是因河道改道冲突不断,一场场争斗导致47人伤亡。

不过,在困境中也有技术创新的曙光。改良深耕法将病毒富集层下移至50cm,减少病毒对作物的侵害。发明脚踏式净水器,每小时可处理4L水,过滤效率达到91%,浊度降至0.3NtU,为人们提供了相对洁净的水源。推广抗病毒堆肥,添加石灰粉和艾草灰,为土壤增加抗病毒能力。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意识形态的对决也达到了白热化。技术复兴派努力破译冷战时期的农业手册,成功恢复ddt杀虫剂的生产,试图用科技的力量对抗农业灾害。他们重建简易显微镜,放大倍数虽仅40x,但足以检测病毒,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然而,提议恢复基础电力供应却成为了争议焦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自然回归派则坚决反对技术复兴派的做法。他们销毁所有农药库存,虽旨在回归自然,但却引发了蝗灾的潜在风险。复兴牛耕人种传统,禁用内燃机,试图以古老的方式守护土地。建立口述知识仲裁庭,却因主观性引发诸多纠纷。

两派之间的矛盾最终演变成武装冲突。农药工厂遭遇燃烧瓶袭击,损失了3个月的产能。显微镜研制者被指控“窥探神域”,遭到流放。牛耕队与拖拉机手之间的械斗,导致17人重伤,文明的复苏之路被鲜血染红。

面对重重危机,新生代终于觉醒。他们拒绝继承抗体衰减的命运,以集体拒婚抗育的方式表达抗议。劫持种子库,要求知识开放,甚至威胁焚毁古老稻种,以引起社会对他们诉求的重视。他们建立地下通信网,采用风筝信使和改良后的石鼓密码进行联络,传输距离可达15公里。

在抗争的过程中,新生代也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改良传统育种法,将穗选纯度提升至92%,为粮食增产带来希望。研发草木灰疫苗,虽灭活病毒有效性仅有19%,但也是在困境中的积极尝试。用陶罐重建冷链系统,成功将昼夜温差维持在2 - 8c,为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物资提供了条件。

社会在新生代的抗争下,做出了一些妥协。成立青少年农业试验田,允许他们使用部分禁用技术。修订《知识传承法》,使30%的内容向非长老开放。设立抗体彩票,每月抽取10人获得血浆治疗,试图以此缓解社会矛盾。

然而,章末的危机依然严峻。土壤灭菌导致微生物失衡,连作障碍周期缩短,进一步威胁农业生产。首批骨髓移植者出现排异感染,死亡率攀升至89%,让医疗困境雪上加霜。自然派长老中毒事件发生,疑似农药混入祭祀酒,加剧了两派之间的矛盾。青少年试验田检出新型蚜虫,传播未知病毒株,为这个本就千疮百孔的世界,又增添了新的危机。

在这个充满矛盾与挣扎的世界里,有限医疗资源是否该向生产力倾斜,传统知识体系与现代实证科学如何平衡,青少年反叛对文明存续构成何种威胁,集体安全与个人自由该如何抉择,这些问题如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人类前行的脚步。但人类也在这些困境中不断挣扎求生,努力寻找着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在血与泪的洗礼中,期待着未来的一丝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