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 第25章 评论界的南北战争(上)

可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林枫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了。

京城和周边的多家报纸娱乐版,纷纷发表了《我的野蛮女友》的影评,但是并未如林枫所想的褒贬不一,而大部分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非常迅速,也非常“巧合”,《我的野蛮女友》仅仅上映了半天,京城周边的众多媒体纷纷对电影发表了评论,效率之高,有如尿崩。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电影情节过于夸张,为了搞笑而搞笑,缺乏深度。

有像《京城娱乐》用诙谐的评语批评电影的:影评文章:

“昨天有幸受邀观看了电影《我的野蛮女友》。

看完电影我都想连夜向总局投诉。

导演怕是没谈过恋爱,全程在‘打是亲骂是爱’的魔幻现实主义里撒欢。

现实里要有人这么玩,早进派出所调解室了。

最不能忍的是那段山顶喊话,女主吼完‘牵牛啊’转身就哭,这情绪切换速度,建议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范彬彬的美貌也救不了崩坏的三观。

要我说这不该叫《我的野蛮女友》,改叫《我的移动人形Atm》更贴切。

毕竟男主除了当沙包,还得兼职提款机、背锅侠、情绪垃圾桶。

建议片尾加字幕:本片动作场面由专业替身完成,请勿在婚恋市场模仿。”

也有上纲上线的,就比如《津门影视》的评论:

“本片堪称情感霸凌的影像教科书,用卡通化暴力消解了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

导演通过高饱和色调与漫画式分镜,将实质的情感勒索美化为‘打情骂俏’。

宋明熙的每次施暴都被精心设计成喜剧桥段,这种叙事诡计如同给氰化物裹上糖衣,让观众在发笑间吞下危险的价值预设。

更值得警惕的是男主的精神阉割。

牵牛不断自我矮化的过程,实则是传统大男子主义遭遇挫败后的极端反弹——当男性无法在现实层面维持权威,便通过受虐幻想重获道德高位。

这种扭曲的心理补偿机制,在影片结尾通过‘驯服野蛮女友’的伪圆满结局得到强化,完美复刻了父权制‘打一巴掌给颗甜枣’的控制逻辑。

所谓浪漫,不过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

而《新京城晚报》更是从多个方面解读批评《我的野蛮女友》:

“《我的野蛮女友》虽然有新颖的设定,但主体却是一种病态关系的审美包装。

影片构建了精妙的情感剥削系统:女主通过暴力实施精神控制,男主则通过受虐获取道德豁免权。

这种互为施害者\/受害者的扭曲关系,被导演用柔光滤镜包装成‘刻骨铭心的爱情’。

当宋明熙在咖啡厅逼迫牵牛穿高跟鞋时,银幕内外响起的笑声,暴露了整个社会的认知失调——我们究竟在为何种畸形关系喝彩?

更值得玩味的是叙事的阶级视角。

牵牛作为普通家庭出身的青年,其忍辱负重被塑造为‘真爱’的证明,而女主的中产背景则赋予其暴力行为以豁免权。

这种隐性的阶级叙事,恰是影片包藏祸心的意识输出。

当暴力被赋予浪漫属性,现实中的情感霸权便找到了最佳庇护所。

从情节设置来看,影片的逻辑漏洞百出。

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发展缺乏合理的铺垫。

他们的相遇和相处模式近乎荒诞,仅仅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就迅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建立毫无根基,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影片的剧情还充斥着大量的俗套情节。

比如在地铁上女主角让男主角假扮自己的男友,以及在山顶对着瓶子许愿等桥段,毫无新意,都是在重复以往爱情电影中已经用烂了的套路,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影体验。

《我的野蛮女友》看似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电影,实则是一部充斥着意识输出、错误价值观、逻辑混乱以及情节俗套的失败之作。

它不应该被过度美化和推崇,我们需要以更理性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类影片,避免被其不良内容所误导。”

......

“砰”天恩大厦会议室,李小萍重重地将报纸拍在桌子上。

“查,给我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会议桌边上的几个负责人都低下头,显然是被李小萍地气场吓到了。

首位的林枫见状,轻轻压了压手。

李小萍也收起怒气,重新坐到椅子上。

“不用查大概也能猜到是谁。”林枫继续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扭转舆论?”

李小萍立刻接话道:“我们也可以找这些报社,也可以出公关费。”

“对,我认识《京城娱乐》的主编,我可以去找找他。”另一位高管也开口道。

林枫摇摇头:“他们就是防止我们这么做,所以让那么多家报社同时报道。你们想想,会有报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表观点完全相反的两篇评论吗?”

众人听闻都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去找其他报社,京城附近没有就往南找。”李小萍再次出了个主意。

“这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还不够。”

林枫边用手指敲击桌面边说道:“既然他们挑起了这件事,那正好,我们就把这事往大了搞,让媒体搭台,影评人唱戏。”

“你就说吧,要我们怎么做。”李小萍急不可耐道。

林枫也渐渐有了思路:“首先,去南方找知名媒体,登影评进行反驳,对电影进行褒奖似解析。

其次,将这件事包装成一个概念,将它炒作成娱乐圈年度大事件,我要将所有的关注吸引过来。

最后,利用我们的优势,在网络上,校园论坛中,炒作电影里的经典桥段或对话,我要让他成为2000年的年度网络流行语。”

这时的张达军反应过来,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让它成为独立热门事件?”

林枫满意地点点头:“对,这场论战不单单是与电影相关,更是论战女性,论述传统,谈论新时代女性。”

“这样的话,这场辩论就大了。”一位高管悠悠地说。

“对,就是往大了搞,不让其他电影有一点讨论的空间。”林枫肯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